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姐半个娘

2017-03-09 10:39 | 作者:观鹅会意 | 散文吧首发

有 姐 半 个 娘

文/观鹅会意

《增广贤文》文中谚语格言云:“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你最危险最困难和急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你舍生忘死的还是你的家人,只有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对你才会有亲情牵挂,就因为一个“亲”字那还了得。

笔者通过在生活中“望、闻、问、切”和亲身经历,了解到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姐弟情故事。老王大哥今年已经七十有五,说起来姐姐的对他的好还是热泪盈眶,在国家困难时期他正住校读高中,学校每顿饭的那一碗玉米面稀糊糊,那能应付一个长身体的半大小伙子,一个星期饿的是头昏眼花,就盼望着星期日放假的到来,因为每到了星期日,姐姐会到校门口给他送玉米面窝头。姐姐家虽然有六个孩子八口人,也是全家人饿肚子,就是这样的情况,每到星期日学校放假的时候,她会准时到校门口给弟弟送窝头。冯大姐今年六十有四,她说一提到六〇年饿肚子时期,就像有了条件反射,马上就头晕了起来,那时候她家兄弟姐妹五个,作为老大的她为了弟弟姐妹们吃饱肚子,她老是饿着肚子还要出地劳动,可想而知她吃了多少苦。当然还有姐姐为弟弟娶媳妇换亲的,有姐姐为弟弟上学放弃学业去打工挣钱的,有姐姐带着弟弟嫁人的,有姐姐为弟弟捐肾救命的,有姐姐为弟弟娶媳妇盖房的等等饱含亲情的故事,瞒着丈夫接济弟弟钱物的姐姐那是大多数。姐对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疼呢?除了女人本性的母爱外,主要还是姐姐从小看护过弟弟的缘故。

还是写姐姐对我疼爱的亲身经历吧,听家人说我在一岁时就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发生在两岁时的事情至今我都能历历在目。我出生在山阴县张庄乡,父亲当时担任这个乡政府的公社书记。我家住在村庄的西边缘,孤零零的三间房也没有个院墙,房子前面是一片小树林,早晨的叫声那是很美的日的一天,八岁的姐姐带着我在房前的小树林边,看着几个小孩子在树林里捉迷藏,小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在树林里跑来跑去,也许是他们的欢乐感染到了我,我兴奋地甩脱了姐姐握着的手,跌跌绊绊跟在小孩子们后面跑了起来。突然,脚下一绊面向下摔了一跤,额头上碰开了一个血口子,姐姐吓的背上我就哭着往家跑,额头流下的血模糊了我的眼睛,也流到了姐姐的背上。妈妈看到后急忙用手帕捂住了伤口,慌慌张张抱着我跑到了乡医院,医生清洗了伤口说需要逢合才好愈合,妈妈急切地问医生会不会留下疤痕?医生的回答记不大清楚了,大概是问题不大的含糊话。本来碰伤是我自己造成的,但是感情用事的母亲,回到家不仅责骂着还在哭泣的姐姐,还罚姐姐不让吃晚饭,因为让姐姐看护我而父母还推迟了姐姐一年上学。这个留在我额头上的小疤痕,告诉了我两条人生哲理:一、摔跤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从疼痛中吸取教训,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二、不用以为每次犯错都会有下次弥补的机会,所以不要谅解放纵自己的每一次犯错。

笔者十一岁时读初中,姐姐已招工进厂并成了家,姐夫也是工厂工人,两个人工资本来就不高,除去在县城的租房费、孩子买奶粉钱,工资就所剩无几了,小日子过的紧巴巴的。每逢放了寒暑假,我总是想到县城的姐姐家住上几天,因为暑假县城有六月二十四(农贸集日),寒假过年后有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两个节日我还是偏爱既有灯展,又有玩艺(民间多种群众性技艺表演)的正月十五闹元宵看“红火”了,诱惑的我一过年就开始扳着手指数日子。

姐姐家租住在县城岱岳堡子巷后面,比较偏僻的夹墙巷,她把一间不大的东耳房,收拾的干净整洁。过年时买上三几斤羊肉,还要留下来一半肉,用盆扣在室外的窗台上压好,防着馋嘴猫的偷吃,就等着我过十五来做包饺子。 农村人和县城人的吃穿,在那时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人的穿戴是“有出厂,没包装”,出门只穿着家缝棉袄棉裤,姐姐看到我缺少城里人在棉袄外面的罩衣,她把自己的一件翻领兰上衣的扣子往里缀了缀,给我套在了棉袄外面,这样就“混”的有一点城里人了。岱岳当时有八个生产大队年年闹“红火玩艺”,堡子巷的狮子队、阎家巷的灯展和扭秧歌队、花家岭的高跷队、兰园的舞龙灯队、先进的挠阁队、花园的踢鼓拉花队、梁山的武术和狮子队、南大道的跑旱船,在加上厂矿机关单位的元宵节宣传队,可想而知那个红红火火的热闹场面。

