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坛“三大怪”――作协不能养太多的“肥猫”(上篇)

2016-03-25 06:55 | 作者:追天 | 散文吧首发

作协不能养太多的“肥猫”

感言:中国文坛“三大怪”

(上篇)

自改开以来,中国的文坛和荧屏上,表现重大现实主义的题材一派萧杀,几近寂寞无声,几近“狗扯羊皮”。与文学创作(影视剧本)衰败相伴,文学批评也是一地鸡毛,文学理论更是一片凋零。对文学艺术界普遍存在的九种“通病”,习总在“文坛会”上作了痛斥和针砭。而读者和观众对于文学主体活动过程中,密不可分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其连锁出现之怪现象,早就积郁愤懑,早就脑有“反骨”。

一怪:作协“肥猫”自闭恋

文学是一切艺术发展的基础,没有语言的表达艺术,就表达不出一切艺术。而文学的表达,紧密联系作者的眼光。

1、批判现实主义是世界文学最精彩的天空。作家应该为时代切脉,作家的作品,应能负载历史和文化的信息,这是作家起码的品质和起码的良知。放眼看去,中国那一位知名的作家,没有反映时代之巨作,哪一部经典的文学巨著不反映重大现实主题;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更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精彩的天空。

而作品要表现现实,要批判现实,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提,就是作者要关注现实,要呼吸现实,要干预现实,要与现实共命运。屈原作为中国第一个独立出现的诗人,他的作品负载的是国家的命运;“诗圣”杜甫的“兵车行”,是直面民族的劫难。而法国能为一位作家举行国葬,光从凯旋门到先贤祠的葬礼游行,就有超过两百万人参加。人民热他,就因为他无数经典的作品,都是对现实思索的结晶。

2、中国的作家竟然出现集体性“失聪”。“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令人非常不解的是,改开搞了近40年,中国的作家却集体性出现了“失聪”,集体性的不“为时而著”,不“为事而作”。

就拿辽宁的作家而言,本溪是全国唯一的“城市地质公园”,就因是“唯一”,其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建设沈丹高速公路,弥山跨谷,洞洞相连,那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如此艰难的建设,应有多少壮歌悲情需要抒写,可辽宁的作家没给这段共和国的筑路史,留下那怕是一小首诗歌,那怕是一小段文字。作协集体空白和缺席了建设沈丹高速公路,这是作家对文字的一个吝啬,还是一种耻辱?有的作家老是辩解,表现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难通过,可为建设沈丹高速公路来点浪漫的现实主义还不可以吗?为筑路工人献上一份带有浪漫的敬意还不行吗?为共和国唱曲颂歌还不通过吗?

再拿辽宁的作家而言,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几乎都是共产党垮台!而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多么惊心动魄,多么波澜壮阔,7000万工人下岗啊。这是以中国工人阶级坚韧的奉献,这是以中国人民坚忍的牺牲,这是以整个中华民族的前仆后继才换来的结果,这中间演绎了多少催人泪下的悲壮。

辽宁作为国企改革的“先导区”,也是一个最先要闯过的“雷区”。实施对有5.5万工人的“本煤公司”破产,那是中国第一个特大型国企破产,可谓石破天惊;阜新市妇孺在内、城乡在内,四人必有一个特困人口,在社会承受力如此脆弱的地区,同时实施三个特大型国企破产,这是多坚忍的承受;对辽宁有色金属实施全行业破产,是首次在中国行政省实施最大规模的全行业破产。还有,鞍钢50多万工人分离出40多万……。整个辽宁全民职工为610万,下岗(失业)就近200万;加上大集体职工几乎全部下岗,三产和事业单位下岗,整个失业人员超过50%,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绝难承受之沉重!有的一家几人,甚至祖孙三代同时下岗,那艰难的岁月,他们现在回想起来都泪流满面。可辽宁的作家竟然绝情到,没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哪怕是个小幽默。

3、中国的作家集体性“隐身”于现实。辽宁的作家集体“隐身”了,整个中国的作家不也集体缺席了吗?7000万工人下岗啊!中国的作家为什么视而不见?为什么都那么冷血无情?为什么没给这样波澜壮阔,也是痛彻心肺的历史,哪怕就留下只言片语。

200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这关乎民族振兴,关乎民生安康,关乎国家强大,可谓事关重大!当年,中国作协曾明确表示出钱,让作家们去写写。可14年已经弹指一挥,谁看见那个作家写出了一篇东西?!中国的作家集体性缺席了中国的国企改革,这不是中国的作家的耻辱?

4、中国的作家还有传递正能量的功力吗?作为个体的作家,随意写什么或许是自由,可中国的作家有中国的特色:一是有组织的作家,这个组织就是各级作家协会;二是作协有专职的作家,就是作协拿工资豢养的那群作家;三是各级作协是等同政府部门的“衙门”(中国作协正部级,领导由中组部任命),要领导作家建设精神文明,帮助作家出好作品。可现在的问题是作家集体性、长期性、顽固性“隐身”于改开,那还要作协这个组织和衙门干吗?那还要作协拿工资豢养那群作家干吗?那还要豢养一群专职的“肥猫”欺世盗名?

现在一些作家,书没少出,有的多产作家,甚至一年一本。可看看他们都写了些啥,无非是欧洲游记,美洲游记;童年那只猫狗,那匹驴马,家乡那条小河,老奶、小姨、表姐的畸形婚外恋!习总说:“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可自改开以来,中国的作家哪部作品能让大家依此去“谈社会、谈人生”?

他们的作品几乎全都是远离时代,回避现世,即使反映时代,也是浅薄的、表面的、主观的去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根本拿不出反映现实的力作,不仅没有与民族共呼吸的激情,更完全负不起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所以如此,不是他们无能的江郎才尽,不是他们缺少捍卫真理的骨气,不是他们悲摧的武功尽废,至少也是他们的颓废落魄!

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我们的大作家们,为何只关心自己?为何都患了自恋症?甚至堕落到成了迷信“造神”的吹鼓手!改开的时代造就了作家遍地,光“国字号”的作家就有5万多,可却几十年不出一部影响国人的作品,这岂不咄咄怪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