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安在

2016-03-14 13:42 | 作者:苏白 | 散文吧首发

文/苏白

儿时,父亲带我去新华书店购了我人生第一本书《弟子规》。回家后父亲手指着印刷体教我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那段记忆犹如后的彩虹,每次回想,心中都是五彩斑斓,甜如甘露,经久不息。

而今得闻印度尼西亚网传照片与具体内容(2015年10月9日,印度尼西亚网络上最近疯传两张照片。马来西亚一家商场内,妈妈当众对女儿下跪,哭诉因家中经济不好,乞求15岁女儿的理解,不要买i-phone手机,但女儿非但没有赶紧把妈妈扶起来,反而继续在大庭广众之下斥责妈妈,此消息在网上披露后,立即引起了广大网友多角度的讨论),倍感震撼,之后是愤怒,最终化为一丝不甘的叹息。

人们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我也深深认同这个观点,女生的心思细密、敏感,倘若要关心起别人来确实感同身受使人温暖。如不然,便是算计、猜疑、刁蛮与刻薄。前后两者之所以截然不同,原因有三,其一,个人心理素质因素;其二,家庭成员关系因素;其三,社会背景风气因素。

一个人所受到的启蒙与其自身的思考感悟同行为举止是成正比例的,为何呢?举一个例子:一位母亲带两个小女儿去玫瑰园感受自然风光。第一个小女孩跑来说:“妈妈,这是个坏地方,每一朵花儿上都有刺”。第二个小女孩跑来说:“妈妈,这是个好地方,每一枝刺上都有花儿。”母亲看着手指被刺扎到的小女孩陷入了深思。每个人都是一片树叶,但却都不尽相同。网传照片上那名15岁女孩的不不顺之举实则令人担忧,她的潜意识里是否有亲情?是否有对母亲的愧疚?是否没有受过心灵的谴责?这些我们不得而知。

同样的,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全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其不幸的遭遇”,打比方我的家庭,父亲受过高等教育,母亲虽不及但也算相夫教子,他们都喜欢罗曼蒂克的气氛,这导致了我们家庭结构的微妙关系,他们对我像是朋友一般,却又比朋友更值得依靠,我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他们对我的体谅多了,我也会渐渐的明白的真谛,便真心的接受我们所有要共同面对的困难,然而倘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没有找到适合的港口,便会犹如脱缰的野马,无迹可寻。网传照片上的那对母女关系显然非同一般,要么是母亲的方法问题,要么是子女受到思想教育程度的问题,实际上,都是家庭关系的结构出了差错。对于下跪的母亲还严厉的加以斥责,令人不寒而栗,更何况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百善孝为先”,因此用心构造一个爱的港湾是尤其不可以忽视的。

对于社会问题,便大可从风气上来讨论了,然而,从古至今,不论哪朝哪代,都不乏有写得出《陈情表》的孝子孝女们。可见社会因素不对亲情道德观念产生太大的干扰,毕竟血浓于情,但也不能忽视社会风气的因素,往往是青少年缺乏判断力的思维容易受到影响。

最后,我想问问那位少女,你的良知在否?

倘若给你一个机会,你是否会向对你下跪的妈妈道歉?

你会否?你知否?

你欠我们一句解释和回答,你欠她一句对不起。

我心有不甘。

(全文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