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情感的多元百态

2016-06-08 10:49 | 作者:城里的月光 | 散文吧首发

人类情感的多元百态

——《新鲜是永恒的魅力》系列文字之四

文/陈潇

//

婚姻出现以来,婚外情便如影随形与婚姻成了一对孪生姐妹。不少人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也会惊觉发现,潜意识中似乎也有一种隐隐的莫名渴望与期待——渴望有份新鲜浪漫的激情降临、期待有份新鲜浪漫的艳遇发生。

面对婚外情,大致有以下几类:一类人还陷在日常生活的打拼里心累身惫,连起码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一般少有不切实际非分之想;另类人慑于自己家庭的地位,知道自己跳不出如来佛手心,生成的有贼心没贼胆;还有类人身上传统的枷锁箍得太重太紧或受制于自己的性格和健康能力,压根儿没这方面心思;更多人是没有条件没有能力少了机会少了缘分。这就是那些工作圈中异性少的单位婚外情少而演艺圈因工作性质特别、需要男女搭各种情感戏自然也发生得多的原因。世上有些人尽管身体没有背叛过婚姻,但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有过艳遇的遐想,特别是在与配偶吵得不可开交委屈得泪水涟涟寝食难安时,那种恨不得马上发生的闪念或冲动会报复性地格外强烈。

从理论上讲,婚姻关系之外,心灵相通文化品位相投的情人所给予人若即若离的期盼感甜蜜感和永远无法光明正大永远无法圆满的缺陷感比之习以为常的夫妻生活会刺激神经得多也格外生动得多。民间流传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表达的就是:“得不到的”往往是最让人想像最让人憧憬和向往的,而坊间调笑“十个男人九个花,一个不花是傻瓜”“十个男人九个嫖,一个不嫖在治疗”既是调侃恐怕也是男人对"新鲜"向往的人性真实和心理真实;人说红杏不出墙是因为她受到的诱惑不够,换句话说是她对面的男人还不够她心仪和满意,在时间、地点、氛围合适并且彼此都有安全把握的前提下,不管男女,遇到自己心仪对象时,不少人都会在侥幸心理支配下情不自禁身不由己,一如种子遇到适宜温度水一定会发芽一样。新鲜所具有的永远魅力实际上就是困扰人类家庭和婚姻最隐蔽的杀手,因为婚姻的本质就是用来抑制人喜新厌旧本性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里的观念是,专偶制婚姻是私有制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家庭、婚姻、国家、私有制终将消亡。所以,在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讲人性人权和人道的当今,传统的从一而终理念也在慢慢远去淡去,许多人开始懂得善待自己,觉得人生过于隐忍过于压抑过于委屈自己不值。事实上,没有的夫妻生活对胁迫的一方被动的一方确实是一种受虐屈辱过程,谈不上有丝毫人性人道和人权。生活在不幸婚姻中的人,情感的落寞寡淡、内心的苦闷和压抑都会让人郁郁寡欢牺牲和损害自己的健康与生命激情,每个人都有保持自己活力、追求自己精神解放和情感释放的权利。现代科技带来的网络社交手机社交因其方便快捷和无所不能更是催生和方便了情感的多元。在爱情亲情友情之外的“第四种感情”也自然而然潜浮到人类生活里。这种定义为“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的暧昧情感其实是人社会属性(忠于婚姻恪守从一而终)与人生物属性(天生喜欢新鲜渴望新鲜)较劲的产物,是人性人道人权与不幸婚姻麻木婚姻冲突所引发内心挣扎的困惑彷徨期衍生出来的“过渡性”感情。我始终认为要长久保持这种分寸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变是绝对的,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么两情相悦日渐情浓到不能自拔,引发婚外情的身体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婚姻危机甚至婚姻瓦解;要么,就会因各自利益、目标及性格、文化、品位及至生活习性的不同黯淡分手分道扬镳成陌路甚至连朋友都做不成。

我国现代话剧奠基人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是一部集主仆恋、婚外情以及母子恋兄妹恋姐弟恋等不伦恋之大成的不朽名作,它反映的是人类情感身不由己的错综复杂和多元百态。曹禺先生既是现代话剧艺术的一座高峰但也是婚外情的践行者有过长达十年的婚外情。在西风东渐的今天,不婚、试婚、闪婚、不婚同居、非婚生子、婚外恋、合同夫妻、租“对象”、换妻、无性婚姻、年龄跨度大的忘年恋祖孙恋甚至性取向错位的同性恋同性婚姻以或隐蔽或堂而皇之公开的方式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东的一些阿拉伯同家更是把一夫多妻制法律法,美国还有一女侍二夫的和睦快乐家庭。台湾女作家吴淡如在她的短篇小说集《爱在暧昧不明时最美丽》中也以女性的直觉和敏感张扬另类爱情。在她看来,长相厮守似乎只是完成无聊的程式,相敬如宾也许是在制造爱情的垃圾,而一风流却可能成为爱的永恒……她对没有激情的婚姻极尽嘲讽甚至有颠覆的欲望。杭州藉女作家张抗抗的长篇小说《作女》把不安分守已、有违常规的女性统称为“作女”,这类作女不安于传统生活方式,不认命、不甘心,不知足、为追求个人情感取向及所谓“新鲜感”,不断折腾不断放弃,对生活不再被动无奈地承受,而是主动出击和挑衅,她们更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追求更为独立的精神空间,追求时尚追求陌生追求刺激……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不少女性,不乏文化素质高的白领、金领、大腕,把男女之事想得极为透彻,看得极透,她们在精神和心态上都把自己放在与男人平等的地位,认为自己是成人了,可以对自己做的事负责,只要是自己情愿的不是强迫的,只要能愉悦自己的精神、情感和感官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就高高兴兴去做,不是谁占谁便宜谁侮辱谁的问题。她们已经敢于承认和敢于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在职场孤军作战的打拼中意懒心累的她们,回到公寓还形单影只四面凄寂一只孤枕,于哀婉叹息“人活一世不容易”的同时怎能不憧憬爱憧憬温暖憧憬心理生理的快乐和释放?这种欲冲破传统观念掣肘的心理在孤苦伶仃出国求学打拼的孤男寡女中(包括那些在国内有配偶的人)表现得更为突出——陌生的异国文化、举目无亲的生活环境、无边的寂寞孤独、太多的无奈和无助都会让不少人选择男女俩俩抱团互助取暖的合居生活方式,似乎只有这样,生命的活力、生命的质量、身心的健康才会恢复才会重新焕发生气才会有心情有精力有信心去面对明天的挑战。可以说,精神情感的温暖慰藉及生理的纾解和释放是人生奋斗中与粮食同等重要的另一必不可缺的心灵食粮,没了它,人的整个精神面貌都会萎靡不振。

(待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