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丹忠心情系民生

2015-09-17 17:11 | 作者:平安是福 | 散文吧首发

——记托云牧场优秀党员漆瑞峰

只有心中有职工群众,时时事事想着职工群众,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

漆瑞峰从2011年 11月走进托云牧场那天起,就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豁达淡泊的处世原则、正直无私的高风亮节影响着牧场的职工群众,这里的职工群众都深他、拥护他。5年来,他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赋予的光荣任务,为托云牧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和突出成绩。

灾勇救受困牧民

2012年2月,托云牧场三个连队普降大雪,其中:一连、三连降雪厚度50至60公分,受灾最严重的二连降雪厚度70公分,草场降雪厚度75公分,致使气温骤降,道路中断。室外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5摄氏度,滴水成冰的严寒让人难以出门,连队成了真正的“雪海孤岛”。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连半个多月时间,雪依然在下,风依然在刮,寒潮依然在侵袭着每一个牧民和羊只。牧区和和连队的积雪如面粉一样一天天在加厚;牧民家中储存的大米、蔬菜、燃煤、饲草、饲料等生活物资,却在一天天减少、再减少,眼看着就要断炊断暖,但大雪却死死封住通往山下的路,对居住在帕米尔高原深处的牧民来说,如困在雪海中的一叶小舟,茫然不知所措。

雪灾发生后,漆瑞峰及时成立了抗灾救灾领导小组,安排部署抗灾救灾工作,进行了紧急临时的分工,兵分二路,一路分赴三个牧业连队,一路赶往山下购买饲草料。机关党员干部火速行动,穿上大衣,备上干粮,自找车辆,赶赴到100多公里以外的连队,进行紧张的抗灾救灾工作。他立即筹措资金10万元,派人从喀什、克州等地购买饲草料,牧场三个连队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山区,大雪纷飞,天气特别寒冷,连队点多线长,牧民居住分散,给抗灾救灾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机关、连队的党员干部又分成三片赶往各个放牧点,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着……

2月12日下午18时许,在朦朦胧胧的幕中,居住在二连牧区最远的牧民阿吉吐尔买买提突然听到不远处想起马蹄的声音,绝望中的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向厨房里的妻子喊“老婆、老婆,快听听外面什么声音,该不是有人来救我们了吧?”只见一个显得非常憨厚朴实的柯尔克孜妇女冲出门,吐着白色的哈气向山下紧张地观望着。然后,她兴奋地向屋内喊道“古尤木,是民兵,有人来救我们了,我们—有—救—了......”仅几分钟时间,她的嘴唇救冻得麻木了。

几分钟后,就听到哒哒哒…咯哒咯哒…的马蹄声来到家门口,夫妻俩赶紧出门迎接,只见托云牧场书记漆瑞峰骑着马带着一支民救援小分队将几袋大米、面粉、清油和饲料等生活急需品送进家中。

夫妻俩像航行在大海中迷失方向的一叶小舟,在绝望中看到了航灯。寒夜里,他们一下感到身上温暖了起来。没有什么语言的表达,只是将书记与救援队员紧紧拥抱着,双眼满是泪水

托云牧场地处帕米尔高原深处,吉尔吉斯坦国境内。是个边境牧场,是这次雪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雪灾发生后,漆瑞峰组织机关连队党员干部、生产骨干召开抗灾自救动员大会,使牧民在大灾面前没有气馁,积极投入到抗灾自救中去。在拉运救饲料时,当得知连队牧区的牧民被大雪困住后,他率先垂范,拉运饲料的车辆到达连队时,顶风破雪,艰难地行驶着,好不易容到了连队。又遇到了难题,而无法把物资送到各个放牧点。困难吓不倒我们,这时机关、连队的党员干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10多吨,200多袋饲料和50多公斤一袋一袋背着走,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一个个身背肩扛,艰难地行进在雪地里……漆瑞峰同志身先士卒,带领党员领导干部和机关全体党员始终站在抗灾第一线,特别有些老党员、老干部,大多身体不太好,又有高山反应,呼吸十分紧张,但是,他们和年轻人一样,背上饲料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摔倒了,又爬起来,雪与泥,冰与水交织在一起,连眼睛都睁不开了,看不清面孔,只是晃动的人群。

在他带领下,经过党员干部两天三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将一袋袋大米、面粉及饲料送到了牧民的家中。羊群保住了,羊羔保住了,牧工们生命财产保住了,解了牧民们的燃眉之急,牧工们的脸上露出了感激笑容。

品种改良是发展畜牧经济的关键

明年托云牧场的羊坚决要改良品种!

