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

2015-12-02 21:48 | 作者:聆听岁月 | 散文吧首发

往事如烟,转眼是岁月匆匆。用心聆听远方的故土,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题记

【界碑】

老家柳河湾,是个美丽的小山村。它前面蜿蜒着—条清彻见底的小河,后面倚着连绵起浮的群山。在村口有一个一米高的界碑像位至尊的老者守候着家乡

说起界碑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村里有个叫梅子的姑娘在南方打工,在一片荒芜的河塘附近发现了一个稀罕玩应就是个米的大石头,石头平坦有波浪花纹。梅子带回信息被推崇为最高曰程,经过村委会达成协议,决定将石搬运到村子做界碑。村里安排了几个年轻力壮的由峰泽带队经过三天三,路过险坡,有野兽的森林。终于运回那块石头,听说在搬运途中,一个叫张山的腿被砸伤,后来成了。。。听过这段传说无不流下眼泪。石头到了村子,经过雕塑家的精心雕刻,一块界碑诞生了。

界碑正面刻上柳河湾,还有日期。背面刻下美丽传说。当记者苦苦寻找那个叫张山的年轻人,那年轻人己是白发苍苍,记者问他因石碑而落残后悔吗,那老者摇揺头笑了,他说能为村子办点实事,心里踏实。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珍贵的心灵呀。。。

怀念奶奶】

奶奶是个苦命的人,年轻的时候,因为家里困难,曾经随着母亲到百家去讨饭。后来嫁给了爷爷,又受厉害的太奶奶的气。奶奶除了整天在家纺线织布,做家务,还要上山做农活。起早贪晚,若有做的不周,就会遭太奶奶责骂。奶奶是个勤快人,她用她的勤劳质朴,支撑着一大家子人生活。奶奶的劳累,使她的手瘦得青筋蹦出,还开满了茧花。奶奶的头发也被岁月一天天催白,唯独没有变的就是她慈祥的微笑。太奶奶过世了,爷爷也在他70岁那年离开了我们,那年奶奶没有流泪。她总坚强地说,人总要走那步,走的走了,活着的就得好好活着。。。

奶奶共生养了8个儿女,三姑姑早年夭折。剩下两个姑姑,还有5个叔叔,父亲是老大。奶奶年纪大了,父亲就建议奶奶不要一人住了,儿女们轮流照顾。每次轮到我们家,母亲就做可口的饭菜给奶奶。奶奶吃煮玉米和烤红薯,还有那香喷喷小米粥。看着奶奶嘴嚼的很慢的样子,我们都忍不住笑,奶奶问我们笑啥,我们又不好意思的走开了。奶奶也常和我们拉家常。说起她过去的辛酸往事,说她挨饿时肯的凉馒头,说她小腹病的厉害时,自己拿刀给自己作手术。我听着听着就不由得落泪。。。

奶奶是个闲不住的人,无论轮到叔叔家或我们家,都力所能及的帮着做家务。扫扫地,收拾屋子,秋收时,还掰点玉米粒(早些年,没有机器,用手掰玉米粒),她的衣服也自己洗。奶奶一天天忙忙碌碌的,倒是蛮开心的。最让我难忘的有三件事;第一件就是奶奶一有空,奶奶就拿起她的小包袱,取出针线笸箩来缝补她的旧衣服。在奶奶80岁本命年那年,还为自己做了件红棉袄,,还逢人就拿出来“炫耀”说自己做的。姑姑和叔叔们都挺高兴,因为奶奶自己做事说明她很健康。第二件事就是奶奶纺线,奶奶没有以前那纺机了,就用那线锥纺,把一些零零几几的旧线纺到了一起。母亲常把它扔到一边,找好的给奶奶用,奶奶说,这不挺好的吗,看我做的衣服,挺结实的。母亲见了,无奈就由着她了。没想到后来,那线竟然派上了用场,用它缝了奶奶去世时穿的衣,也是奶奶临终的遗愿。第三件事就是奶奶生前留的是长头,发卷在一起的,一直都舍不得剪,说到死也要梳个发卷。奶奶每次在我们家时,我就给她梳头。奶奶的头上有好多伤痕,我问奶奶怎么弄得,奶奶说年纪大了,不小心摔的。我问,奶奶一定很痛吧,奶奶笑着说,不疼。奶奶真的很坚强。可就是那个发卷,到后来,到婶婶家,因为秋收忙,婶婶没有时间给奶奶梳头,就给奶奶剪掉了,剪掉那年,奶奶已经有点健忘,记忆总是模糊。到离开那时没能梳上发卷。。。

奶奶在她85岁那年病重了,儿女们在她床前轮流照顾。他黑日白夜的说着胡话,还一个劲的吵着要喝凉水。我掰了个桔子给奶奶。奶奶抓住我的手喊我的乳名,奶奶竟然认得我。叔叔们很是惊讶。奶奶看着,不让我走。她的手好凉,我给她捂了好一阵子,可还是凉。我问母亲奶奶到底怎麽了,奶奶的手一直很热的,为什麽突然凉起来。母亲把我拽到一边,摇摇头说奶奶要不行了。听了母亲的话,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奶奶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医生说 ,奶奶年纪大了,药吸收不好了,恐怕真的撑不了多日了。就在奶奶86岁那年,奶奶病情恶劣了,全身浮肿,脸色苍白,胳膊和腿瘦就像柴棍,又细又僵硬。奶奶很爱吃元宵,元宵节那天,奶奶吃了好多。可是当那个团园的元宵节一过奶奶就舍下我们走了,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旧的锈迹斑斑的纺线锥。。。

