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曲沟轶事杂记

2015-09-28 16:27 | 作者:散文吧网友 | 散文吧首发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炎黄子孙无不为之骄傲和自豪。但作为安阳名村西曲沟的老少爷们儿在骄傲和自豪之余,大多也更为关心西曲沟的奇闻轶事,甚至想知道西曲沟的历史究竟能上溯到哪个年代。殊不知有关西曲沟村的村史县志不仅少得可怜,即使是坊间流传也正在渐渐消失......

其实,就村史县志而言,无非有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或者文字记载的正史、野史,也有他人的文学“杜撰”甚至“戏说”。当然,凭口口相传而成文的肯定是野史,而摘录其它资料成文的亦也并非全是正史。有关西曲沟的正史空白咱先不说,就是野史也少得可怜,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小小的悲哀。鄙人虽偶有填补空白之念,怎奈才疏学浅、功底不深,自然也就只能望洋兴叹,杜撰、戏说之类的那就更是无能为力了,这便如何是好?无奈之余、苦想之后,决定拿一些“据说”和“相传”的笑谈来糊弄一番!一来,是为了逃避“责任”,加上“据传”或“相传”等字眼,表明此事与我无关!传说嘛,原本就是“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版本众多,谁知道哪个是正宗?再者,我也想来个“抛砖引玉”,将有关西曲沟传说中的奇闻轶事小撷几支,让那些有故事、有能力的饱学之士能将自己掌握的口述形成文字,以便流传后世,让西曲沟真正成为一个有故事、有传说、有内涵、有品位的安阳名村。

一、把姓倒过来写

西曲沟自古就很有名气,尤其是清末民初,更是盛极一时。

相传,现在的西曲沟小学校就是一所庙堂的旧址,名曰“三教堂”。所谓“三教堂”是佛教、道家和儒教的总称,分别供奉的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道教始祖老子和儒教鼻祖孔子等三尊神位。其实,当年像这样的三教堂全国甚是普遍,滑县就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叫“三教堂”的自然村。

当时西曲沟三教堂的后面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官道,什么骑马的坐轿的、推车的挑担的、卖姜的卖蒜的,可谓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不仅如此,西曲沟的三教堂更是红遍了山东山西,进而享誉大江南北。

对此,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官道、教堂、驿站,全国各地比比皆是,为啥西曲沟能红极一时?经过几番走访我才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西曲沟之所以在当时能够走红主得益于两点:其一,西曲沟的三教堂并非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三教堂,而是在殿堂之上有一件非常独特神奇的宝物,这就是在大殿上的一羽斑鸠造型。原本这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可奇妙的是这羽斑鸠会神奇般的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而改变其坐落方向,斑鸠的头始终对着太阳,这就让过路的客商们有些瞠目结舌了!这些见过西曲沟三教堂神奇一幕的客商们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越传越奇,弄得甚至还有人千里迢迢来这里一饱眼福。经过里里外外这么一折腾,外人便只知有斑鸠殿而不知有西曲沟了。直到现在还有人说西曲沟原来就叫斑鸠殿,哈哈,不好意思,这可能就算是误传了。

随着斑鸠殿声名大震,在这条路两侧开饭店的就应运而生,据说不下十来家,来这里打尖的人特别多,热闹非凡。打尖就是行路途中吃个便饭、垫垫饥的意思。可为什么都非要到斑鸠殿来打尖呢?原来,在斑鸠殿打尖一来可以乘机亲眼目睹斑鸠殿的神奇,二来,到这里打尖是没钱也不用犯愁。吃完饭,有钱的付账,没钱的记账,只要欠账人自报家门,写明自己所在的省、府、乡、村和尊姓大名就可以继续赶路。殊不知天下不割接的人比比皆是,一说斑鸠殿打尖能欠账,有些个锅炉客商、贩夫走卒就是忍饥挨饿也要到这里来歇脚打尖。这样一来,欠账的自然是大有人在,甚至有的人刚欠下饭账自己就“无常”了,人死了,自然账也就烂掉了,所以就有了“三天饭铺儿鬼欠钱”这一说。

其实我和你一样,很是担心那这些欠账的如果不还怎么办?后来才知道,那时候的人特别注重自己的名声,素有“站不更名、坐不改姓”一说。西曲沟这些开饭铺的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以每年的大年三十为限,过期不还的,就要把欠账人的省、府、乡、村和名字“公布于众”,表示没有按期归还;第二年仍旧不还的,就把欠账人的姓倒过来写,表示此人已经进了“黑名单”。一进黑名单可就不得了,与其同乡者都会觉得脸上无光。为此,当某某人的姓被倒过来写的时候,总要看看他是哪里人士,与其同乡的大多就会慷慨解囊替老乡还账。从此以后,人们在发誓许愿的时候便习惯性的有了“我要不怎么怎么子,你就把我的姓倒过来写”的说法,并在安阳一代广为流传!

