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河

2016-10-23 16:50 | 作者:散文吧网友 | 散文吧首发

久居城里,未回老家。家中亲人每次打电话都问何时回家。“要回一次家啦!”,心中倏然迸出这一想法,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归心似箭,立马就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还没到家,首先迎接我的是家乡的小河,小河太小,小的连名字也没有。在黄土高原上,家下面的沟里能有小河也是一件让人引以为傲的的事情。去过同学家,在山后面的那座山下,很吃惊地发现,居然连小河也没有。饮水要到山根下的深沟里赶上毛驴去驮。行走在河边上,河水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发出哗哗的声音好像在欢迎我的归来。蹲在河边,撩起一捧清凉的河水,洗掉回家的劳累,不禁想起了小河陪我成长中的繁多趣事。

    惊蛰过后,河边的柳树泛绿了,小河面上的冰开始融化了,岸边的泥土也开始解冻了。涨高的河水冲击着松软的泥土,小河里流淌着灰褐色的泥水。村里的老支书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便开始在河滩的柳树上砍下柳椽泡到小河里,等到发芽了,栽在河滩上。很小的时候,本家哥哥和同村的两位同学坐在土坝上说着闲话,两个同学一家住在土坝的这边,一家住在那一边。三人看着土坝说这个土坝快要决堤了,彼此推诿着让把开了的口子填上,都说脱口了不会影响到自家。当时我很好奇的看着土坝,也没有发现哪里有险情。过了一段时间,一场洪水过后,土坝真的决堤了。孩子们都能发现土坝有危险了,大人们怎能不知道呢。“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还是遗留在九十年代人们的脑际之中。这个土坝是农业合作化时期,全村人辛勤劳动的结晶。村支书的女儿——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在打坝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坝垮塌了,路也没了,不得不从这道沟下去,那道沟上来,累人不说,路也远了,还有危险。这条路上从此以后也没了自行车的踪影。淤泥被日流淌的溪水带着去了远方的黄河,千亩良田从此不复存在,变成了永远回忆。坝边上石头缝里汩汩的泉水也不再流出。半坡上的桑树和杏树也随着泥土的滑坡裸露出了生命之根,斜挂在光秃秃的土壁上,小时候孩子们的乐园不见了踪影。见底的土坝露出了当时打坝时基建用的石头,自私自利之人把它搬回了家垒了猪圈。当时推诿逗嘴的两个同学之家都吊在了半空中,其中一个现在还是村长。上次回家与之闲谈,作为本村之长,什么时候能把土坝重新建好,答曰本任期内已无可能。听后无言以对,沉默长久。清明节过后,河水逐渐变的清澈见底。柳絮纷飞,河边的野草生机勃勃,青翠欲滴。孩子们在拔着一种名叫“辣辣草”的野草,把它红色的根洗净,放在嘴里嚼着,清香刺鼻还有一股辣辣的味道,有点像现在的辣条,但比辣条天然绿色健康。奶奶站在硷畔上向河滩里玩耍的孙子们喊着多拔一些胖娃娃草,看着晒在窗台上的胖娃娃草一副胖乎乎的样子居然能治疗咳嗽,真是神奇啊。燕子在低空舞动着,吃着飞行的小虫。夜幕快要降临之时,青蛙“呱,呱,呱”地开始发出寂寞难耐的叫声吸引着异性。务农人在河畔的菜园子里忙碌地种着豆角,西红柿,白菜,黄瓜……小河两岸的地可以浇水,是最珍贵的,也是耕作的最为精细的。   “ 小河水暖童先知”。孩子们最先下河戏水了。一手往高拉着裤脚边一手抢着抓着河里的青蛙,蝌蚪,和一些直到现在都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抓了半天感觉并不理想,遂分成两组,有的从上面往下赶,有的朝下面往上赶,好多手在河面上抓着。捉住后,放在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岸上的草滩里,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引得五颜六色的蝴蝶翩翩起舞,蜻蜓也在空中飞舞着抓蚊子吃。有的孩子一边追着蝴蝶一边脱掉上衣挥舞着,蝴蝶还来不及起飞,就被衣服盖住了。蜻蜓在草头上立着,瞪着两个好大好大的眼睛故意戏弄着孩子们,不等靠近就远走高飞了。蹑手蹑脚的终于靠近了心中的宝贝,伸出手捉住了它长长的尾巴,没想到它会低头过来咬你的手指头,只能疼痛的松手。看着越飞越远的它,叹息不已。“老师说了,蝴蝶是害虫,蜻蜓是益虫,不能抓益虫玩。”心里这样安慰着自己。有的孩子在松软的岸边踩着泥滩,后来好多孩子加入进去。泥滩越踩越大,滩上一个个的水圈向上泛着水,好像一个个小小的喷泉一样。有的孩子的腿越陷越深,拔不出来了,哭喊娘地抹着眼泪,胆大的孩子过去帮忙把他拉了出来。从河边挖出污泥,捏成各种各样的泥塑品,有小人,泥碗,燕子,蛇,大盆……众多的孩子拿着小铁锹在河边挖着水渠,把水引到建好的小池里,然后把抓到的小动物们都放在里面,看着小动物们在里面游来游去,个个欢呼雀跃。在孩子王的提议和带领下,大伙忙着拦河建坝。建好后,在里面游泳,洗澡。虽是浑水,但也玩的不亦乐乎。大孩子背上驮着小孩子在河里爬来爬去,时不时玩个下沉,吓得小孩子惊声尖叫,周围笑成一片。光屁股的孩子们一边洗澡一边玩起了打水仗,一时间水点满天飞。一次随爷爷去老姑家,回来的路上,看见没有小河的老姑家的孩子们只能在土坑里玩着积下的水。个个浑身泥巴,哈哈大笑。

