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2016-02-20 07:00 | 作者:千里马 | 散文吧首发

再过几天就是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在我老家的年俗中,就有正月十五闹元宵一说,关键就是一个“闹”字,闹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完。

我小时的记忆里,传统的元宵节闹有几样是必须的:一是吃汤圆,二是挂宫灯、打红灯笼,三是闹元宵。怎么个闹法?主要是耍狮子、拉犟驴、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舞龙灯、放焰火等,元宵节图的是团团圆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为新的一年祈宏福走好运,祝风调顺、五谷丰登、吉星高照、瑞气呈祥。

我的老家在豫南乡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逢过了正月初十,一些民间艺人就会自发地组织起来,走村串街地每天举行元宵闹春文化活动。这个时候正是春节刚过,人们还沉浸在走亲访友畅叙亲情友情乡情浓郁的节日气氛之中。你会看到,有耍狮子的,在村庄选个空场地,大家围成一圈,锣鼓家什敲响,舞狮者前后两人,配合默契,身披雄狮的盛装,铃铛叮当,耀武扬威,开始摇头摆尾,上蹿下跳地耍起来。假如有谁在舞狮子时的周边燃放一小挂鞭炮,那狮子就会腾空而起,跳上事先准备好的又长又宽的木板凳,沿着板凳这头走到那头,狮子头张启血盆大口,一会儿吐舌摇尾,一会儿俯首作揖,一会儿左腾右挪,甚至翻身打滚,乐得观看的大人小孩都感到惊呆,引起一阵阵哈哈大笑。单狮舞还不算热闹,最热闹的是双狮舞、群狮舞。那样的场面更大,需要的艺人更多,玩的花样也多,随着铿锵的锣鼓声,或表演狮子滚绣球,或表演逐级登高跳台阶,或表演跳跷跷板找平衡,每一个动作都惊险刺激,每一组表演都需要高度的协调一致,配合默契。往往一场热闹的表演下来,舞狮表演者在谢幕时会看到他们挥汗如雨,红脖子涨脸,这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表演者大都是青壮年人,老师傅在敲锣擂鼓,渲染热闹的气氛。

拉犟驴和划旱船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节目是用一头驴的道具套在一位表演者的身上,而划旱船也是把船的模型套在表演者的腰部。表演者都会给自己化浓妆,动作很夸张,打扮得花枝招展,以引人注目好笑逗乐为目的。拉犟驴在表演时前面有一位童生打扮的人一手拉着驴往前走,一手挥着鞭子,他使劲儿往前拉,而犟驴昂首摆尾悠着劲儿往后挺,仿佛不愿意配合往前走,童生这时会不断地挥鞭佯装抽在犟驴的身上,他挥鞭拉它一次,犟驴就往前挪几步,他放下鞭子,它就要停下,正是在这一拉一拽一挥鞭子一尥蹶子的诙谐幽默的行走中赢得路人或围观者的捧腹大笑。划旱船呢,它是表演者一人手握木浆在地上模仿在水中的划船动作,一人双手提起旱船模型,密切地配合划船者,或动作舒缓,犹如风平浪静的湖面上悠然泛舟;或动作急促,好像狂风大作激流猛进浪遏飞舟。每划一次木浆,每摇一次木橹,那夸张的动作不禁忍俊不住,逗得人前栽后仰,哈哈大笑!

踩高跷、扭秧歌又是另一番形象。这些像唱戏人的打扮,不但衣着鲜亮,五颜六色,招人炫目,而且引人入胜的是每人的双脚上都和小腿绑在一起的木制高跷,离地约有一尺高。其实,高跷的形状有点儿和我小时候见到下雨时大人穿的“泥基子”(土话)相似,都是木制的鞋子,不过,“泥基子”挨地的部位是有两条腿前后平行的木爪,用绳子绑在脚前掌和脚后跟,每走一步都会留下“工”字形脚印;而高跷则是一根独木棍着地,每走一步都是在捣地,有个圆点儿脚印,又像跳芭蕾舞,区别在于跳芭蕾舞是用脚尖直接着地,而高跷是木棍着地。平常人穿上高跷一步都走不好,即使穿好有人搀扶,只要一甩手就寸步难行,必定摔跟头。这些艺人经过特殊的训练,穿上高跷个个赛姚明,走起路来如平常人,故他们的走路表演就叫踩高跷。他们边走边打着腰鼓,在阵阵欢快的锣鼓和音乐伴奏下扭起了秧歌,跳起了中老年迪斯科,更吸引人的还有像唱戏人一样反复“板擦”(双腿呈“一”字形着地),蹲下跳起非常自如,真是“艺高人胆大”呀!

