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见证了他们的故事——恩人李文生,你在哪里?

2015-12-31 14:53 | 作者:车轮拍歌 | 散文吧首发

《哈尔滨日报》见证了他们的故事——恩人李文生,你在哪里?

车轮拍歌

记得2009年一位吉林网友向我求援,寻找19前的恩人李文生。

她是一位吉林省的乡村女教师,多年来在不断地寻找她的救命恩人,哈尔滨的李文生先生。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同是哈尔滨的我有责任把这位恩人找到,来圆乡村教师的心愿,同时也有义务把这件助人为乐,知恩要报的故事宣扬出去,弘扬凡人小事,传递正能量。

2009年11月10日,我前往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寻访了相关当事人,进行了实地探访。

这位乡村教师,叫王佰珍,在吉林省榆树县八号镇西胜小学五年一班当班主任。我在她家看到当年刊登表扬信的报纸,以及李文生的照片,报纸是剪裁下来的,而且已经泛黄无法看到是那个报纸。报纸已被他们翻烂了,他们一直在找这位恩人李文生。她和家人向我讲起了当年的故事。

那一年小佰珍在田间喝水,不小心头发被抽水机绞了进去,大半头皮被撕下来了,满脸是血,不省人事,情况万分危急,在赶往哈尔滨的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哈尔滨青年人,他主动让座并带头组织捐钱、捐食品,下车后怕外地人找不到医院耽误抢救时间,他掏钱打车把他们送到医大一院,但没钱交住院费,他又将工作证、身份证押在医院作担保,才使孩子顺利地做了手术。医生说再耽误一会孩子就没救了。这位年轻人说什么也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单位,还是病人家属在他押在医院的工作证上看到了他的姓名:李文生,在哈尔滨新一皮革工业公司工作。当时有位叫彭毅的先生特意为这事给报社写了一封表扬信。

当年他出手相助的小姑娘,如今已是一名乡村人民教师了,虽然和恩人失去了联系,但她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默默为农村教育奉献着。没有忘记这位恩人李文生及彭毅等一些热心的哈尔滨人。她发自内心的呼唤——恩人李文生,你在哪里?你知道我在找你吗?这些年你过得好吧?

我返回哈尔滨后,立即通过报社查到了刊登他们的故事的当年《哈尔滨日报》。同时在网上发出寻找恩人李文生的帖子,得到了黑龙江电视台、凤凰台的关注和帮助,还有许多网站也纷纷转载,帮助寻找恩人。

不久我把王佰珍及家人接到哈尔滨,踏上了一波三折的寻找恩人旅程,在派出所大力帮助下,通过户籍进行查找,一下子查到90个“李文生”,开始逐一登门寻找。每天一个个希望伴随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满满地出发,但伴随着归来的落日却一个个破灭。一天、两天......已经是第五天了,几乎都不抱啥希望了。当他们在南岗区公安街敲开又一户“李文生”家的门,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眼前掠过,佰珍妈妈惊喜的叫了起来:“就是他!”

恩人相见,有说不尽的话......

我们得知李文生因得股骨头坏死,落下残疾每天还拖着一条腿,在社区工作,为全社区的残疾人服务,李文生在社区工作一个月才开500多元,为了补贴家用,每天在社区工作完一天,还要骑自行车去一家药店卖药。生活并不富裕的他,却始终关着他人。

我们走访了他的工作单位,燎原办事处新发中学社区,领导和同事纷纷向我们讲述李文生助人为乐的故事,他在社区负责残联的工作,一心一意的扑在工作上,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自己掏钱打车领残疾人看病等,一桩桩一件件数不胜数。不是我们的到来,同志们还不知道这件事,李文生从未说过。

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李文生,做好事不留名,不图回报,虽然自己残疾了,也不忘做好事,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好事、做小事,十几年如一日。女主人公,是个不忘恩的人,对救命恩人没有忘记,一直在苦苦寻找,哪管只看一眼恩人,亲自给恩人鞠上一躬。

故事很平淡,但却 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事虽小却恩重如山,感人至深。

《哈尔滨日报》始终关注老百姓身边的事,记录时代的点点滴滴,把历史定格,把故事存档,把真情传递,报纸虽然在变黄,但情感却没有失真,却像陈酿一样越久越醇香。《哈尔滨日报》是座梁一头连接着昨天,一头连接着今天,一头连接着你,一头连接着他。《哈尔滨日报》见证了寻找恩人的一桩桩感人的场景,流淌出人间最真挚的情感。《哈尔滨日报》一直在宣传凡人小事,传承着暖暖的正能量,是我们老百姓最喜爱的报纸,这就是我与《哈尔滨日报》不得不说的故事!

此文,获得了纪念《哈尔滨日报》创刊70周年,《我与<哈尔滨日报>不能不说的故事》征文优秀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