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

2016-01-19 17:59 | 作者:闲情偶寄 | 散文吧首发

悠悠南湖水,飘荡日月精。

远山含翠黛,晚霞映晴空。

珍禽鸣佳木,玩鱼戏莲中。

风光共旖旎,幽处传梵声。

这是一片经采煤塌陷而形成的湖。

野鸥翻飞、芦苇丛生、杂草遍地、荆棘横逸斜出,满目萧条、荒凉如原始蒙昧,偏居城市的一隅,偶有垂钓者,鲜有人顾。

生于斯,长于斯,对于它的熟悉,使我未曾留意过它。虽经后期开发,但简易的程度与名山秀水相去甚远,这里,绝构不成印象中的园林景致,熟悉的地方是看不到风景的。

数年前,曾游历过波光滟潋的西湖。回来后,不停地吟诵白居易“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的佳句,从心底油然而生对杭州人得天独厚福祉的艳羡。艳羡之余,只能徒生惆怅和慨叹:我辈之于西湖只是一匆匆过客,西湖是杭州人的西湖,于我们只能是惊鸿一瞥的境,我们不可能像杭州人那样如此奢侈不拘时空地走进它、欣赏它。

慢慢地,我对西湖的情愫不再如此强烈,因为,我家乡淮北的南湖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大手笔建设的雄壮,使我不能不懊悔昔日曾对它的怠慢。

如凤凰涅槃,一个崭新的南湖正脱胎换骨、横空出世。它一改往日的小家碧玉,处处彰显着矿山的浑厚,在昔日的层面上开拓出阔大的体态。整个园区依势规划,水陆相间,东西南北贯通,彩色沥青路环绕全湖。湖面银光熠熠,沙翔鱼跃;陆地绿树成荫,翠啾啾。园中长廊拱错落分布,周边商铺店肆林立。风中的南湖更有一番别致。远看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氤氲叆叇;湖中小岛,依稀可辨,此处虽无仙山楼阁,然一山一湖,亦足以极目之所娱,畅胸中之幽情。置身园中,是一次美丽的邂逅,是一次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是涤荡心灵洗尽尘垢的释放。它虽没有洞庭湖的烟波浩渺、惊心动魄,没有西湖的明净妩媚、秀丽端庄,但它自然、质朴,在自然中释放着精华,在质朴中闪耀着嬗变,在城市的喧嚣中保持着一份宁静,使你在疲倦时能找到一片徜徉发泄的精神净土。我常想,西湖之美,美在上天的眷顾,美在文人墨客的青睐,是山水与文人的结合,它华贵典雅,但显露出太多的脂粉,早已淹没在南朝的诗词歌赋中,沉淀在侬软的吴语越剧中。西湖之美,是婉约之美,美的让人心生怜惜。南湖,名不见经传,如北方旷野中挺拔的壮汉,以浑身的肌肉舞动出城市建设的艺术张力和持续发展的布局,是智慧与自然的有机融合。南湖,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千年古都,为城市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因子,和着跳跃的煤城的律动,谱写着城市现代文明的华章。

那天,不经意的一次漫步,改变了我的初想。长久的繁忙使我忽略了它的存在,但园中的美景却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诗》云“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我想,居于南湖之畔,早起晨练,暮赏晚霞,享受着南湖的恩泽,应感激南湖。南湖之美,可以使人释怀,轻松而愉悦;给人一种力,使你精神振奋,消除萎靡。

近几年,时运的不济、群小的丑态常使我愤然、沟壑难平。每读苏轼《放鹤亭记》“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诸句时常有共鸣之感,但每次南湖的漫步都使我郁愤之情愈来愈消。我辈何及东坡,于大千之浩瀚,只沧海一粟。著名词人黄沾有词曰“名缰利锁如重枷/铜臭堆中逝韶华/愿泛扁舟离此岸/朝沐清风晚赏霞/天籁妙/山水雅/聚露为酒霜为花/若人问我归何处/彩云深处是吾家”。好一句“朝沐清风晚赏霞”,得此佳境,赏此美景,何尝不是人生一大惬意之事。名利、荣辱、是非,何必疲于患得患失,徒生烦恼,不若信步闲游,放浪形骸,相忘于江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