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喷喷的青稞玉米

2016-05-30 11:05 | 作者:建边关工委 | 散文吧首发

香喷喷的青稞玉米

作者:建边关工委 李秀梅 笔名:紫寒煜

大田里的青稞玉米已经到了成熟期。不知是因为水分充足,还是营养过剩,它的籽粒饱满,棒子挺长,叶子黑绿黑绿的。

时候,记得也是这个季节,我破天荒的做了一回小偷。和小伙伴一起趁着看地的人不注意,偷偷地钻进玉米地,咔咔咔地进行过一次大扫荡。不是嘴馋,而是为了填饱肚子。

我们家姊妹6个,几乎肩挨肩。家里只有一个劳动力。从我记事起,家里从来没有用大碗盛过肉。妈炒菜的时候总是十分吝啬地往锅底滴上几滴油,或是往菜汤里面滴点浮油。所以每次吃到嘴里的都觉得没滋没味。因为油水少,姊妹几个的胃口也就越来越大。2两大的“窝窝头”一连气吃上2、3个,充其量是算是垫个底。那时,每个人吃粮都有定量,怕粮食不够吃,每次吃饭的时候,妈总要提醒我们:“少吃干粮,多喝点粥”。

因为吃供应粮,所以妈从月初算计到月末。但还是有接济不上的时候。怕蒸干粮费面,妈不得不把每天的伙食进行调整。基本上是早上、中午吃干的,妈说干起活来扛饿。晚上那一顿大多是面片、疙瘩汤、稀粥什么的。妈说晚上吃干粮怕压炕头。其实妈的说法纯属谬论,我们都心知肚明,只是不做理论罢了。

姊妹几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又一天到晚蹦蹦哒哒没个老实气,难免能量消耗大。有时候没等到饭时,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有时不得不厚着脸皮央求妈给个干粮吃,嫌在客人面前太磨叽怕丢面子,只好施舍一个。

实在要不到手,我们就趁妈不注意的时候,偷个干粮躲到一边吃。妈是个事无巨细的人,每次蒸干粮都查数,每顿吃了几个,还剩几个一清二楚。一旦发现干粮少了,定会刨根问底,假如谁要是不从实招来,被妈调查核实后,准会挨上一顿笤帚疙瘩。

爸是家里的甩手掌柜,家里的事情很少操心,爸在姊妹几个眼里自然是好人。有时我会不解的问爸:“妈到底是不是亲的,不然的话怎么这么刻薄”。当爸把这些话传给妈听时,妈委屈地直掉眼泪

尽管妈一再算计,可家里的粮食,仍旧会出现断顿的情况。一向碍于面子的妈不得不厚着脸朝左右邻居借,等到下个月有米面的时候再还给人家。还粮的时候,妈总要把盆里的米或是面盛得冒尖,生怕人家说她小气。

向人家借粮吃咋说也不光彩。为了能省点再省点。妈不得不狠心地让我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和叔叔阿姨一起坐上火车到百里以外的农村去捡粮。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野里挖野菜,到酱菜厂区附近捡人家丢弃的白菜帮。妈用我挖回来的野菜或是捡回来的白菜帮,洗干净后,再烫盆苞米面,擀成薄薄的皮,包上大大的馅,做成菜团子。虽然缺少很多作料,可吃到嘴里不亚于过年吃饺子那么香。

知道青稞玉米好吃,是在一次挖野菜回来的途中。那天晴朗的天突然刮起了一阵风,要下了。于是,我和“丫头”姐赶紧往家走。当我们路过一片玉米地时,突然眼前一亮。大大的玉米棒子在我和“丫头”姐的面前不停地摇晃,不禁勾起我俩的歹心。还是“丫头”姐的胆子大,瞅瞅左右没人,一猫腰,蹭地钻进苞米趟子。听见“丫头”姐叫我,我赶紧也钻了进去。我俩手疾眼快,不管成不成熟,见到一穗掰一穗。一会就掰了半袋子。慌忙背上袋子踉踉跄跄地走出玉米地,然后几乎是一路小跑,怕被人发现,边走还边回头看有没有人撵,走出老远心里还吓得直扑腾。

回到家里,让妈给我骂了一顿。还说穷死不当贼。好说歹说总算没把玉米扔掉。怕再惹妈生气,我只好自己动手。先把玉米叶子扒掉,然后放进锅里,点着火开始煮。不一会儿,锅里冒出了热气,玉米的香味也随着飘散开来。玉米煮好了,下锅前还瘪瘪瞎瞎的籽粒一下子饱满了许多。顾不上烫嘴,急忙上去啃一口,吧嗒吧嗒嘴,觉得没有园子里的苞米香。吃到嘴里时感到只是一股浆。爸告诉我说,这是专门用来喂养大牲畜的饲料苞米,也叫青稞玉米。

尽管如此,我和弟妹还是吃得汗流满面,瘪瘪的肚子第一次有了特别撑得慌的感觉。

伴随年龄的增长,渐渐地对妈的那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处有了更多地理解,也少了对妈的怨恨。

后来,爸的好朋友马大爷在自家的自留地种了一些青稞玉米,用来喂奶牛。成熟后都要给我们掰一些。每次我都要吃得肚子没了缝隙,一打饱嗝就有一股子青稞玉米的味道。

每当吃着妈亲手给我们煮的青稞玉米,会觉得妈其实是疼她的孩子们的,只是因为生活所迫,有些时候实属出于无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