闹元宵从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只在县城最宽的中商街展示各种各样的民间技艺表演。到了十四这一天的傍晚,姐姐早早地安排我们吃了晚饭,就带着我上街去看“红火玩艺”了。只见十里八村的人都纷至沓来汇集到了大街上,大家去阎家巷赏花灯是看“红火玩艺”的第一站。阎家巷是一条东西长巷,巷子两边都是起脊兽头筒瓦木三件砖瓦房临街院,北面临街建房的户家多,南面临街建房的户家少。只见临街的户家灯火通明,有的的户家小方格格窗子上,贴着花样繁多的剪纸,有喜鹊梅花图、缠枝牡丹图、石榴蝴蝶图、骡驮骄娶亲图、五谷丰登图,狮子滚绣球、金牛闹图等等图案。有的户家是大窗子,圆窗子上精雕细刻着石榴、葡萄、牡丹花、菊花等图案,象征着多子、多福、多寿,窗框上都贴着红艳艳的春联,可想阎家巷当年的房主人们都是些有钱人,以微知著遥想他们当年的荣耀与富有,据传说阎家巷在古代出过能上朝的文官。巷子两边栽着木杆,木杆与木杆间拉着铁丝,铁丝上和临街户家的房檐下,都挂着各种各样的花灯,有西瓜灯、白菜灯、茄子灯、莲花灯、宫灯、花蓝灯、棱角灯,绣球灯等等,最好看的灯是走马灯,因为灯里画的马或者山水花草会转动,画面连续不断引人入胜,赏灯的人群是挤来挤去熙来攘往,本来不宽的巷子更显的狭窄了。

阎家巷口的旺火两旁,有不少摆摊设点做小买卖的,他们的叫卖声就像是从人群的缝隙中挤出来似的,细长的声音更显的人头攒动的人群拥挤不堪了。有卖泥人泥猴的、有卖风车的、有卖能吹响的泥公鸡、有卖糖葫芦的、有卖烤红薯的、有卖麻糖的等等小摊小贩。卖“蝈啦干”玩具的摊前,围观着许多小孩子,这种玩具是用胶泥做成一面小鼓,用鉄丝穿过小鼓扭成直角,两个鉄丝头弯成圆环形套入摇杆,摇杆上粘有一个三角形泥扒,两根鉄丝中间用猴皮筋搅拌着一根小扒棍,手一摇,鼓一转,三角形泥扒就会扒拉小扒棍,小扒棍会敲击麻纸面的小鼓,这样就会发出“叭啦、叭啦”的脆响声,摇杆头还粘有染了红绿颜色的鸡毛煞是好看,摊主不需要喊叫,只是不停地用手摇着他的“蝈啦干”。

朝着锣鼓声传来的方向走,人群是越来越拥挤,有时候把我都拥挤的脚不着地了,姐姐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慌忙往路边挤,我是担心被后面的人踩丢了鞋 ,如果脱了鞋你就根本没有办法弯腰去拾。姐姐和我选择站在中商街门市前面的台阶上,随后你就可以随心所欲放开眼睛和喜悦的心情去欣赏闹“红火玩艺”了。在文化馆门前面是表演的聚集地,各个表演队争先恐后都想在这里展示自己玩艺的技艺本领,看玩艺人的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鞭炮声、唢呐声、敲锣打鼓声、喊叫声、哨子声,沸沸扬扬的就像煮着一锅沸腾的饺子,人们拥挤着、快乐着。

随着唢呐、笙吹奏的“将军令”,花家岭的高跷队进入了表演场地,只见表演者都是扮着大众喜闻乐见的人物,有的扮着唐僧四师徒西天取经,有的扮着八仙过海,有的扮着手拿大烟枪的丑媒婆,有的扮着文绉绉的相公书生,还是扮漂亮旦角小姐的姑娘,她们身旁拥挤的小伙子最多。只见那一个个蹬高跷的表演者,手握五颜六色的马鞭,跟着唢呐的音乐声扭动了起来。老手们蹬在高跷上大幅度地扭腰带臂,双手不停地摆来摆去,表演自如优美生动,新手们蹬在高跷上看他也是胆战心惊动作僵硬。免不了在队伍中有几个蹬低高跷的小丑,他们相互嬉戏追逐,摇动着拨浪鼓在高跷林中窜来窜去,看高跷队秧歌队表演的观众们,不时被他们搞笑滑稽的表演逗的捧腹大笑。扭乏的演员一撅屁股就坐在路旁住户的房檐上抽起了烟,也有的演员坐在路旁的房檐上绑跷腿,可想而知高跷的高度。

先进的挠阁是有些年代了,表演者由一壮汉和一小孩组成,体魄健壮的成年男子身体上绑着挠阁架子,挠阁架子上是浓妆艳抹身着鲜艳古代戏剧服装的小孩子,随着鼓、唢呐、笙的演奏声,缚挠阁架子的壮汉们,张弛有度地扭动起来,挠阁架子上的小孩子们个个化枝招展,“老手们”不仅在上面扭的裙袖飞扬,还在挠阁架子上不停地翻着跟头,引发了观众们的一阵阵叫好声。

