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宜城特色美食

2016-03-29 08:04 | 作者:樵夫 | 散文吧首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地处汉江平原的楚都宜城人历来好客,不穿着打扮,但很崇尚饮食。其美食特点自然也是豪放、浓郁、鲜辣。宜城人喜欢热闹,喜欢团聚,总是弯窟窿打洞地弄出一些炽热鲜香回味悠长的特色美食来。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谦虚点讲宜城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好吃。一个名叫楚鄢闲人的博客写了一首《鹧鸪天·宜城美食(新韵)》:“吃在宜城烹大虾,解馋去筷手来抓。腊蹄腊肉锅巴饭,河鲫河鲤啤酒鸭。筒子骨,炖牛杂。盘龙鳝俏走天涯。仔鸡煎蛋乳鸽嫩,锅烙馍包馅豆沙。”就专门介绍了的宜城特色美食,包括宜城大虾、腊蹄子、腊肉巴巴、锅巴饭、大河鸡、大河鱼、筒子骨、盘龙鳝、糖锅烙、笑椒哈鸡蛋,等等。宜城特色美食有些是经验累积的,有些是考查有据的,有些是口口相传的。这些年,宜城特色美食大有风靡整个襄阳、湖北地区之势甚至扩展到更远的地方。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尝几道颇有名气的宜城特色美食吧!

一、宜城大虾

进入宜城乃至襄阳地界,随处可见“宜城大虾”“鄂西大虾”“正宗鄂西大虾”的餐馆招牌。要说这“宜城大虾”的来路可有两个版本。

一是小河版。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小河镇杨湖村两位血气方刚的年青农民,两上广州,以40元一对的价格购回了20对小龙虾,想饲养后赚大钱,村民们从没看过张牙舞爪、红壳黑眼怪物,大老远赶来围着看稀奇。

哪知,这些怪物并没为两位农民带来财富。他们将小龙虾放入承包的藕塘中,半个月后小龙虾便吃完了满塘荷叶,并像脱缰野马,发疯似的四处打洞,四处奔逃,泛滥成灾。小龙虾夹肥力大,壳硬样凶,至今在自然界没有发现有天敌,导致其繁殖极快,发展迅猛。短几年,宜城的大小堰塘,大坑小洼,只要有水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矫健的身影。

小龙虾实质上是一种害虾,素有“打洞虾”、“耗水虾”之称。虾多成患,宜城人治虾怪招就象美国人治蝗虫一样——吃掉它。便有了宜城大虾这道美味。

二是鄂西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距离宜城县城二十多公里的鄂西化工厂属于国营企业,吃大锅饭,厂子跨得稀烂。下岗的工人无所事事成天钓鱼摸虾。一日,几个工人在附近的田沟里弄得很多小龙虾,又不知道如何烹饪才好。找到一家小酒馆,让老板洗刷干净,用大火熬制,倾其店中油盐酱醋八角陈皮生姜大蒜等调料,直把小龙虾煮得红艳艳、辣咧咧、香喷喷的。大家大朵快颐,无不称爽。后来,一传十,十传百,鄂西大虾不胫而走,声名远扬。

其实,烹制小龙虾较为简单,先将其用刷子洗净周身脏物,再用钳子去其内脏及肠子,用油干炒几分钟,然后放入锅中佐之于花椒、辣椒、蒜瓣等,烹煮大约半小时左右,取出盛入一大脸盆中,卧几根黄瓜条或者几个卤鸡蛋,一道美味可口的宜城大虾即告成功。宜城大虾最好的食材当然要数稻谷田里的小龙虾了,天然,干净,味道纯正。

宜城大虾的吃法可卤、可炒、可煮,最好吃的还是卤虾。其个大肉多,鲜嫩爽口,吃起来一麻二辣三香。宜城大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从入开始,到入秋结束,特别是夏令时节,街头巷尾虾味飘香,老少皆喜食之。

吃宜城大虾,无论是多讲究的人,多大领导,也要放下架子,放下筷子,用手抓撕,畅饮白酒或大口大口喝啤酒,大有蒙古手抓羊肉之趣,心中顿生豪气之感。直吃得人口辣手麻心畅,喝得脸红气顺心跳,快哉,乐哉!

