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声里的回忆

2016-09-24 10:39 | 作者:月上柳畔 | 散文吧首发

文/月上柳畔

天几近墨黑,路灯黄晕的光亮了。这秋分的晚上没有什么寻常,小贩的吆喝声从不远处的市传出来。

几年前,也是这样的时间,我对这样的叫卖声很是反感,因为他刺破了我夜晚难得的宁静,本想白天的喧闹已够嘈杂,晚上总该可以消停下来,却偏偏被单调的吆喝声干扰,真的无法解脱。

没想到昏昏然过了一年,换了另一个去处。想来总该可以清净了。然而,意料之中,那不知疲倦的吆喝声如影随形的接踵而至。如此执着的相随,我已没有更好的办法躲开,只能疲惫地容忍它的存在了。

时间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好歹慢慢地理解生活的不易。这样的夜晚谁不想安逸地躺在柔软的床上解乏白天的疲劳,他们还得在嘈杂的人群里尽力地吆喝。比起广场舞浪漫的扭动,他们更值得尊重和同情,因此,我必须通情达理地理解他们,毕竟由于他们的辛劳给我们的生活带了方便。

回想起小时候,和母亲一起起早赶集卖菜的经历。

老家两里路有一集镇,每到逢集的日子,我们一家都要起早摸黑的忙碌,从菜园地采摘新鲜的蔬菜,一担一担的挑回家,然后整理好。有时候可能要忙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匆匆忙忙地挑到两里外的集市。集市上街道很窄,卖菜人很多,晚了就没有地方摆放菜筐,就是找到偏僻的地方凑合摞脚,菜是很难卖掉的。要是在下集(买菜人退市)之前菜还没有卖完,只好把快蔫了的菜免费送给街面上有门面的人家。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和有门面的镇上人混熟了,以后赶集晚了,可以通过这样的送菜(记住是免费的)方式换得卖菜的一席之地。这样既无需起早,又可以毫不费力地摆上市口的位置卖菜。关于这方面的才华,我的祖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高手。她老人家用她精心种植的菜,打动了体面的镇上人,更会吸引很多买菜的客户。祖母不仅种菜讲究,卖菜的手法也很高超,以至于我们家那个年头日子过得相对还算富裕的一族。然而 ,祖母过日子挺会持家的,从来不会浪费(以至于我们现在都有这样的光荣传统)。她心里有一个很大的想,就是想在有生之年成为富甲一方的地主。我祖父那一辈人兄弟间团结的让人羡慕,老弟兄几个到死也没有分过家,这与祖母会持家是分不开的 。只是祖母一辈子也没有实现她的宏图伟业,因为,生不逢时,他们那一代人辛辛苦苦积攒的钱购买的土地在解放时被土地改革的大潮冲散,最终成为一贫如洗的中农。

以后的日子,祖母依旧在古老的集镇卖菜为生,失去了曾经的激情,但是,她留给下一代勤俭持家的传统依旧保存下来。

多年以后,在庸忙的生活中谋生,耳边一直听着别人的吆喝声,没有了以前亲身体验的苦涩艰辛。更多的是排斥的反感,或许带着鄙视的眼神。也许,是我早已脱离乡土的初心,忘却了曾经有过的酸楚。其实,那带着原乡质朴的吆喝声依旧是那么的可敬可亲,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辛劳养活自己和家人,同时也便利了我们日常的生活,我为自己的私欲而感到惭愧。

夜已深沉,窗外的叫卖声已经退去,外面的世界回复了应有的宁静。我从久远的回忆里回归到现实中来,秋分的夜,下弦月泛着惨淡的光孤单地挂在半空中,没有了吆喝的夜陷入了沉睡之中,我的心却没有平静下来。

(2016年9月22日秋分夜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