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心存秋天>-施恩夫

2016-01-12 15:42 | 作者:施恩夫or白清 | 散文吧首发

唐朝诗人杜牧写过这样一首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喜欢不是诗中层林尽染的枫叶,而是秋天的意境。

站在湖畔的边缘,望着碧蓝的天空,漂浮着几朵白云,犹如盛开的棉花,高而不可及。眼前的浅水处,树立着密密麻麻的荷叶,缝隙中几乎看不到绽放的荷花,绿色的荷叶也刻满了黄色的印记。行走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树上飘落下几片树叶,悄无声息地落在肩膀上,等到即将落地,行驶过来的车辆,卷起一股轻风,把树叶吹向到了远处。

回到故乡,在宽阔的黄色土地上,早已播种下季的小麦,田间地头那棵高大的白杨树,树叶早已掉完,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迎着北方吹来的秋风。成群结队的绵羊,不见了踪迹,被主人赶回到了羊圈,靠着秋收后农作物的秸秆来饲养。山坡上的野草,没有一点生的气息,变的枯黄干燥,用一根火柴足以点燃整个山坡。秋天的到来,万物都在更替,这才是童年记忆

湖畔上空高浮的白云,还是路两旁掉落的黄叶,生活在都市的现代人,看不穿秋天的变化。看桌子上的日历簿,才知道霜降的节气已过,秋天早已到来。

秋天万物凋零,看不到生的气息,不觉让我们感觉到:这个秋天夹带着萧瑟的气氛。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待: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树叶全部凋零,才能衬托出果实饱满;白云爬升到更高的位置,才能感受到身心气爽。四季更替,遵循着亘古不变的定律。秋天的凋零,无法阻挡它前进的步伐,就像凋零的树叶终究要回归到土壤。

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还是在秋高气爽的湖畔边缘,或者是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想:找寻不到秋天的足迹!即使行走在山道,登上最高的山顶,在秋的概念里,却是望成莫及。

等到立秋的节气已过,不用去找寻秋天的足迹,只要心存秋天,就懂得了秋天的意境,这种意境,来自童年的记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