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的“三国天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天下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企业乃大家之小天下,如何能在分分合合之中,坐稳江山,必得有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今方借魏蜀吴三国共瞩,笑谈企业中人之所和。
魏爱贤人,唯才是举。曹操有言:争天下必先争人。曹操爱才,世人皆知,其中不问出身者最是许攸。许攸曾为袁绍谋士,后因家人犯法,弃袁绍来投曹操,曹操深夜听言许攸将至,来不及更衣提履,便远远迎出门去。见许攸更是搀扶而进,跪地而拜,以此俘获其心,得以重用。诸多此事,不胜枚举。因曹操用心爱才,求贤若渴,三下求贤令,后求得五虎良将等诸多贤臣,共辅朝政,共打江山。企业不妨采曹操奸雄中之雄才大略,善爱贤人,方可在人以群分中得以贤臣齐聚,各挥所长。
蜀重真情,信义为先。他年花下结盟,定论纲常。兄弟不分你我、情深意长、不离不弃、誓死相随,征战沙场;后结子龙,备爱其才,对其情真意切,使得子龙重心所向,两扶幼主、克定祸乱。三顾茅庐更是兼得诸葛孔明,大摆空城计,洒泪《出师表》,后人无不为其性情感激涕零。企业也须善学蜀人之用情至真,以心交心,诚信不阿,方可留住众人,团结协作,众志成城。
“吴”质优厚,侧推文化。孙权统治初时,江东经济发展显著。权屡次以国家佃客赐予功臣,功臣拥有多于数县的俸邑,但其臣也皆为权军事之重要支柱。另随经济之驱使,江南现众多知名经学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陆绩、韦昭。佛教亦开始在江南传播,居士支谦从洛阳南来,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会稍晚从交趾北上,他们在建康译经传法,影响颇大。谈至此,企业也可推敲其中道理,解其中滋味,便可知晓守人之道。想必也是先有企业之经济效益,后方有贤人来投。一方面,物质上需得以满足;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层面上又得以熏陶,二者兼得,岂无昌盛可言?二者兼施,又岂有离散之意?
纵横魏蜀吴,我们便又晓国为天下,企业为天下之小国。凡是得道多助者,必得天下之昌隆。切记:求贤爱贤、重情重义、诚信始终,予以物质之回报,得以精神之满足,业可百废俱兴,人和而不散,如此而已。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企业若思飞黄腾达,经久不衰,必为谋天下之大势,高瞻远瞩,为尔人中龙凤,做得那方蓝天阔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