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村门楼

2016-09-25 09:42 | 作者:文生 | 散文吧首发

羑河纪实之十三

虚实村门楼

文生

一度认为黑塔村另类,没有象别的村庄那样有自己的村大门楼,后来才知道村门楼是有虚实的。

现在很多村子的入口处,常耸立高大的门楼,或简约、或传统、或豪华,石头木材水泥钢铁不锈钢琉璃瓦纳米等材料和航天科技都用上了,门楣上用名家的墨迹写上村名,顶不济也在路边立一照壁,上写某某村。村里早先的大户人家,在大院门上下功夫。现在的农家小院,也极讲究院门,门楣上写上房主心情语如雅院生辉、勤俭持家、前程万里之类。

现在门楼式的建筑到处可见,在公路的地域交界处,有大大的门式建筑,上书进入某某地、某某地欢迎您之类。公园的入口处,门楼式的建筑宏大。山有山门。不少开发区、工厂、学校、小区等等都有门。

门楼实际上是城墙的简化或虚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也走出了国门,在华人比较多的地方,常有中式门楼建筑,上书唐人街、中国城之类。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石林黑塔村生活时,没有感到村里有村门楼,老式的宅院,院门前也大多没有在门上建阁楼,这也许和结构紧凑的九门建筑相关,大多数院子其实是原来大院里的小院,开了不那么讲究的旁门后形成的。

黑塔村南的羑河上有两座,村东南桥的历史短,村西南桥的历史长。虽然很多时候走村东南的桥上山方便,但到办大事时,比如上坟祭祖,人们宁可绕远路走西南桥,理由是老辈人只认老路老桥,从老路老桥上走来的人才能被老祖宗认。

老桥老路历史长。走老路上南岭曲折,路也不宽。从南岭下来,过过了桥,路两边是民房,走上百来米,与一东西向路成十字路口,路口向北就得上一个徒坡,徒坡两边是用石头砌包的数丈高的高台,坡西的高台上有一个小阁楼,四面有窗,到小阁楼里玩能很好地了望阁楼前的情况。坡东的高台上是村道的开头。小时不懂事,一直以为小阁楼是个什么庙,后来听就说小阁楼里挂过钟,又认为是村里传说中老早就存在的西大寺的遗物,暮鼓晨钟么。现在看来,可能就是村门楼的楼台。

据老辈人讲,村里早年有人从军,回来后就对村子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先是对南岭路的进行路障改造,有的路段直变弯,一些路改窄,后是疏通羑河,使羑河变深,河上建了一座桥,桥上铺的是厚木板,一有事就可以把木板抽回来。然后就是平整羑河北岸的地,使梯田的台阶减少,村子地面相对田地增高了不少。在修建了两座夹坡高台之后,还用石头把部分村段也包了起来,村子就成为一个后有靠山、前高于地面丈多高的土围子。这样,多人进村时先是南岭的路不好走,后是过河不易,再就是进村难,这样多人就形成了长蛇阵,不容易发挥人多的优势。高台上的小阁楼是用来观察四面的情况,非常时期一有动静就能早发现,钟声一响,人们就能迅速集中居高临下对付和及时转移。

这是备战备荒的事,为什么一个多年在外的人能得村里的三老和贤达支持呢,原因是“知政失者在草野”后的作为。

国家筑长城,是为防御外寇。民间造土围子,是防止流寇抢劫村子,明末很多地方都这么做的。今天我们去好多古村游玩,如著名的皇城相府,就能发现这些村庄具有十分强大的自卫功能。可见“知政失者在草野”后的草野人士面对危机是普遍有作为的。

据说徒坡上还真打算建村门楼,因在高台上建还是高台下建一时不好确定就因人走而作罢。还有一个说法是,是建好了,后来拆了。总之村门楼由实而虚。但人们一时还是受村门的限制,不轻易走出去。

改朝换代之后,村子人口增多,有人欲在村墙外建屋,遭到阻拦之后上告,胜之,理由是不在门面而在里子,国泰民安才是最好的门楼与厚墙。兵荒马乱时玉石皆焚,村门楼和村墙顶什么用?其实传统是不喜乡村到处建土围子的。由是村墙下陆续起了屋,村貌大变,村门楼遂更虚。

记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天,我到离村门楼不远的一家,好不容易借到当年红极一时的长篇小说《李自成》,借到手之后边走边读。有当过民办老师见状,问之后说:这本书读读有好处。但是清兵能入关,是明朝上上下下都不明大道、不照大道做导致失政所致。眼前的高台就是当年民众知政失后为自保而建的。

大道是啥呢?我问。因为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被地主阶级篡夺而导致明朝灭亡的。

老师说:大道现在还不好多说,以后你就会明白明朝的政失在什么地方。

明史当下成为史学中的显学。多年后我对明朝的正史、论史、野史有点涉及后,对当年老师的话才有所理解。就明末肉食者们不知大道来说,是上刚愎自用而不明道,臣标榜高义而不明理,将策略不周而生不逢时,吏贪婪无度而无良知。上刚愎自用而不明道,是说崇桢帝虽然是史上少有的以勤勉著称的皇帝,但一是无大局观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控制不了局面,二是不善用人刻薄寡恩动辄杀大臣而自毁干城。表现在对外应积极防御而实质上冒进,对内应以安抚民众为主而实际上以围剿为主,济国穷应征江南富裕地区的税而实际上对战乱地区横征暴敛;手下的能打仗的将领不少,但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如皇帝的急于求成、文臣的道德高点、同僚的互相擎制,导致很少有人能贯彻战略意图,如孙传庭的大围剿战术。臣标榜高义而不明理,是说明末大臣陷于党争而祸国殃民,声称忠君民实质是只顾自己全然不顾大局,或站在道德高点上指责一切,如崇桢私下派人赴东北议和,本是一件避免两面作战之举,但事泄之后受到众大臣指责,不得不杀掉办事的人以平这些大臣的指责;或标榜为民请命,反对征税,口头上是为民众说话,实质是代表利益集团说话,据说全国茶叶税一年只征六两银子,而战乱地区因朝中无人无派,税是反复的加征。将策略不周而生不逢时,袁宗焕虽然是冤死的,但擅杀毛文龙则是没有策略的表现,使辽东防线变的更吃紧。吏贪婪无度而无良知,越到王朝末,官吏就越腐败,就越横征暴敛,使国家这艘大船的破洞更大,这已成为一个规律。在这种情况下,民朝不顾夕而求自保,或作流民、或造反、或建土围子。建土围子的目的,是增加村官与县上官吏讨价还价的能力,实际上老百姓的负担并没有减轻,但能防流寇多少增加了老百姓的自保能力和安全感。历史给了崇桢帝十多年时间,李自成也不是突然就攻进北京的。

历史就是藏在这样的细节中。村门很小,在大千世界中不值一提,时间长了连村民也忘了。但微小的村门仍然能反映重大历史,体现着历史风云。

门很重要,但更要的是门里面的东西。门的虚与实要相结合。海外对唐人街、中国城的看法,其实和中国的实力相关。在国力不强时,唐人街只能是诗人笔下的《洗衣歌》,而今则是外国人见证中国走向强盛、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村门楼不一定要有,有也不在豪华,但里子一定要好。

(羑河纪实系列均为原创) 2016年九月十三日草

2016年九月二十四日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