这一幕在我的脑海中已经存在了近十年还没有忘却。孩子们到处捡着圆而薄的石片,比赛着打水漂,看谁的石头漂的更远。打水漂也是需要技巧的,下蹲的同时倾斜着身子用力一甩,看着溅起的一圈圈涟漪拍打着河岸,心里真是舒畅。“我又学会了一项时兴的本领。”就像爬树,吹口哨,游泳让我不甘在小伙伴们面前落后。玩的口渴了,趴在石壁上喝着叮咚奔腾的泉水。泉水足有碗口那么粗,夜深人静之时,唯有哗哗的泉水声与你说着人间的一切。正玩得兴起,孩子们发现天阴了,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一样说变就变。大人们在呐喊着孩子回家。片刻之间,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倾盆大雨,洪水猛涨。雨过之后,石崖下面的水潭被冲成了一个微型湖泊,成为了大人,孩子玩乐的好地方。村里的孩子都是在这里学会了游泳。大都学的是狗刨的姿势,虽然难看,但也实用。也有会仰泳的,下潜的。一个猛子扎水就不见了踪影,过一会却从那边露出了脑袋,吓得孩子他娘大声呼喊着赶快上岸。孩子抹一把脸上的水,朝他娘做个鬼脸又不见了。玩累了,坐在晒得滚烫的石板上休息着。妈妈们在洗着衣服,拉着家常。不允许孩子们到上游去玩水,免得搅浑了水不能洗衣服。那时候用的大多是山丹丹牌洗衣粉,后来逐渐被奇强牌洗衣粉取而代之,再后来,两种洗衣粉都不见了踪影。洗完的衣服往草摊上一晾,炙热的太阳烤的衣服直冒热气。上小学的孩子们趁午休时分,偷偷去游泳。这是老师和妈最不允许的,担心出危险。迟到的学生,老师让站成一排,用手指甲挨个划着他们的皮肤。一划即白的肯定玩过水,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哪像现在的老师根本不能体罚学生。

刚记事的时候,小河里也有小鱼。清澈见底的小河里,哥哥慢慢的翻起石头,伸手抓着无处躲藏的小鱼。一个孩子在水潭里捉了一条红色的鱼,在家里的水缸里养了好长一段时间,吸引的全村的孩子去他家瞧着稀奇。那时候家家户户以务农养家,很少有人外出打工。农药,化肥的使用把生态环境破坏了,小鱼也从河里消失了。随着大多数人的外出,大片田地荒芜,村庄成了空心村。小河里又有了小鱼,田野里到处都是野鸡,山鸡,兔子,黄鼬,成双结对的鸽子飞向石崖下面的家,老鹰在天空不知疲倦地一圈圈的盘旋着,吓得公鸡尖叫,母鸡钻进窝里,一群群的麻雀在柴垛上唧唧喳喳的吵闹着。傍晚时分,艳阳即将落山。勤劳的人们上山下沟在田里忙活起来。我也提个小桶跟着母亲去河边的菜园子浇水。光着脚,挽着裤腿,一趟趟的提水,汗水浸湿的脸颊被玉米叶子割过,痛痒难忍。终于把所有的菜畦都浇满了。傍晚时分的炊烟袅袅升起,催着劳动的人们回家吃饭。我摘了一个中心刚红的西红柿一边大口地嚼着一边跟着挑着水的爷爷往家走着。印象中的爷爷常常是夜幕快要降临了,才从山上回来,匆忙挑了两只筐下沟去菜园子里摘菜,爷爷就像小河一样一整天都在奔波忙碌着。与我家关系不融洽的一个邻里男人坐在硷畔上阴阳怪气的说着:“蚂蚁跑死是个细腰腰,壮地虫‘格会格会’常是个胖肚肚。”一勤天下无难事,随着日月的流逝,家中的光景成了全村中的翘楚。   

金秋季节的小河宁静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金色的光泽。牛羊一边吃着岸上肥美的鲜草一边喝着清澈的小河流水。秋风阵阵吹来,柳叶铺了一地。放羊的人家,收获着满地的树叶,储藏着羊儿过的食物。也有的落叶像蝴蝶一样飘舞着落在了河面上,随波逐流向着遥远的他方而去,寻找自己的想去了。河面上倒映着朵朵白云,就像一幅幅白云风景画。辛劳的务农人无暇欣赏这美丽的秋景,真是“迷迷瞪瞪上山,稀里糊涂过河”啊。    

站在高山上眺望冬天的小河,就像一条银龙一般蜿蜒着。太阳淡淡地照着冰面,孩子们你追我赶地划着冰车。不一会儿,就玩的满头大汗,拽一根石岩上的冰溜,不惧严寒的舔着。稍稍融化的冰面弄湿了鞋。划一根火柴,岸边的干草尽情的燃着,火苗蹿的高过了孩子们的头,眉毛不见了,头发也卷曲着,相互取笑着。上中学的大哥哥们在冰面上骑着自行车,一不留神就摔个仰面朝天,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放羊的老头穿着羊皮袄,戴着棉帽,赶着羊群滑过冰面,朝着遥远的山头而去。       

故乡的小河承载着我对童年太多的美好回忆。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小河,那就是内心深处流淌不息的故乡河。但愿故乡的小河水质更好,景色更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