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行》

2015-11-11 16:54 | 作者:彩云飞 | 散文吧首发

金秋十月的一个周末,我有幸陪同外地画家朋友乡下采风,又一次近距离目睹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一路走来,也是醉了。

我驾驶着汽车在山中行驶,虽然曲折蜿蜒,但平滑的水泥路并不颠簸,这是前几年村村通工程带来的成果。山上,层峦叠嶂,枫叶正红,满目秋色浓,道路两边一望无际的苹果挂满了枝头,红红的,摇下玻璃,伸手即触。远处,满山满树的柿子似在向我们昭示着:柿柿(事事)如意。

在岱崮大崮村口,一位大姐两口子正在切地瓜干,我们下车和她攀谈了起来,她告诉我,她的两个孩子都在外工作,老两口在家侍弄着果园,顺便种了点地瓜,并不当主食,现在衣食不是无忧而是丰厚。画家朋友一时兴起,帮大姐摇起了切瓜机,却也像模像样。临走,大姐硬是塞给我们一大包地瓜,说山里的地瓜又面又甜,看着憨厚淳朴的乡亲,我们真的连问问人家名字的勇气都没有了。

漫步村里,错落有致、干净利落的街道令同来的朋友赞不绝口,直说他们老家达不到这种景致。家家户户门口栽种着花草,传统印象中的柴草、杂物统统不见了,鸡羊鹅鸭一概入圏。刚收获的玉米整齐地码在平房上,层层叠叠,在夕阳的余晖下发出金灿灿的光,简直就是一副天然艺术作品。几位大娘聚在村里的乡村大舞台旁闲聊,在晚霞的映衬中,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画家朋友忍不住一个劲地给老人们拍照,说一定把她们带到他的艺术创作中。同来的朋友连连赞叹我们的民风淳朴,环境优雅,听的我们也是美滋滋的,的确,我们的乡村环境整治和乡村文明行动起到了巨大作用,不但改善了村容村貌,村民们的文明程度都得到了提高。

来到野店毛坪村,我们又一次被震撼了。这里是县委重点打造的“三同”教育基地(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组织部、省委一些培训班都在这个村接受过“三同”教育。这个村的富裕程度令我们都咂舌,我和朋友都是第一次来这个村,不禁想深入了解一下他们的劳动生活状况。村口,村民们正在紧张忙碌的运送苹果,分拣,装箱,外地的客户排着长队等待收购。

见无缝插针,我们便来到村头一户人家,他家四口人,住着很气派的三层小楼,主人好广泛,根雕、奇石、字画充斥着每个角落,显示着主人的底蕴和素养。女主人干练利落,她告诉我,村里全部都种植果树,多的年收入十几万元,少的也有四五万元。去年底,他们村合伙接了五十辆小轿车,在当地一时成为美谈。同来的朋友妻子羡慕地说,住着小洋楼,吃着放心菜,喝着山泉水,多好!哪像在城里,蜗居在小楼里,吃喝都怕有污染。正谈着,两位南方漂亮的女客户进来谈生意,我们很知趣的告辞了。在村里,我们还碰上一户人家办喜事,我数了数,送亲的轿车足足用了十辆,这从一个侧面展示着这家的经济实力。

两天的采风,画家朋友搜集了丰富的素材,他准备创作一副长卷《沂蒙颂》,把沂蒙山区过去的光辉历史和新时代沂蒙精神在他的画笔下展现出来。至于我,收获的更多,再也不为自己是城里人而自豪了,相反,现在很羡慕农村那种淳朴的乡风和惬意的生活,虽说劳累,但那种收获的喜悦能冲淡疲惫,少了世事纷杂,多了乡情乡音的亲切,多好啊!

缩小城乡差别,就在眼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