兰园的舞龙灯队一般舞双龙,他们的龙头是可以喷出来焰火的。舞龙灯我记的是不需要唢呐的伴奏,主要乐器就是多面大镲和小镲,随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大镲和小镲铿锵激越的声音那是响彻云霄。蛟龙以黄颜色为多一般是十一节,舞龙者都是体格健硕的小伙子,只见他们身穿统一服装,头上扎着白羊肚毛巾,跟着两个举龙珠吹哨子的领队,把一红一黄两条蛟龙舞的是栩栩如生。双龙随着节奏忽上忽下,一会儿是飞冲云端;一会儿是入海破浪,两条龙交叉换位蜿蜒腾挪。舞到高潮就到了“二龙抢珠”,只见两条龙嘴里喷着焰火你来我往争强斗胜,煞是好看。"龙"是大中华图腾的象征,舞龙灯代表着农民期盼风调顺的愿望,用舞龙来祈祷神龙保佑种庄稼能有个丰收年。

堡子巷的狮子队和梁山的武术、狮子队,互有特点各有千秋,他们两个最大的区别是堡子巷的狮子队是一红一绿两头大狮子,而梁山的狮子队是大狮子带着几个小狮子还表演武术。打狮子的鼓点特别好听,不仅敲鼓皮还敲鼓的木邦,小镲在这里可唱了主角,急促激越的声音和鼓是一唱一和,我响你停,你响我停,舞狮子的人和斗狮子的人,随着强烈的节奏,只见那斗狮子的人是腾、挪、闪、躲、跳、跃,充分显示着自己的本领,舞狮子的人把狮子舞的活灵活现,一会挠痒痒、一会舔毛、一会抓耳挠腮、一会打滚跳跃戏球翻眼睛,顽皮的小狮子紧紧地跟着大狮子蹦蹦跳跳,你看它居然蹦跳到了大狮子的背上。

花园的踢鼓拉花扭秧歌,正是我们朔州地区传统的民间舞蹈节目,大概现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踢鼓秧歌的音乐以鼓、锣、钗为主,配以唢呐,演奏的乐曲是大小得胜和将军令曲牌,男角称踢鼓子,女角叫拉花,一男一女为一组。踢鼓子的要有一定的武术基础,在粗犷的音乐中,只见三四个踢鼓子的男子汉,走着戏剧中武士的亮相动作,不仅步法刚健表演奔放,还时不时踢几个飞脚。拉花的众多女子,她们打扮的婀娜多姿,跟着音乐的节奏,迈着戏剧中小姐丫鬟的小碎步,跟着踢鼓子的男子转来转去,纤柔的细腰颤颤悠悠,还有的女子扮演个海蚌姑娘,一张一合,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演员们表演得格外卖力,观众也看得大呼过瘾。

南大道的跑旱船是他们大队的拿手节目,旱船是依照船的形状制成的木架子,然后围上兰绸子绿绸子,围缀上绘画上水纹的棉布。在船的上面装饰上红绸和纸花之类的东西,旱船分为有顶子和无顶子。乘船者多为打扮漂亮的女子,每一只船配一名“艄公”划桨,一会在前头带路,一会在船旁划船,忽左忽右做出各种划船的动作。而乘船的女子在表演中,往往是快速地走着下碎步,犹如船儿在水面上漂来漂去,形象地表演出水面行船的情景。多条船一会儿排成了一条线,一会儿又相互间交叉穿插,各种套路表演的淋漓尽致。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锣、鼓、钹等打击乐器,有条件的还配有几支喷呐伴奏,表演气氛就更加热闹了。

阎家巷的扭秧歌可不能不说,他们秧歌队的舞步也是迈一步退半步,特色是队伍前面领舞的几个老年人,年年都是他们这几个老哥们,各自男扮女装打扮成丑媒婆懒婆婆,耳朵上挂着红辣椒,大红嘴麻子脸,手上拿一把扫炕笤帚,她们的老伴是几个翻穿皮袄的老汉,他们相互间扭的是顾盼有情、丑中见美、幽默滑稽、搞笑诙谐,不时引发出围观者的一阵阵的叫好声。跟在他们后面的女子们,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婀娜多姿,手中拿着红绸扇,扭的好的“老手”们,能把细腰摇摆的颤颤悠悠,还要在收步的时候跳跃一下。在秧歌队伍中既有猪八戒背媳妇,还有几个顽皮的大头人。表演者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点,和着嘹亮的唢呐声,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演员们尽情欢舞,观众们尽情享受,大家共同沉浸在欢乐愉快的喜庆气氛中。

每个元宵节文艺表演队,都要在文化馆前面轮番上阵,大家一直要看到深十一点多,才带着愉悦的心情回家。

少年过去了,不仅怀念童年时候的快乐时光,还会思念着姐姐对我的亲情,俚语说的有姐半个娘太正确了,有个姐姐真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