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管理好自己的欲望说开去

2016-01-12 15:42 | 作者: 枫株湖 | 散文吧首发

由管理好自己的欲望说开去

知“祸”者才能知“止”。控制自己的欲望,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言:“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此话中蕴含的道理很简单,即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再少也不能据为己有。老子也曾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控制自己的私欲,不择手段地去获取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必定给自己招来祸患。从古至今,贪官污吏皆走上了这样的取祸之道。

《国语》中有一则“叔向贺贫”的故事。晋国的韩宣子苦于自己有卿大夫之名而无其实,家中穷得连接待宾客的钱都没有。叔向听后却向他表示祝贺,因为“骄泰奢侈、贪欲无艺”“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必会招致灾祸,而清贫则意味着德行广播、遵循法治,值得祝贺。安贫以修德,从古至今都是为官从政的箴言,一时清贫可贵,一生清廉更难得,越是官居高位,越应守身持正。有的人,创业时筚路蓝缕、胼手胝足,成功之后声色犬马、乐不思蜀,于是基业尽毁;无名时夙奋斗、席不暇暖,成名之后骄奢淫逸、放纵享乐,于是身败名裂。正所谓“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先俭后侈,先勤后骄,画出的必是抛物线般的人生轨迹。检视一些落马的高级干部,位高权重时心态变骄奢、修养束高阁,最终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即是明证。《荀子?荣辱》中讲,“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人都有基本的生存需求,却不能欲求无度,“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结果必定会是“聚敛而亡”。事实上,欲望的深渊永远也填不满,而性情贪婪的致命之处就在于,越是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越可能会因噎而亡。倘若人们能够悟透其中的道理,便可能洁身自好、远离祸端。《资治通鉴》记载:晚唐时期,邛州衙吏阡能聚众反叛,邛州刺史把阡能的叔父阡行全一家35口全抓了起来,准备以连坐罪诛杀。文书唐溪挺身而出,救下了这35条人命。为了感谢救命之恩,阡行全私下给唐溪送去一百两金子。不料,唐溪断然拒绝并严厉斥责道:“你居然把祸送给我!”在唐溪看来,接受了礼物,就等于开启了祸端,极有可能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今天看来,这是何等清醒的律己意识。的确,处在一个财富源泉无限涌流的“创富时代”,有的人容易被身边流过的财富所吸引。尤其是有的干部,看到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发了财,难免心中有不平衡。但内心里应该想清楚,人生也好,事业也罢,必然有得有舍,不能什么好处都占。自迈入公衙那一刻,就意味着做出了是发财还是清贫的选择。认准了从政,就要安于清贫。如果认定了想发财,可以选择辞职。那种一边享着正当的公职待遇福利,一边又以权谋私、为自己捞好处的人,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权用不贪方为廉,官到能贫乃是清。现代语境下的清贫为官,并不是一定要回到做官一贫如洗的状态,但思想上的安贫固穷,德行上的清正如水,操守上的知止有定,决不能更易。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坚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涵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淡泊,葆守一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平常心。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控制自己的欲望,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若猩嗜酒,鞭血方休”。人们倘若能够明白无节制的欲望对人生的危害,就可能练成一双“火眼金睛”,在官欲、财欲、色欲中看出祸患的端倪,进而自觉抵制欲望的诱惑,始终保持清白的操守。反观近年来被依法查处的腐败分子,有哪一个能抵挡得住欲望的诱惑?这些人最终都因为不知“祸”而不知“止”,肆无忌惮地徇私枉法,在腐化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

收礼就是收“祸”,送礼就是送“祸”。而且,送“祸”者不但把“祸”送给了别人,到头来很可能把“祸”又反送给自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因行贿而受到法律制裁的也大有人在。前车之鉴,应该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反思和警醒。

知“祸”者知“止”。明白祸端从何而起,才会控制自己的言行,不干引火烧身的蠢事。同样的道理,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对党纪国法保持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才能守住做人为官的底线,让自己始终远离祸端。

中央党校法学硕士、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学位冯仑指出:“心平才能气和,气和才能人顺,人顺才能做事。……我觉得要心平,就是把欲望控制在一个自己能够驾驭的领域内。”老子说,“见欲而止为德”。共产党人的“见欲而止”,是焦裕禄的以身作则,“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是杨善洲的秉公用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是方志敏的舍己为公,经手的钱财数以百万计,却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对领导干部来说,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是培德之本,更是兴业之基,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