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炉桥

2016-09-18 18:20 | 作者:泉坞山人 | 散文吧首发

的早晨是从水里开始的,而水又是从声音里活起来的。小木船划水是鱼跃水面的甩尾声,采莲是手持竹筷清脆的敲击声,撒网是雾绕山峦的呢喃声,起网是珠落玉盘的叮当声……水像一位智慧的老人,轻轻地将各种声响收入囊中,含笑不语。然而万籁有声,籍着原有的节拍,河水悄然生出深微的呼唤,告诉早起的人们,天露白了,水要活起来了。

窑河醒了,只见打着赤膊,卷起裤腿的渔哥手持长杆,奋力地将船撑向岸边。岸上的人吆喝着,有迫不及待的几个年轻人跳到尚没停稳的船上,与渔哥合力将装满鱼的竹筐搬到岸上过秤。石桥上,几个裹着头巾、穿着蓝黑衣服的老婆婆,手挎着一篮篮绿色的蔬菜缓缓地走着;跟在大人身后的孩子,手里拿着几个包子,胡乱地咀嚼着。趁大人不注意,孩子跃上高高的土坡,出神地看着咫尺之外散发着淡淡鱼腥味的浅绿色水面——他哪里知道,流淌千年的窑河,始终以博大的胸怀恩泽着两岸的人们。

据史料记载,炉桥古名“冶溪”,是旧曲阳侯国属下的古邑。而炉桥一名的由来,与曹操有关。

赤壁大战失败后,曹操开始调整战略:巩固江淮,确保淮南,虎视江东。公元209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驻扎于此,一面加紧操练水师,一面建烘炉百余座,采集莫邪山矿石,冶炼兵器。后人为纪念这个盛大的场面,便将“冶溪”改称“百炉桥”。久而久之,便被人们简称为“炉桥”了 。

如今,因河而建的千年古镇平和而安详:老街上,残存的石板路和带有封火墙的老房子,依稀保存着历史的余温;一水三孔的三眼古井,依然可以打出水来;传说中佳人云集的美人巷、形似裤衩双开的裤裆街让人浮想联翩。据本地的人讲:当年方氏家族庞大,分居巷内两侧,作为大家闺秀的小姐们为免抛头露面,日常总是足不出户。为了让她们增强体质,族长想了一个办法——利用晚间时分,让族人把住巷子两头,杜绝闲杂人等入内,好比我们今天的宵禁。这时候,丽质天生的美女们纷纷走下绣楼,开始在巷内活动,欢笑之声不断传出巷外,让后生们徒生无限遐思。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条巷子叫做美人巷了。斯人已去,楼梯空响,这些尚存的古迹和地名,依然散发着历史的幽香。

茶摊是老街亮丽的风景:矮桌、方凳,一元一包的六安瓜片,一元一碟的葵花籽,经济实惠。一大早,茶客们就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紧紧团结在白瓷茶壶的周围,喝着茶,磕着瓜子,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鸡丝小刀面是炉桥镇的特色小吃,老街上的丁家面馆,是远近客人向往的地方。小刀面讲究现擀现做:只见师傅从盆里取出一大块面团,平放在撒上面粉的案板上,随后用手将面团搓揉均匀,再用一根碗口粗的长擀面杖富有韵律地把面团推擀开来,待面团擀制到一定的程度时,将擀面杖卷入其中,将面紧紧包裹在内,并用手向外推卷。如此反复数次,不一会儿功夫,案板上的大面团就变成了很大一块薄面片。师傅轻巧地将面片折叠起来,一刀一刀切下去。出来的面条粗细匀称、长一致,用手提起轻轻一抖,细软绵长,千丝万缕。出锅的鸡丝面:色泽微黄,汤汁清亮,鸡丝白净,口感筋道,馨香扑面。

镇上有一种特产“大救驾”,从名字就知道与古代的皇帝有关。传说公元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奉诏攻打寿州(寿县),久攻不下,积劳成疾,因吃了身在寿州的炉桥糕点师傅做的点心,恢复了健康。赵匡胤做了皇帝后,把这点心赐名为“大救驾”。大救驾形状扁圆,中间呈急流漩涡状,多层花酥叠起,犹如金丝盘绕,清晰不乱,因此又称此为“千层饼”。是炉桥人家喜宴上必备的一道甜点,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千年的老镇,让我驻足,让我流连;不老的时光,将诗情画意镌刻在老街的房头路面,守护着老街留下的斑驳陆离的印痕。

走在老街上,脚步变得缓慢,心气开始平和。索性停下脚步,在一处树荫下的茶摊坐下来。“老板,来壶六安瓜片,上盘葵花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