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育

2016-03-04 12:36 | 作者:珏静 | 散文吧首发

近日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文章中的妈妈对学校的教育模式的恐惧令人每一位家长忧虑,更应该唤醒我们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颗书,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传业授道解惑也,尽管人们极力呼吁教育要激发孩子最大的创造力,呼吁个性......,然而,现实中孩子都成了流水线上产品。

说到教育,由衷的怀念我们这群农村娃上学时光。那时候早上从不用父母叫醒去上学,从不用父母督促写作业,现在,每个家长都是“陪读”,没有家长在旁边,学习不能独立完成。那时候学习之余还得帮父母干活,放牛呀什么的都是学习之余的活。那时候哪个同学有什么好书,全班同学轮着看,那时候寒假暑假蹦蹦跳跳玩翻天,不用进辅导班、兴趣班,不用学学这个,学学那个,消化不了。那时候老师布置作业记不住的都写在本子上,不用给家长在QQ群,微信群布置,跟孩子无关,家长如遇事忙,这个孩子就不知道作业是什么,写不了作业。那时候做错题不可怕,只要知错改正就是好孩子,现在做错题老师得叫家长谈话,责备家长没尽责。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统一,现在文具呀什么的必须买自同一家,稍有不同即为异类。那时候我们和老师真的是很好很好的朋友,记得小学四年级学校里调来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帅刘老师,能被他教课,同学们都觉得脸上好有光,后来,他课教的好被调到中学,之后我们的心空牢牢的,时常爬在中学校墙上偷看他讲课,遇到难题还会找他讲解。而今的师生关系有几个能成朋友的。那时候的作息时间和课程安排觉得很合理,我们不用把作业带到家里完成,午自习做上午课程作业,晚自习做下午课程作业,做完还可以自主学习,这个“自习”课真正起到自主学习,同时老师经常在教室里走动,为的就是让同学们不懂就问。给一个同学讲题,其他同学也簇拥在一起,这样的气氛如今很少见。晚自习九点放学,带着手电打打闹闹在回家的路上,偶尔有搞怪的男同学先跑到前面藏起来,突然跑出来吓唬女同学。作业从来不用9点后带到家完成。每天看到楼上邻家孩子早出晚归,作业做到十二点还不能入睡,第二天早晨6点便起床,休息时间不足8小时,心生怜悯。

有首歌唱的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他们用青在黑板上书写教育的史诗,伟大的老师!

现在的老师都用多媒体上课,不用粉笔在黑板上呕心沥血,挥洒文字了,甚至是远程教育,学习就像看电影,真正停留在大脑的又有多少。偶然一次在公汽上碰到几名教育工作人员, 说寒假补一科需要两三万,而且几乎所有的学生全在“补后灶”,难怪人们说农民工的孩子永远是农民工,请问这么高的代价,有几个家庭能够承担?

在这怀旧不是否认教育的发展,而是对当前教育体制的忧虑。口号喊得是素质教育,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孩子们每天就是学习、考试、分数、名次,机械的学习,让他们失去本真的东西,

甚至于麻木与迟钝,没有一点点创造性与想象力。尤其是初高中的学生,体育课被取代,青少年,他们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他们每天被学习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抑郁、焦虑,成了里医生的常客。

还有就是家长,不忍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独断专行,包办代替,只要孩子学习,什么都可以替干,孩子不会洗脚洗袜,孩子趴在桌子上写字,家长在桌子下给洗脚,哪天你说孩子自己去洗脚洗脸,两字“不会”。不管家长出于何种理由,这种教育对孩子有害无益。我们周围好多家长威逼利诱孩子学习各种乐器等各种兴趣班。完全不管孩子的天赋、个性、承受能力,加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我认为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先做人,在做事,首先是对人的培养,而不是机械的、强行的。孩子原本鲜活的人格被腐蚀、被剥夺,原本风格迥异的个性被抹杀,真的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自私、自闭、怯懦、冷淡没有同情心,所以我决定为自己孩子生一手足。我们让孩子各方面发展,最终寒窗苦读十几载培养出来的是一个没最能力的的平庸之人,有甚者,连生存能力都没有,更别说自制力、解决问题能力了,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已经逐渐成为不会生活,没有激情,不会创造的一代人。

教育问题令人深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