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看病难看病贵

2016-03-19 07:04 | 作者:听雨 | 散文吧首发

各行各业都在改革,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改革已经搞了四十多年。

吃饭,已经没有国营饭店在做饭。穿衣已经没有国营制衣厂生产服装。住房,已 经没有什么国营建筑公司搞房地产。我们的通讯,高速都是国内与国外资本合作。除了铁路,能源,军工外几乎看不到什么国有的影子。可偏偏在医疗行业保留着大量的国有医院。其理由是说什么医疗是特殊服务,具有公益性质。既然具有公益性质,可政府偏偏又不给医疗机构投入,医院只能自己 养活自己维持着医院的生存发展。

医改考虑公益性而不肯让医院私有化,却又不肯给钱来保证医疗机构的公益性。靠劳动,服务与技术取得收入,如果不去赋予它公益性这么多神圣义务与职责 ,劳动付出获得回报本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之事。披上了这件神圣的外衣,无异于给医院套上了一副精神枷锁。人们早已经习惯用另外的一副眼神打量着医院和医务人员,以为他们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只讲为人民服务的神仙。

政府不给医院投入足够的经费,势必会让公众来负担这相对沉重的医疗费用。这个责任 本应该由政府承担,人们却把它推到了医院。

如今,由于医改迟迟不肯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医生已经由天使 变成了魔鬼,医院的这种神秘衣衫就要被撕碎,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它已经成为政府的一块烫手山芋,扔也不是接也不是。

只要不把所有医院都私有化,市场化,医改就是一句空话。

医改市场化之后,收费高一些会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医疗机构增多了充足了,病人才能货比三家,哪家服务好哪家价格合理选择哪家,从选择中获得最好的服务。其实这才是医改的最终目的。遗憾的是,搞了这多年的医改,其内容却是敲敲打打修修补补,没有从这个根本目的出发进行过实质性的改革过。

住房改革,商业改革,企业改革,文化 改革,农业改革等都实行市场化,私有化,唯独医院改革不搞私有体制改革。

国有医院国家投入不足,自己养活自己,其实质与私立医院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企业的属性差异与服务主动性上的区别。由于国有医院规模超大负担超大,所以,国有医院的收费比较民营医院明显更高,动聊数万数十万的医疗费用,搞得民众不堪重负,加上红包等不正当行为,使医疗行业的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

医疗改革后难免还会像房地产一样,有一段时期价格会高一些。这需要一个过程。其原因可能与医疗机构暂时不够充足有关。也许正是由于这个高价格,才能吸引并催生一批社会资本转入医疗市场。如果现有医院家家赔钱,谁还会把资本投入医疗行业?这个时期,公众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但方向和出路只能寄希望于此而别无其它任何选项。

体制改革后,医生可能会成为医院的股东,他们主动的工作,灵活的经营管理特征会更好的服务病人。专家们会放下身价,病人找专家不再那样困难。红包等不正当行为就会销声匿迹,这些社会影响极坏的顽疾只有靠改革才能彻底根除。

医疗市场化以后时间 收费高,人们可能会对改革进行抱怨,其原因可能与社会短时间不能给市场提供那么多医疗机构有关。但是这是一时性短暂现象。与房价高起不下有本质上的不同。

房改后房价还是那么高,是由于土地资源紧缺,腐败操控,政策操控,政府那只干预的手没有松开。即使如此也需要坚信一点,房价回落最终也还是靠市场!不按市场规律办事,迟早会让市场惩罚的他只剩下死路一条。那只操盘的手只要松开,房产商就会像前两年过剩的牛奶,被奶主倒入河里一样把多余的房子拆掉。一颗大葱两块钱,谁能解决?吃葱的比卖葱的人多,市场调节去吧。总有一天大葱会扔得满地都是。诸如这些,到了那时那刻你不必去可怜他们同情他们任何人,因为这就是市场调节的残酷性决定的。他们曾为自己获取利益而不顾大众的死活!

医院改革后,医疗行业的腐败问题也会彻底解决!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出路靠改革!

美国百分之八十的医院是私立医院。

世界最好的医院,最大的医院是美国梅奥诊所。这家私立医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医院。没有固定医生,哪种病人来了,联系哪个大夫。病人负担诊疗费。美国的医药费负担占家庭收入的四分之一,这与美国医疗市场提供的服务水平世界屈指可数有关。

人们看到医院有利可图的时候,社会资本就会争先恐后的建立医院。这对于消费者病人来说是福音而非坏事。医院建的多了,超过了市场需求,医疗单位就会打服务牌,打价格牌,打技术牌。那时,价格就会降下来。这就是放开医疗市场,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受益的是老百姓消费者,这才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出路。那时,医院多了会有一部分技术落后服务又差的医院,按照市场优胜略汰的游戏法则被挤出,那时你也不必去可怜他同情他,因为他进来的时候,没有披着公益的外衣,赤裸裸的奔着挣你钱而来!

看病难看病贵除了这些体制上的和公立医院自身的原因外,还与我们的一些就医习惯和社会问题有关。

县里的医院生个孩子 三千就行了,非要跑到市级医院花一万多,这样就把市医院的价格抬起来了,怨谁?很难说清楚。理论上讲也属于市场调节。市里医院提供的技术好,所以就需求大。既然你享受了市里医院的服务,那你就不要说价格高。同样道理,你非要去享受美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去梅奥诊所就医看病,那你就只能掏美国的医疗费用。有钱人这样做不觉得怎样,没钱也去高消费,可不就觉得吃不消了。

我有一个亲戚,生孙子不在县医院而跑到省城医院,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县医院,他说,人们都愿意来城市生孩子,咱不来,儿子媳妇不高兴,外人也瞧不起。这里面还有一个社会攀比现象的问题存在。人们把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当做一种攀比项目,倒也体现了对健康的重视,体现了对生命 的敬畏 。但盲目的这样做是否妥当,有待进一步推敲考证。不能充分利用国家医疗资源配置,浪费县乡级医疗资源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这样的结果导致省市级医院负荷太重,增加了看病难看病贵的解决难度。解决的办法是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县乡级医疗资源的配置。

人们的就医心理复杂多样。有的认为,去医院看看,不行就回来,让医生说出这病没有治疗的必要了,给亲戚朋友一个交代。有的家人没有时间和耐心陪伴病人,怕影响工作或者生意,总怪起效慢,为求的快速见效而不停的更换医疗单位或医生。有的由于对疾病缺乏认识而过于敏感,四处就医,多方验证。还有的认为,不去大医院看病,心里不踏实,只要去过大医院了,找了某某主任,某某专家,心里才有底了。还有的就是为的消费医保余额,储备一些常备药品等等多种多样,无论怎样,都是为的治病。这其中不少是盲目和无助的,但或多或少的给繁重的医疗工作增加了更多的压力。有些本来可以在社区或者乡镇卫生院就能解决,但都去了医院,甚至是大型医院。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说明一下,医学水平发展到今天,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各类疾病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有了不少新的突破。但伴随而来的就是检查与治疗费用的增多。每一项检查方法的开展没有成本费的支撑都是进行不下去的,作为消费者要对此应该有所认识。

尽管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和完善,但疾病到一定程度是不能治愈的,不管你找什么样医院和专家,包括美国梅奥诊所,也莫能助。

作家六六说过,中国人看病,都喜欢找个熟人找个大牌专家。于是,大量的病人都通过找熟人找专家涌向了城市医院。把本来并不充足的城市医疗资源搞得苦不堪言。假如全国人都这样,全国的病人都去找那么几个专家看病,那你看病能不难吗?能不贵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