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场景化

2016-03-25 08:26 | 作者:合力社 | 散文吧首发

视频场景化营销是移动互联网的下一风口

互联网争夺的是流量和入口,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场景。仰仗PV的流量时代已经过去, 以场景触发

(SceneTouch) 为基础的场景时代已经来临了, 如果巨头们依然固步自封, 不学会拥抱场景, 被后浪拍在沙滩上是分分钟的事情。 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中, 原有的流量经济逐渐失效, 伴随而来的是如何围绕着场景来构建新的商业体系, 在构建过程中应该遵循怎样的准则?

为什么流量模式会死?

传统互联网的基于流量构建的商业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上似乎不灵了。 PC互联网时代, 日均百万PV赚不到钱, 养不活团队是件丢人的事儿,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日活百万的

APP能养家糊口,保持盈亏平衡却是个值得骄傲的事儿。百度解释的原因是“因为广告是按面积算钱的, 所以流量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上自然会贬值”。 也正是基于这种判断, 百度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是“量不够, 人头凑”, 我们做不出一个现象级的超级APP, 但是我有几十个二流APP嘛。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之争中, 二流APP们在超级APP 面前全无还手之力,被挤到第N屏,成为用户完全想不起来用的僵尸应用, 不但没有办法成为入口, 反而差点被丢出门口。这正是百度在BAT里面远远落后于其他两家的最直接原因—移动端战略失误, 增长乏力。

作为一个单次关注时间, 关注频次高的碎片化严重的设备, banner条广告是令人难以容忍的。 敢在主程序界面放通栏广告的, 用户保准跑的比兔子还快。 平安骗姑娘还得买个苹果, 说句玛瑞克瑞斯马斯吧, 骗用户就那么简单粗暴的在界面里一加, 会点的人除了手滑手欠手抽筋, 估计也没啥别的原因了。 在一个凳子都要智能化的今天, 流量的商业模式还这么简单粗暴, 这就是其该死的原因。

从争夺入口到争夺场景

和距离用户相对比较遥远的百度相比, 阿里和腾讯在讨好用户方面有着更为深入的思考。他们懂得,在移动端要想真正的影响用户和推倒妹子的原理是一致的,就是要为妹子营造一个她有理由被推倒的场景。 所以他们花了大把的银子,为了构建一个用户打车, 然后顺理成章的用他们的支付工具付费的场景。 滴滴和快的的竞争, 在本质上是阿里和腾讯在营造支付场景上的角力。

再拿中国互联网另一个已经被证明的商业模式–游戏来举例子吧。 构建场景让大R买单这事儿早就让游戏设计者玩的滚瓜烂熟了,想想看,如果没有精心设计的那些付费点,没有利用人性弱点构建的那些场景, 用户从腰包里掏钱能那么痛快? 真当咱所有人都是王思聪, 有钱任性呀。

在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占据领先地位的, 无一不是构建场景的高手。 陌陌之所以能够在微信的重重包围下杀入华尔街, 最本质的原因是他帮用户构建了一个和微信截然不同的陌生人交友的场景—约炮。

小米在建立自己智能硬件帝国的同时, 也无时或忘构建一个用户能用小米手机进行各种操作的场景。腾讯游戏的成功和其重视社交场景的建设对游戏性的影响关联颇深, 阿里则通过 自己完善的生态服务无时无刻的构建支付宝的支付场景。正如《即将到来的场景革命》中所言, 互联网争夺的是流量和入口,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场景。

视频+电商+购物一样也不缺

视频营销是可以带给消费者更多视听体验的数字媒体,并以多视角、多元化的信息展现,深度传递品牌产品、扩散精准等特点,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视频营销形式不断创新,正在通过更立体化的营销,充分的“连接”品牌与消费者。例如,合力社创新推出的伴随互动广告《一网全城 宣传片》中就让品牌与内容强关联延伸,提供更多场景化营销来提升互动转化效果。

有数据显示,看视频时看到感兴趣的商品或者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推荐代言的时候,42.3%的用户表示会到电商网站搜索购买同款并且对产品印象深刻,这也为视频营销实现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购物提供了依据。视频能让品牌的场景营销直达受众,视频中每个场景每件物品,都可以成为品牌与用户的接触点。

视频则将用户对最热内容的关注导向品牌和产品,在最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最恰当的位置,吸引消费者参与互动,有效促成购买行为、提升品牌关注,实现一举N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