偶游施洋烈士陵园

2011-10-29 23:51 | 作者:墨竹-润泉 | 散文吧首发

色苍茫,一直下,风吹着窗帘飘来荡去,温度骤降。我和室友依偎着看电影《秋之白华》,在被瞿秋白为了新中国的明天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的崇高精神感动,鼓舞的同时,我想起了另一位为了工人的解放而惨遭吴佩孚杀害,同样英勇献出年轻生命的武汉工人运动领袖施洋,想起了两年前参观施样烈士陵园的一幕幕。

那是前年的暑假,我去浙江嘉兴哥哥那里游玩,因在武汉转车,要在那里候车半天。到那时,正下着暴雨,雾蒙蒙的一片。待雨停后,我便漫无目的在武昌火车站附近闲逛,雨后的街景清新怡人,冲淡了日的炎热,凉风习习。走着走着,前方不远处一座葱郁的山林吸引了我的视线。走近,驻足山底,目光随着山坡缓缓向上,快到山顶处隐隐约约出现一座貌似纪念碑的立方体型大理石柱子。我情不自禁的随着人群沿着绿树掩映,蜿蜒的山道攀援而上,那里果然矗立着一座巍然挺拔的约20米高的丰碑,正面塑“施洋烈士纪念碑”七字,背面刻烈士革命事略,左侧刻烈士生平事略,右侧刻有“二七”惨案经过。纪念碑的后面就是施洋烈士的衣冠冢。墓坐北朝南,呈八方形,边长约2米,上书“施洋烈士之墓”,其四周矮垣环绕,松柏拱卫,呈现出一片肃穆,宁静的氛围。

我心里一怔,施洋,不就是历史课上老师讲到过的那个劳工律师,领导京汉铁路总罢工的人嘛。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施洋是罢工的领导者之一,积极组织武汉工人和学生进行反对军阀吴佩孚的游行示威。2月7日晚,他被反动军警逮捕。在敌人的法庭上,他怒斥军阀镇压工人运动的滔天罪行,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2月15日凌晨,敌人将他押赴刑场。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他大义凛然地说:“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就这样英勇顽强的献出了34岁的年轻生命。史称“二七工血惨案”。

据悉,在他组织起来的工人的巨大压力下,汉口租界当局和车行资本家最后不得不答应工人提出的全部条件:释放被捕工人,允许成立工会,车租不仅不再增加,还在每日每班的原有租金里提出五十文作为工人的福利费用。在罢工期间,每人每天补发伙食费两百文,作为赔偿损失。上工以后,免租三天,收入全部归工人所得。罢工获得全胜,武汉第一个公开的工人组织——人力车夫工会也在胜利中诞生了。

想到这里,我心中不由得升起了对施洋烈士的无限敬仰之情,情不自禁的向他的墓碑深深地鞠了一躬。

站在他的碑正前方向下望去,是一方就山势筑成的宽阔阶梯磴道,两旁翠柏苍松巍然,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沿阶梯而下是一个瞻仰广场。花岗岩雕刻的施洋全身像,岸然耸立在广场中央,烈士的神情看上去慷慨苍凉。白色大理石基座上,刻着董必武同志1957年的题诗:“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萧贻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土俦”。雕像后面的石壁上,是一幅青铜浮雕,表现的就是1923年“二七”大罢工时的情景。细看其中的横幅和标语,有“劳工神圣”、“众志成城”、“工团联合会”等字样。施洋居中,一袭长衫的模样和簇拥在他周围的工友们的打,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雕像的前面是一座庄严肃穆的中式牌楼式大门,上书“施洋烈士陵园”几个大字。我这才明白,原来这就是施样烈士陵园的正门。整个陵园的设计,饱含着后人对先烈的景仰。台阶、塑像、墓道、纪念碑和四季长青的翠柏苍松,都以其庄严、肃穆,显示出一种轴线对称的美。陵园四周有鳞次柿比的高楼掩映,陵园内有葱郁树木的环绕。

游完园陵,已是夕阳晚照十分,落日的余晖映衬着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泛着淡淡的光辉……离我上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站在陵园门口环视了一圈,怀着沉重的心情上了去武昌火车站的公交。一路上,我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施洋烈士那种虽然已经跻身于精英,高官阶层,却能无时无刻牵挂百姓,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下层的劳苦大众的崇高精神值得讴歌与学习!

(此文作者QQ;115833877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