2005年8月,在襄阳人民广场举行的“首届中国·湖北·襄阳美食文化节暨烹饪大赛”上,宜城大虾经过专家与群众评比,在众多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襄阳名菜"中的首道名菜。

二、宜城盘鳝

说到宜城美食,不能不说宜城盘鳝。现在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都有推介。

宜城盘鳝肉嫩味鲜,食之香酥可口,难以忘怀,营养价值远胜于剖开后爆炒清炖,是以前专为楚王做的一道“宫廷菜”。其作法亦颇为讲究,先选规格适宜的活鳝鱼,一般半两左右为宜(俗称豇豆鳝或筷子长),置于一盛满清水的桶中,放入少许植物油或者食盐,让其吐出身内垢物,一两小时后捞起进行烹制。怎样将活鳝鱼弄死,手段都很血腥,但味道稍有差异。一种办法是用烧开的沸水将其烫死,去其外表粘液,出来的盘鳝泛白味道就差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将控干水分的活鳝鱼倒进用生姜满涂抹过、加入少许植物油的铁锅,用锅盖盖严实,在灶火上边炒边翻动,直到鳝鱼不再蹦跶为止。揭开锅盖,边炒边翻动边加入植物油,先加入生姜、老抽,再配上陈皮、八角、葱蒜、干辣椒、豆瓣酱等佐料,直至鳝鱼盘曲、味香色浓、卷曲成蚊香状为止,一道正宗的“宜城盘鳝”便宣告完成。

想吃宜城盘鳝,那是需要勇气和技巧的,看那一条条盘鳝,微翘尖嘴,曲盘盘中,犹如一盘盘蚊香,还真不好下口呢。有很多敢吃但不知其吃法的,往往从头到尾,连骨头带内脏,全部吃了进去,让人发笑。会吃者则动作潇洒文雅,极富情趣。其吃法是先用筷子夹牢盘鳝头,轻轻咬断脊骨不放,用筷子用力撕开后吃掉,再咬破喉撕掉下层吃掉,抛去头和肠子,一条盘鳝便被“消灭”了。这种吃法总结有一个口诀:夹住它的头,咬断脊梁骨;用力往下拽,抛去肠和头。

如今,外地人一踏上宜城这片热土,或到宾馆餐馆,或入寻常百姓家,都可以享受到“君王待遇”,吃到宜城盘鳝。

三、腊肉巴巴

腊肉巴巴是楚都宜城的一道传统菜。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普遍比较贫穷。一般的农户,交了统购,难得杀头年猪。不仅要待一正月的客,还要对付大半年的来客招待和薅青割黄的重体力消耗。于是,家庭主妇总是想着法儿保存好一两块上等的腌腊肉。用报纸包好,用柴草灰裹严,放在一个土陶罐里密封保管起来。待家里来了稀客,才舍得拿出来,切上一溜儿。用温水洗净,一片一片地切得菲薄的,放在调得干稀适当的小麦面里糊裹了,在油锅里慢慢地煎,慢慢地翻,一面黄了再翻一面,直到表面焦黄,腊肉透亮。再凑上几个菜端上桌子,客人夹在筷上,色泽金黄,香酥可口,油而不腻,咬在嘴里,咯蹦直响,连忙赞叹,“嗯,脆,香!”看得主人既欢喜,又口馋。可是主人是舍不得下筷子的,妇女和小孩是没有这个福分的,因为本来腊肉和面就是凑个堆头好看的,你主人一下筷,哪有招待客人的了?

现在,腊肉巴巴不再是什么稀罕物,自己想吃或来了客人,专拣五花肉或是熏土猪肉切去了肉皮,做腊肉巴巴,煎一大盘敞开肚皮吃。里嫩外焦,晶莹透亮,一嘴下去,满屋子飘香。

腊肉巴巴是宜城人端上桌子既地道,又不地道的一道菜。地道显示出了主人的热情,穷其所有,割舍家藏;不地道反映出主人吝啬,死要面子,只能让客人按照武汉人的说法:“吃味儿”。

四、青椒笋鸡

青椒笋鸡,宜城土话叫做笑椒炒笋鸡,也是招待嘉宾的一道美味。到了家里,上一盘青椒笋鸡,按照宜城人的话讲那算是上待礼数。

青黄不接的五六月份,当年才孵化饲养的土笋鸡(仔鸡)还没开叫,只长到大半斤重。家里来了稀客(贵宾)实在没有什么好招待的,主人家犹豫再三思来想去,满院子地撵住了一只小公鸡,用碗盛了清水,滴上麻油,拽去鸡脖子的绒毛,一刀下去,血哗地滴入碗中,几声哀嚎过后,扔进倒有开水的盆中褪毛,开膛破肚,鸡肝鸡胗清洗干净,剁成小块。在旺盛的柴火灶里,淋小磨香油,将鸡块干炒,佐于生姜、葱蒜、辣椒壳子。再把菜园里摘回的青椒,连同辣椒籽儿切成条块一并放入,干了水汽,鸡肉黄嫩,连骨头带肉嚼了,吞进肚里,满嘴喷香,回味无穷。

可惜呀,你现在很难得吃上地道的青椒笋鸡了。因为,现在餐馆里十有八九用的是速成的、饲料喂养的三黄鸡。

至于腊蹄子、筒子骨、糖锅烙、锅巴饭、大河鸡、大河鱼、啤酒鸭、烧乳鸽、酱板鸭、笑椒哈鸡蛋……我就不一一罗列了,以免各位看官直流口水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