二、刘落仙与刘乐仙之谜

刘落仙是西曲沟村人。由于此人在解放前曾担任过安阳的城防司令,和郭青、王志权并称安阳三巨头,所以也就算是西曲沟近代的一个名人了。常言说,“穷到街前无人问,富到深山有远客”,这话一点不假。那时候的安阳叫彰德府,在彰德府,刘落仙虽算不上是大富大贵,可也算是权倾一时。所以周边口音和西曲沟差不多的人都冒充是西曲沟的,一时间,府西的几乎都就成了西曲沟的了。解放后,刘落仙被人民政府镇压了,从此以后,不仅周边没人说是西曲沟的,就连原本是西曲沟的也想办法与之“划清界限”了!二姓隔别自不必说,即便是姓刘的也会说“俺和他不一刘”!人情冷暖由此可见一斑!

说到刘落仙,可以说是故事多又多,但最为基本的却糊涂又糊涂。刘落仙是好人还是坏人?现在谁也说不清,反正我知道他是中国人,因为他没有投靠日本人、没有当汉奸。再比如,刘落仙究竟是叫“落仙”呢还是叫“乐仙”呢?我们不仅嘴上说不清楚,就是文字记载也是不一而同。说到这里,小时候我爷爷亲口讲的那个故事或许能够让我们有所启发。

刘落仙,西曲沟东刘人士,“仁”字辈。一说这个,东刘的人就知道他应该是“贵”字辈了。刘落仙他爹具体叫啥我现在记不清了,反正只知道是家道中落,读过几天私塾,而且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好赌博。刘落仙的母亲在怀着刘落仙快要生产的时候,刘落仙的父亲赌得正欢,基本上是天天深更半不回家,全然不顾妻子的死活。为此,刘落仙他娘几乎是天天以泪洗面。

单说这一天,刘落仙他娘乘着丈夫在家吃后晌饭的机会候对刘落仙他父亲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不但动之以情、晓之于理,激动之时还声泪俱下,说:“你看,孩子眼看就要出生了,你不顾我也就算了,你就是看在未出生的孩子的份上也该安分安分了吧?算我求你!要不你就干脆杀了我,不然我活者还有啥盼头呢……”说着便双膝跪到了丈夫面前。哪知刘落仙他爹并不为之所动,可以说是半点也听不进去,反而是我行我素、涛声依旧。

当天,天都快半夜了,刘落仙的母亲仍旧不见刘落仙他爹回来,心情便非常激动。心想,“若是这样,孩子生下来可怎么养活?与其把孩子生下来让孩子受罪还不如乘早让孩子到别处投胎!”想到这里,便缓步来到屋后的井台之上,毫不犹豫的顺着井口跳了下去…..

再说刘落仙的父亲半夜到家以后却不见妻子踪影,喊了几声也没有回音,一下子就慌了神了!他急忙喊起左邻右舍和几个赌友分头去找,结果找了半天仍旧不见踪影,便只好吩咐大家回去休息,“找不着算了,我就认命吧!”

这时,本家一个嫂子突然问刘落仙他爹说:你觉得这几天她有啥反常没有?刘落仙他爹就把晚上出门前老婆怎么怎么和他闹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这位嫂子立马站了起来大喊一声说“不好,赶紧掌灯!”

一帮人把灯找来,用绳子拴上个灯盘来到了井旁,顺着井筒慢慢往下放,一看,井中果然是刘落仙他娘,并且还在哭哭啼啼。说时迟、那时快,这帮人赶紧将她打捞上来抬到床上。谁知经过这么一倒腾,刘落仙他娘马上出现了临产状况。一帮娘们儿赶紧找来接生婆,把在场的所有男人赶了出去…..

大概过了大半个时辰,就听屋里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还算不错,一个男孩顺利的降生了!

孩子的啼哭声冲散了所有的阴霾。这些个娘们儿们简单收拾停当后就问刘落仙他娘,“你跳了井咋就没喝几口水?” 刘落仙他娘说,我跳下去以后就觉得水下面有个东西一直往上托我,等我露出水面后用手摸了摸,原来是架梁,我就趁势骑上去了,所以没喝了水。

大家一听这话感到非常诧异:水井里哪有什么梁呀,这分明是神仙下凡了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人物!刘落仙他爹听了也觉得十分神奇,依照他对妻子的了解,相信她说的全都是实情。于是,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既然孩子和神仙有缘,且为神仙所救,那就叫落仙吧!

从此,刘落仙他爹不但戒了赌瘾,还辛勤劳作、勤俭持家,使劲供孩子上学读书,生怕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后来刘落仙怎么成了安阳的城防司令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有一点,听了这个故事,究竟是该叫刘落仙还是刘乐仙,你心里也一定有谱了!