舞龙灯更是一项集体协调统一的体育活动。白天,舞龙队的玩耍令人眼花缭乱:巨大的龙头由一位动作娴熟力气过人的中青年领舞,紧紧跟随的龙身按顺时针方向旋转,长长的队伍需要至少七八十来个人高高举起,龙尾随龙头龙身把握着最后快慢舒缓的节奏。当有人拦着放挂鞭炮,意思是让舞龙队就地耍一阵子,这些队员们为了不让人家扫兴,那就随时舞起来,龙头左旋转,龙身龙尾就跟着往左摆动;龙头右旋转,龙身龙尾就马上跟着往右摆动,龙头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当幕降临,从龙头到龙身龙尾都点亮了固定好的灯,每当玩耍起来,白天的龙体花花绿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繁星点点,灯火通明,弯弯曲曲,上下翻飞,好不热闹!这时的人们吃了晚饭,三五成群,乘着新年皎洁的月光,来到龙灯玩耍的地方,观看夜晚舞龙灯的另一番精彩。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在上世纪的1980年元宵节,我刚从师范毕业实习,春节后开学,我离老家远,元宵节同学年卫东就让和他一块儿回家过。他家也在农村,离我们实习的学校仅8里地。开始我犹豫,他就动员我:“过节学校没人了,你不如跟我一块儿到俺家去,晚上邻村黑田大队有舞龙灯的,北边八里十字路集晚上还放焰火,每年都热闹得很,方圆十里八村的都去看看热闹,今年还耍,这是多好的机会呀,过了这个村可没有那个店啦,”经他这么一诱惑,我感到机会不能错过,长到20出头,光听说,还没见过舞龙灯放焰火的呢!去!,买上两斤水果罐头当天下午到他家了。

父母及两个弟弟妹妹见我去家都很高兴,晚饭早早吃过汤圆和水饺,放过元宵节鞭炮,在卫东同学的带领下,我很激动地和他弟弟妹妹一起,打着手电筒,急速步行三、四里路,就到黑田大队部集中,打算看一会儿舞龙灯就北上看放焰火的,他们是晚9点以后放,跑的快的话,还能赶上。黑田自然村有7个生产队,1000多口人,村中有一条宽宽的街道横贯东西,是个小集市,逢双日赶集。这时,只见四面八方的人流都往这里汇合,街道上黑压压一大片,足有四、五千人,街道两旁,张灯结彩,那时农村还没用电,还靠红红的蜡烛和灯笼宫灯照明,人们都急切地想看到一年一度的舞龙灯表演。不一会儿,舞龙队伍来啦,队员们高高地举起龙灯,长长的龙身足有20来米,灯光闪烁,映照着十几张大汉红红的脸膛,个个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咚咚锵、咚咚锵”锣鼓一阵鸣响,有人维护场面,锣鼓队在前边引路,舞龙队紧紧跟随,只要鞭炮一响,就要停下表演。舞龙头的队员一声呐喊“起!”一条火龙从大队部开始出发,一会儿按顺时针方向,一会儿又倒过来旋转,只见火龙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如蛟龙出海,腾云驾雾来到人间,那龙头不停地摇头晃脑,一节节龙身和龙尾配合十分默契,动作协调,看得我目瞪口呆,惊愕不已。舞龙队所到之处,掌声阵阵,鞭炮声、呐喊声不断,跟随看热闹的队伍如潮水般向前涌动,向西沿着长长的街道转一圈,走走停停耍耍,据说大约需要一两个小时。

眼看半个小时过去啦,卫东拉我随人流向北跑,不能恋场,十字路街上的焰火更精彩还在等着我们呢!我一路小跑,鞋子差一点儿跑掉,待赶到地方,焰火已经开始燃放一阵子了。燃放焰火的场地据说选在生产队打麦场空地里,看客足有好几万人,是我从来没见识过的宏大场面。公社武装部和十字路大队民兵连组织了几十人的基干民兵来维持秩序,协助焰火放射人员要防火防拥挤。放焰火主要是看夜空,所以,即使离得远,也能看到繁星闪烁下,一朵朵五颜六色的焰花璀璨斑斓,如天女散花,金光闪闪,目不暇接;一阵阵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如雷贯耳,震耳欲聋,闭目塞听。整个晚上,我都是在激动亢奋中度过,猛然间收获了太多的欢乐,增添了太多的知识,以至于到半夜12点多才赶回卫东家中,累得精疲力尽,和衣瘫卧在床,懒得动弹,而脑海里还像放电影似的回放着舞龙灯和看焰火的点点滴滴画面,最后不知道啥时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30多年弹指一挥间,一直到2012年来省城过元宵节,才在郑东新区会展中心前再次看到焰火燃放。这次的观看是儿子用车拉我和妻一同去的,所看到的场面更宏大,更壮观,今非昔比,整个CBD内环甚至外环都是看客游人,这才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啊!据次日郑州晚报报道,元宵节观看焰火的足有20万人,我们下午4点多就赶到了现场,吃晚饭贵的出奇不说,光排队买碗山西刀削面等了两个小时,找个卫生间方便更是很难,车挤车,人挤人,那个拥挤的场面是我年过半百从未经历过的,事后报道, 光垃圾都清理了几汽车,郑州市的公安消防武警全员出动来维持当天的公共秩序。焰火燃放地点在湖心岛上,一个多小时的燃放时间让我近距离地看个够,真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五光十色耀天宇,高高楼厦环一周。天女散花春满园,太平盛世今非古。中原大地创奇迹,郑东新区占魁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月十五闹元宵,闹的是新春元宵佳节祖国山河喜事连连好事多多,闹的是新年开门红全年农业五谷丰登工业捷报频传第三产业飞速发展,闹的是春暖花开炎生长秋凉果丰寒物藏,闹的是十三亿人民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舒心开怀欢天喜地奔小康,闹的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而自强不息百折不挠!

我难忘正月十五闹元宵,它给我带来的愉快和欢乐是铭刻在心;我牢记正月十五是一个民间传统盛大的节日,也是全民普天同庆欢欢乐乐热热闹闹的日子;我祝愿全国人民在新的一年里,每天的日子都过得像汤圆那样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