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水村

2017-02-04 15:24 | 作者:汪斌 | 散文吧首发

武宁山水,无论是温家宝总理书写的那4个字,还是实实在在的山山水水,还是有些感知的。每次到武宁,行驶在乡村,依山傍水的感觉与穿行于修水的山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初,置身于青山绿水间,享受着湿润的新鲜的空气,你会觉得耳聪目明,心旷神怡。当前是寒,九江每每是雾霾笼罩,城东港区工业园的废气浸淫在九江城的上空,让你的鼻腔难免会反感。我是坚持每天都健走,对于城内的空气很是熟悉和敏感。尽管限行于湖畔或公园中,最大限度地避开汽车和尾气,但雾霾却不会因为湖畔或公园而选择性停驻。于是,健走固然有益于腿脚,而对于鼻腔或肺部却是要受苦受难的了。

节前这一阵,是消费旺季,也是我们工作最忙的时期。转战乡间已是一种常态,走进武宁也是情理之中。已是连续两个星期来武宁了。这一周,自星期天始,要呆到周五晚才能回去,直接参与当地的节日营销大战。时间虽长,但我却不以为然,反觉是一幸运!这里的空气甜润,能不能借以慰劳久经雾霾的鼻腔,来一段疗养。最近,总感觉鼻腔和咽喉干涩,似乎还有异物着附;尤其是每天晨起,更觉难受。此番有一周的时间徜徉在天然氧吧之间,让自然的疗法给予鼻喉最舒适的休养。周一早6点起床,快速洗漱之后,便沿着熟悉的西海湾健走。天色微亮,湖畔灯光依然,八音公园权属于我一人了!空气里透着凉,也渗着甜。耳朵戴上的耳机,响着乐,裹着暖。我贴着湖边,慢跑了起来,感受流动甜润的空气。基本是走走停停、左顾右盼、摄景留影的节奏,转悠了1个小时多几分钟,完成了绕湖一圈4.3公里的旅行。

接下来的几天,投入战斗。因工作属性使然,我的重点依然是农村转悠,从而有幸走进了罗坪乡长水村,也就是2007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到过的山村,自然就有了一种仰望和期待。

进得村口,左手边的溪流“哗哗……”,透过树丛,清澈透明见底,遇上石块,激水泛白,悠悠留声!虽是深冬,仍可感知青山绿水。来到千年红豆杉群,深绿、浓密的树叶,粗壮、结实、高大的树干耸立。透过残枝截面,用手触及,可感知其硬度,可见其红色的树质,也许因此而名吧。在树群外围的土地,只见密密的红豆杉苗圃。在树群一旁的房屋,只见门口显著位置挂着温家宝总理2007年在其家门前与村民交谈的合影。我们与村民攀谈了起来。得知这几户人家是几位卢姓亲兄弟的,旁边的红豆杉群每年都会结果,由他们几家分享,但树是国宝,不能砍伐。同我们聊天的大姐告诉我们,她家中还有冷藏的红豆杉果子,引起了我们的好奇!我们各品了几颗她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冬藏红果,冰爽可口,但却是从未吃过的味道。我所感知与之最接近的味道是2016年8月在九江县岷山乡扫村时,初尝了一村民家门前的罗汉松果味,但相隔亦甚远,那敏感的味蕾感受与粗浅的文字表述能力相遇,无法进行准确的表述。只知这味道绵长,能久久地在口中回味。这红豆杉果可即食可泡酒,这家就有。也顾不得不好意思,不喜喝酒的我,竟讨了一小口品了品;自然又是第一次,难以名状其味,以食用名贵药材比如千年人参的心情来细心体味,越是如此,却近乎囫囵吞枣。但可以肯定的是,下次再次遇上类似的味道一定可以快速辨识得出。

红豆杉应该可以算得上长水村的最具特色,但我更为衷情的仍是弯弯曲曲的哗哗流水和其流经的鹅卵石、浸淫的树丛、周边的村舍,简单地说,就是幅山水画。我们溯溪而上,蜿蜒山路、潺潺溪水,一路尽处,似乎是在七里溪,还见着了农耕文化展览馆,那些记忆中的农事用具,尤其是已经消失使用价值的榨菜油而设的石碾子、水车、草鞋耙子、纺车、插耙、平耙、耘刀、蓑衣、脚踏脱谷机、墙夹板、板笋架等,和正在消失中的犁、轧滚、禾斛、枷椅、连杖、虾笼、钻花等等。这些都停留在我儿时的记忆中,自己或许摆弄过,有着既是工具又是玩具的深刻印记。当前自己的老家同长水村一样,旧式农耕用具似乎已成为了废品,或早早地被砍成了柴火,或丢在某个破旧的房屋里糜烂。替代品诸如综合犁、插耙、平耙、轧滚等用具的铁牛,替代脱谷机的自动收割机,替代石碾子的压榨机,替代钻花的电钻,替代枷椅的学步车,替代水车的潜水泵等等……无一例外,技术含量高了,但环保水平却降低了,缺少了那份自然。

在即将走出长水村的那一刻,我走到几乎紧贴溪水上的简易木,再次贪婪亚马逊式的山水,并用手机多角度拍摄以留存。来是偶然,去是必然。愿长水村永久地保有这方青山绿水,让长期浸染于工业文明的人们对这天然氧吧的向往,伴随惊喜的步伐走进长水村成为必然……

2017.1.19汪斌 微信号:telecom-jj/微信公众号:九江翼起来

评论

  • :顶一下,推荐阅读~
    回复2017-02-05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