三、像牛腿一样粗的山药”

西曲沟人杰地灵,尤其是种植经济作物这一块更是远近闻名。大家都知道西曲沟的红薯苗、茄子苗以及各种菜苗等等,其销售半径早在几十里之外,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曲沟种的山药也是红极一时。那时候谁家的孩子要定亲,都要到西曲沟来买上几根二尺多长、直径三四公分粗的山药,捡两根大小差不多的拨(bo)干净以后再用红绳上下一捆送给女方作为聘礼,美名曰“山药比肩、婚姻美满”。当时西曲沟的山药每斤竟然能卖到一块多。你别小看这一块钱,那可一个全把式农民两天的工钱。这么好的收入,惹得周边一些不安分的庄稼把式也想学学这门技巧。

西曲沟村西边有个村儿,村里一个叫书生的年轻人觉得他和西曲沟有亲戚,就托亲戚在村里找了一个种山药的行家。一阵寒暄过后,书生便开始转入了正题,问种山药由啥诀窍、有啥讲究等等。这位种山药的行家告诉他,种山药关键是浇水,嘴里还振振有词的念起了口诀:“一伏浇三水,三伏浇九水,个个山药赛牛腿!”书生听了很是感动,仿佛自己已经掌握了种山药的真谛。

书生回到亲戚家就开始犯疑了,他刚才说的是真的假的?他是不是在骗我?为了保险起见,他和亲戚说最好能在西头再找一位行家,看看说法一样不一样,瞧瞧有啥出入没有。这位亲戚没办法,便在村西头又给他找了一位行家。谁知这两位行家说的完全不一样,书生是不听则以,一听头都大了。原来,西头这位行家也给他念了一套口诀:“山药就怕浇,一浇不得了。一水都不浇,根根山药像牛腰!”你说,这到底是浇还是不浇呀?

哎----!书生长叹一口气说道:罢了,这种山药可真不是谁想种就能种的呀!

四、人不齐、不开席

文化大革命那会儿,西曲沟村的人办红白喜事办的一般都比较大,管事的总管拿的也比较硬,事儿咋办、都动谁、吃啥饭等等一切,都要事先和总管商量,不然那么多的人还不都乱套了?如果遇有兄弟不和、邻居不睦的还要上场说事儿,这叫“遇事儿和事儿!”

东头有一家叫二疙瘩的要给孩子娶媳妇,由于是头场事儿,自然劲头儿拿的十足。可有一样,他与他哥大疙瘩不和,可办事儿的地点又和他哥在一个院子里,咋办?尽管是这样,二疙瘩两口子仍旧拿定主意,这次办事儿坚决不与他哥讲和。

这一天,二疙瘩把总管和大厨们叫到了他家,弄了几个比较像样的菜肴,趁机向大家交盘儿,看看这事儿咋办。总管说,你动你大哥不动?二疙瘩说,不动!而且说的很坚决。

总管说,二疙瘩呀,不是我说你,你爹娘死得早,多亏了你大哥大嫂把你拉扯大,还帮着给你娶了媳妇。俗话说,有父从父,没父从兄,就是你大哥大嫂有天大的不是你也不能办这种不占理的事儿不是?

在场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劝说二疙瘩。可无论人们咋说,反正二疙瘩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总管一看这场儿便起身要出去,另一个总管一看就紧跟着和他一块儿到了院里,并且俩人利用上厕所小解的机会交头接耳的说了一番。只见总管连连点头,说中、中、中…….

办喜事儿那天一大早,院子里大锅中的豆末热气腾腾、香味扑鼻,来吃早饭的人更是摩肩擦踵,单等总管一声号令就可以开饭。可到了开饭的时辰了,总管仍旧不开尊口。和总管比较熟的人就问,“开饭不咋总管?该开饭了呀?”

总管大喝一声,“等等,人不齐!”

“谁先来了就先吃呗,来晚了就晚点吃嘛!等啥呀!”

“废话!西曲沟的规矩,人不齐、不开席!”总管煞有介事、一本正经。

“是啥贵客呀?”“咋还不来呀?”“难道他不知道人家办事儿的?”“不会是忘了请人家吧?”一时间,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低声议论,窃窃私语。

事主二疙瘩听了这些议论,就知道总管在利用大家的情绪逼他。二疙瘩虽然脾气倔,但也很聪明,再说自己做的也有点过头。这时,只见他几步走到北屋他大哥门口像没事儿似的大声叫道:

“哥!赶紧出来吃饭吧,怎(zhen)些人都等着开饭呢!”

二疙瘩的话刚一落音儿,只听总管大声喊道:人齐了!开饭-----!

从此以后,“人不齐、不开席”的故事便在曲沟一带广为流传……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二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