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读书岩

2015-12-08 19:59 | 作者:湘江闲鱼 | 散文吧首发

寻访读书岩

胡临

这,就是乾隆年间名噪京城的铁笔御史谢济世的读书岩?

我,不敢相信

这,就是我们的读书的岩?

我,也不相信!

我站在凛冽的寒风中,突然觉得,心中有关读书岩的美丽故事都默然失色了。我没想到,我真的没想到:读书岩竟是这般的孤独、这般的冷落!我这弱小的心,已被一种沉重的冷寂严严地笼罩着。

清史留名的谢济世,全州县龙水镇渡村人,字石霖,号梅庄。康熙戊子(1708)中解元、授检讨;雍正四年(1717)考选监察御史。之后官场风云,世事难料,几度沉浮,屡拟斩首,后至乾隆九年期间,官复御史。其行文风格峭岸质朴、简洁凝炼。生平著述颇多:《箧藏十经》、《史评》《西北域记》、《梅庄杂著》等。

真的!我也是问了许多人才找到读书岩确切的位置的。岩就在龙水镇桥渡中学附近,岩洞形成于一座小山丘下,坐东朝西,前有悠悠万乡河,似在倾诉着千年的沧桑,左是田野,右是葱郁的玉屏山。当年的谢济世选准这里为读书之地,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然,曾名声远播的读书岩,岩中却什么都没有!展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个空空荡荡的近400平方米的石洞。洞内长满了杂草,有的地方还积聚着一潭潭污水,要不是刻有蒋冕(明朝弘治、正德两朝及嘉靖前期重要政治人物,官至首辅内阁大学士),谢济世的诗,我怎敢相信,这就是铁笔御史曾读书的地方呢?

洞内有嘉靖、乾隆、道光年间的题字石刻6幅,有一幅已被岁月的风侵蚀了,只现出浅浅的痕迹,无法辨认了。其中有一幅是乾隆甲子年其还乡重游时,回忆读书岩的诗:

忆昔少年日,读书岩寺中。那知身是我。只道蜀成龙。龙去床犹在,我归岩已空。他日如化鹤,何去觅前踪。

落款为梅庄谢济世。

桥渡村以前称梅庄,也许是因为村中曾长满了梅树的缘故吧。

我站在冷寂的石洞里,就仿佛是站在深邃无边的历史之中,就仿佛是站在乾隆年间的某一个日里。我想也许就是这么一个寒冷的冬日,洞外肯定是瑞雪纷飞,原野里弥漫着梅花的清香,万乡河和着轻轻的曲子,缓缓地从洞前流过。洞内有一位少年孤坐在书桌前,一会摇头晃脑朗朗有声,一会用手支着腮膀冥想,一会又用毛笔在纸上圈圈点点……洞外的美景,洞内的严寒,他浑然不知。冬去来,花开花落,康熙四十七年(1708)秋,这位年仅二十的少年已中乡试解元,自此步入仕途,辅佐朝政,为国为民。这就是读书岩的主人——谢济世。

没有谢济世,就没有读书岩!读书岩留给我们的应该不是谢济世的成就,而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启迪后人刻苦求学、艰苦创业的精神!

久久地伫立在读书岩跟前,就让我想起杭州的白堤、苏堤来。白堤、苏堤原本只是白居易、苏东坡当时为官一任,为民修筑的防洪堤而已,后人为纪念他们,就以一道湖堤作为供奉他们的庙堂,也成为今天的杭州城的一道风景。我也想到,有些地方只因人们敬仰的某位千年古人的几个字,就勒石为碑,便是一处古迹。甚至是根据一个传说,就立庙作为纪念。这不仅仅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更主要的是先辈们的优秀文化、高尚品格源远流长,恩泽一方水土,恩泽着子孙万代……

绍兴的鹅池,杜甫的草堂,寒山寺的钟声……无一处不是历史的见证,无一处不是因人而成为古迹,让后人朝拜、瞻仰。这是一种文化建设,更是一种泽被当今泽被后嗣的大事。石刻字迹,亭台楼阁,随着岁月的风雨都可能湮没,而这种继承优秀文化的传统是不会消逝的!

而我们的读书岩呢?

而乾隆年间名嗓京城的铁笔御史谢济世的读书岩呢?

我,无言以对!

色渐浓时,我离开沉寂的读书岩。我没有回头再看一眼。(桂林市全州报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