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说南京》整理更新十六:楼房(2)

2015-12-15 12:43 | 作者:陈明月5169 | 散文吧首发

《品读南京》整理更新十六:楼房 (2)

改革开放尤其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南京开始了规模空前的“大造城”。遗憾的是所建绝大多数是8层以下没有地下室的“矮房子”。全市约10年前年均上市别墅数百万平方,仅江宁翠屏山、将军山、韩府山别墅就用地5000多亩。看到南京大量新建在建如笋般的“矮房子”,我心中只有一个字:“疼”。我心疼珍贵的土地资源没得到充分利用,我心疼这些漂亮的“矮房子”会因“缺地”而“英年早逝”------几年前就有人提出拆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24米以下的“矮房子”以“置换土地”。那是多大的损失哟!

看看南京的土地拍卖公告,无论新城老城保护区非保护区,无一不贴有“限高”标签。

为解决南京发展的“土地瓶颈”,也为南京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南京今后应当严格限建“矮房子”,多建“高楼大厦”,但楼间距应当大一些。要有鼓励建高层的措施。

在南京,有千余老小区停车难,即使本世纪头几年建的很多小区都没有配地下停车库。市民下班停车靠抢,马路绿地成了停车场,私家车堵了消防通道“骑”上马路牙,车子停在路边风吹日晒妨碍交通,因为过去所盖楼房的绝大多数,现在所盖楼房的大多数没有地下车库。

南京每年将投入约亿元为两个老小区建地下停车库,照此速度,解决千余老小区停车难需要500多年。

南京房价高、停车难与没有充分向空中和地下要地不无关系。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今后盖的每幢楼房还必须有地下室地下车库。

南京提出要加快智慧南京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转型。

咨询、策划、广告、设计、软件、动漫、影视、艺术、科学、法律、会计、新闻、出版、创意和总部经济等知识密集型的智慧产业,无需大量厂房及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往往一个办公室,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就行,可以在家办公,办公和居住可以结合起来。如南京江东软件城的住宅全部规划为酒店式公寓,居家办公SOHO区将专门提供给在园区就业的人员购买或租赁居住,10万软件人才可以在那里工作、创业和居住,每年创造软件和服务外包产值数百亿元人民币。

这种智慧产业和居住紧密结合的模式值得在河西大力推广。

南京奥体周边盖了大量纯住宅,但入住率上不去,几年来冷冷清清人气不旺,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地工作岗位很少,不能就地工作就地居住。如果河西继续大量盖纯住宅,若干年纯住宅盖满以后,河西就成了“卧城”。而且纯住宅是“一锤子”买卖,卖完后就不再贡献GTP和税收,不能可持续发展。

江宁东山人气就旺得多,因为附近有大量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大家可以就地工作就地居住。但是河西又不能建占地多污染大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工厂提供岗位。

因此我建议河西今后应少盖纯住宅,多建商住两用公寓或酒店式公寓,为大量知识精英聚集河西创业、工作和居住,发展高附加值的智慧产业创造条件。这也是实现产业转型、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客观要求。

(初稿于2002年,发表于《金陵晚报》《南京晨报》《扬子晚报》,几篇整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