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变身记

2015-10-23 12:07 | 作者: | 散文吧首发

“老楼”变身记

“老楼”是一座典型的方形土楼,名为“聚斯楼”。坐落在永定区岐岭乡龙湖村永岐路旁。在当地,聚斯楼以地灵人杰、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而著名。

,停车驻足在县道永岐线向百米开外的“老楼”望去,湛蓝的天空下,黛绿的小山,清澈的溪流、翠绿的禾苗,还有溪旁田间不知名的小花,“老楼”仿佛就置身于这张幻般的彩色地毯上,一幅小流水人家的田园景象,令人心醉。

走过小桥,步行百米,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幅醒目的门联:“聚德呈辉臻百福,斯干载咏庆三攸”。儿时读不懂门联的意思,特别是“斯干”二字不知为何意。长大后,读到《诗经》,才知道《斯干》为《诗经•小雅•鸿雁之什》的一篇,是一首祝贺西周奴隶主贵族宫室落成的歌辞。全诗就宫室本身加以描绘和赞美,并表达了对宫室主人的祝愿和歌颂。楼主人把刚落成的楼房比作贵族宫室,可以让我们穿过历史看到了聚斯楼刚落成时的富丽堂皇和气派非凡,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楼主人的自豪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抚摸着坑坑洼洼的土墙,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沧桑。据祖辈口口相传,“老楼”由海龙公、顺亭公父子建造于清朝乾隆丙辰年,历时二十余年,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同治年间,被太平天国残兵纵火焚烧,木构虽已部分燃尽,土墙却坚固完整如初。后虽经多次重修,亦隐约可见几处当时火烧的痕迹。

推开厚重的木门,错落有致的厅台屋瓦、门栏柱梁都透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中厅前,母亲英亲手栽种的两棵罗汉松已长得枝叶婆娑、苍古娇健、姿态动人,伸展的枝干仿佛在欢迎我这个游子归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聚斯楼人陆续迁居集镇、县城等地,如今仅有一户人家在楼里居住,眼前四周紧闭的户门、堆放凌乱的杂物,不免让人感到一些荒凉和感伤以前炊烟袅袅、鸡鸣狗叫、热闹非凡的景象,以及儿时捉迷藏、贴春联、捡鞭炮等在楼里奔跑戏耍的场面一幕幕在脑海中呈现。

回乡过年的金叔与乡亲们座谈时,讲述了我们聚斯楼人是江洲义门陈氏的后裔。听金叔的描述,我们才知道祖先“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的辉煌历史。当金叔提出把荒废的“老楼”改造成义门“文博馆”的建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和响应。

义门陈播迁至客家聚居地后,与“聚族而居、慎终追远、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男女平等、老敬亲、乐善好施、安居乐业”为鲜明特征的客家文化融合升华。聚斯楼这座拥有300年悠久历史的土楼建筑正是义门陈文化与客家文化相融合的典范标本。在聚斯楼设立“海峡两岸义门客家文博馆”,就是把义门陈文化与客家土楼文化融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土楼旅游的深度开发和义门陈文化的弘扬、传播。

二叔陈光有是中学语文教师,对文史颇有研究。在他精心设计和筹建组的反复论证下,对“老楼”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经过户门改造、恢复古井和中门、更换中厅屋顶、更换青砖等改造工程后,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老楼”更增添了几分古朴气息。恢复后的古井汩汩流出清澈见底的井水,也使“老楼”重新焕发了的生机和活力。

改造工程完成后,“文博馆”正式布展。展馆主要分为三个展区,第一展区,是以中厅、大厅为中轴的主展区,展示唐宋历代皇帝对江州义门陈的旌表;第二展区,是江州义门陈文化展区,有八个展室,内容包括聚族奇观、名人题词、和谐共处、义门家规、东佳书院、义门人才、义门分析和义门世系等。第三展区,是海峡两岸义门客家文史展区,主要内容包括义门客家(汀州庄)文史展、台湾义门客家文史展以及义门后裔陈鸿宁先生、陈飞伟先生的书画艺术作品展。

10月3日,“文博馆”建设一期工程正式宣告完工,并开展了“体验日”活动。来自四川、浙江等地近500名游客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文博馆,对“文博馆”的古朴雅致、书香气息称赞不已。

夕阳西下,流连忘返的游客驻足车旁,回首望去,变身为“海峡两岸义门客家文博馆”的“老楼”面山临水,松竹环抱,在余晖下显得格外恬静雅致,正如《斯干》中描述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评论

  • :顶一下,推荐阅读~
    回复2015-10-27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