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征战几人回

2015-10-05 21:50 | 作者:竹外桃花 | 散文吧首发

“葡萄美酒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今早读唐诗,偶读这首诗,不禁感叹良多。

以前,我也曾幻想过,如果自己能穿越,当回到秋战国,回到那战乱年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此方为男儿之身。也曾读三国,感叹于赵云年近七旬,依旧发出“大丈夫,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幸也。”也曾回古战场,挥洒手中剑,豪情万丈。

做梦是每个年少之人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的抛弃了那份看似可笑的豪情,那份豪情也只能压于心底,最后消失。没有了那份曾经的梦中的豪情,有的只是更加理性的审视的眼光。也许书生就是如此,感叹牢骚不断。

战争,一个千古的话题。古代的战争是很惨烈的,冷冰器下的战争,互相对着砍,一场战争下来,不知有多少人命丧黄泉,不知有多少人残疾终身,又不知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战争,对于胜利者来的领导者来说,庆祝一下,得瑟一下,就过去了,可是士兵呢?百姓呢?哪怕是对于失败者的领导人来说,至多王国,要么隐姓埋名,要么被灭,可是对于普通士兵,老百姓来说呢?战争,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者,也就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而已。

对于戍边的士兵来说,“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只是一个梦景而已,或许,他们更多的是“胡天八月即飞”。家,对于他们来说,也只能是在梦中见到,也只能在梦中体会到家的那份温暖,“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份思乡,我无法感同身受,我只能透过诗句对这样的情感表示同情,这是我所能做的事。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只是将者的感受,对于他们来说,杀敌立功,无可厚非,但是“一将功成万古枯”啊,他们的名字史书记住了,可那些无名小兵,又有谁能记住他们,都说历史是公平的,可是这又是公平在哪里呢?就算是将领,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无法摆脱那份作为人的思乡之情,“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或许他们也没有几人能活着回家,回到那有些父母、妻子的家。战争是无情的,这一刻你或许还活着,下一刻,不知会从什么地方飞出一只箭。

对于父母来说,或许真的是收到儿子的信是多么的不易,或许更多的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这样的生离死别,你叫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如何承受。对于妻子而言,或许她们更过的感受就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对于她们来说,或许连自己的丈夫埋在哪里都不知道,要简单自己的丈夫,也只能是“梦里人”。每当佳节之时,父母、妻子总会倚门而盼,因为“万里长征人未还。”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当儿子、丈夫被征入军队时,摆在他们面前的也只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只是文人墨客的话而已,他们只是说说而已,翻阅史册,真正弃笔从戎的又有几人。乱感叹,只是文人墨客的习惯而已,他们在温柔乡,如何能了解战争,他门的报国之意,也就埋藏在了这一份牢骚里。至于“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样的情绪,实在是可敬,但是,说着玩呢。打仗哪有这么容易,那是要用生命去填埋的。在文人的眼里,一切都是如此简单,这就是书生意气罢了!

我很庆幸自己能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没有那妻离子散,也没有那份思乡之苦,更没有那份“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