【坎坷的打工经历】

高中毕业那年,经一朋友介绍,我和村里的几个姐妹到市郊区的一家酒厂打工。

那天,天气很好,万里无云。我们搭乘列车,一路兴致勃勃。望着车窗外,大家有说有笑。李杰说这回挣到钱我先买双皮鞋,我妈不给我买,我自己买。张晓璐说如果给我发第一个月工资我给我妈买衣服,老妈总穿那一件,那件都旧了。郝琳琳说我要是赚到钱去书店买最想买的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为自己的想想着论着。我依着靠椅,看着她们开心的样子,不想打搅她们,可我也不想说什么,因为毕竟还没赚到钱。。。

大约一个小时,列车在一个平坦的大路停了下来。我们各自拎着行李下车,接站的是一个大约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我们称她阿姨。阿姨领我们进了宿舍,安排一下说下午就可以干活了。中午我们在那的食堂吃了饭,又有阿姨领着到了厂房。

厂房不是很大,也没有先进的机器,估计是家私人厂子。第一天我被安排擦瓶子,因为以前从未出来打过工,更不用说在酒厂干,所以动作就慢,结果先是遭老工人的讥讽说什么笨胳膊笨腿笨脑瓜,还没办法初来乍到忍着吧,由你怎莫说。我加快速度,可又不巧,屋内的暖气又不热了,擦拭的抹布晾不干,擦不干瓶子。又因为瓶子湿耽误贴商标的,厂长就把我掉到洗瓶子那道工序那里。洗瓶子在一个大约一米宽三米长一米深的池子里,池子里放满温水。负责运瓶子的都是十七八的男孩,也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哗啦一声,一袋子回收的旧酒瓶子倒入池子,常常有撞到池边磕掉碎片的,若不小心就划破手指,我和一起刷瓶子的姐妹都没逃过此劫,各个攥着流血的手到厂长哪里去找创可贴,贴上后继续。没办法给人打工就是这么残忍,谁叫我们选择了呢,挺着吧,也许习惯了就好了。忙忙碌碌一天,终于干完了,可以歇工了,可没想到的是,厂长又叫我们倒库,就是把装好酒的箱从厂房倒到仓库。拖着疲惫的身子,我深一脚浅一脚的搬运着,眼里流着泪,嗨,在家里哪受过这般罪呀。最后一箱了,真他妈的累死个人,李杰气呼呼地说,晓璐也上气不接下气。我们回了宿舍,同舍的老工人早已把屋子生上了炉子,屋内暖哄哄的。我们一个个鞋也没脱一头倒在炕上。。。

第二天厂长看我累得我被调去贴商标。贴商标是个轻快活,我干的还顺手,可就干了半天,因为捞瓶子的缺手去捞瓶子。捞瓶子就是刷干净的瓶子捞出来拿去装酒。为了不再挨批,我快速的捞着,速度是快了,衣服全湿了,各谁也没法,瓶子必须举起来空净水。我换掉了棉衣,穿了件单衣,第三天我就感冒了,咳的哑了嗓子,我托姐姐捎来了毛衣毛裤和塑料围裙,接着进入了第四天,我围着姐捎来的塑料围裙,衣服不湿了鞋却湿透了。我无可奈何的摇头笑了,可谁知道那笑很苦也很涩。。。第五天用机器进行第二次刷瓶,往里放小苏打用那个呼呼转的机器刷,要不说私人厂子就那卫生,喝酒的人眼不见为净吧。。。其实最轻快的要数验质和装酒的,当然那细致活都交给了经验十足的老工人。第五天的晚上有倒班,就是说晚上干一宿,第二天就可歇一整天了。厂长说进腊月供应不上才连夜赶的。午夜时分,大家困的困,偷摸的轮流睡一觉。那时自己挺傻的,总接别人的班,厂长每次来我都在,可也什么也没说。直到凌晨三点,活计总算赶完。第六天歇工了。工友们横躺竖卧的呼呼大睡,我和姐妹几个睡了一会,起来打饭。琳琳提出不干了要回家,我们曾坚强的心被这倒班一折腾动摇了,走,但得去给老板要钱去,不能白干呀。下午,我们几个从厂房出来,进了厂长办公室。“我们不干了,给我们开支,”李杰说。“支得开但的完活后,你们先回吧。”几句话厂长就支开了我们。没钱也不干了,累死个人,李杰拽着我们几个出了办公室。。。

第七天,我们收拾好行李要走,和我们比较要好的老工友挽留我们,说挺过这几天就没事了,她们也经历过的,她们在这干了好几年了。她们的话很有道理,可此时晓璐要哭了。走吧,我做了最后决定。就这样,我们又踏上了回去的列车,再也找不到来时的兴致,各个如霜打的茄子蔫了。那天风微微地吹着,飘来阵阵沁脾的酒香。姐几个还琢磨回去拎几瓶呢,都成了梦。。。

......

故乡的亲人教会了我好多,故乡的热土让我懂得了感恩。在这时代的潮流里拼搏进取,用自己的毅力战胜困难,用坚强的心态迎接挑战,走一段不悔的人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