2011年底,托云牧场财务亏损几十万。这几年因畜牧市场疲软,导致羊价格一直上不去,牧民们年初从市场买来一只羊1200元,养到年底,饲料、饲草、人工费全部搭进去,起早贪黑拼命一年,一只羊才卖1000元,有些牧民家中养羊只200多头,到年底因市场疲软,一家就亏损十几万元。那一年几乎牧民们家家户户养的羊只都是亏损的,有些牧民望着白流一年血汗的羊群气昏了头,便不再放羊,羊在圈舍里饿的脉脉直叫,饥饿不时不困乏每个牧民和畜牧。牧民们养羊没有积极性,整个牧场的生产上不去。

托云牧场是个边境纯牧业团场,又是个国家级贫困团场。市场疲软、养羊亏损,无形之中又给牧民雪上加霜,心中抹上了阴影。

然而困难压不垮刚上任的书记漆瑞峰。 他经常深入连队调研,深入细致地摸清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当前羊只产羔情况,走访牧民家庭,及时了解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为2012年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社奠定坚实基础。

从牧民那里他了解到,当前牧民养羊不仅存在市场疲软的问题,还存在羊只近亲繁殖的问题。因牧场连队长年处在帕米尔高原深处,与世隔绝,导致羊只多年近亲繁殖,羊只个头一年比一年矮,繁殖数量一年比一年减少,牧民们又缺少先进的养殖技术,收入一年不如一年。

托云牧场地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境内,辖区无耕地。一直以来,牧场的以发展畜牧业为主。由于地理位置偏避,人口较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造成牧场职工群众就业渠道少,畜牧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漆瑞峰强烈地认识到品种改良是发展畜牧经济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结合牧场实际,牧场场党委经多方调研、求证、讨论。决定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持牧场贫困家庭和牧场的专业合作示范社发展畜牧业。一是各单位首先进行摸底调查,根据牧民家庭的实际情况和2013年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均收入进行对比,按照收入由低到高进行倒排。经调查统计,较为贫困的家庭有40户为项目直接受益人群。计划购羊3150只,户均可分配生产母羊78.8只;二是为帕米尔牧羊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48万元作为品种改良项目,利用木吉黑羊多胎性能的优势,与本地羊只进行杂交改良提高繁育率,改良后投放羊群进行扩大生产,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优势,从而实现社员增收。

2012年,他组织兽医从阿克苏温宿县引进200只美利奴细毛羊,2014年又通过兵团、三师购买柯尔克孜生产母羊3150只,投资252万;引进黑吉木羊生产母羊100只,投资40万;购买种公羊6只,投资3万元;又投入技术支撑费5万元; 鼓励有经济基础、有经营能力的养殖户来购买优质种公羊,并为购种公羊的养殖户无偿提供草场,并制定各项优惠政策进行品种改良。几年来,托云牧场牧民脱贫户有20多户,成立畜牧养羊合作社7个。2014年底,牧场畜牧养殖数由三万头发展到五万头只,通过扶持发展养殖大户、示范户,早日改变土种羊品种,尽快壮大畜牧业生产规模,逐步实现畜牧业由数量型到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实现了畜牧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

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工业促进就业

高原上最美的季节是季,一望无际的绿草给高原铺上了一层碧绿的地毯,高原上成群的羊只和稀稀拉拉的骆驼在高原上悠闲地四处觅食;在阳光的照耀下,远处的群山色彩格外绚丽。群山、戈壁、野草、骆驼,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

高原是磨炼意志的地方,更是开拓者跃马扬鞭、建功立业的理想世界。随着西部开发的冲天号角阵阵吹起,高原戈壁已荡起层层“绿波”。富庶的王国不久将会变成现实。

托云牧场发展空间小、就业渠道狭窄,就业问题是漆瑞峰时常关注的大事。考虑到利用当地骆驼毛发展驼绒制品工业,于是他和场党委一班人协商决定从山东青岛购进一套价值5.2万元的驼绒被加工设备,对驼绒被加工厂设备进行更新。

他这一举措受到了广大牧民的欢迎,牧民们纷纷将自家的驼毛拿到驼绒被厂卖,厂家以每公斤驼毛20元的价格收购。驼绒被主要以采用驼绒作为生产材料,具有防风、防寒、保暖的功能。由于驼绒纤维为中空竹节状结构,有利于空气的储存,驼绒被有着极佳的保暖性和透气性,加上驼绒的长度优于羊绒,也使驼绒的整体稳固性更高,从而更加持久耐用。由于生产出的驼绒被质量好,每床被可以卖到2000元。

这样解决了牧场的三大困难:第一是解决4-6人残疾人的就业,给残疾人家庭增加一笔不少的收入,减轻待业人员就业的压力;二是给牧民解决了销售驼毛找市场难的问题,牧业连队的牧民自产的驼毛不出场就能买到好的价钱,牧民再也不用为出售驼毛浪费时间;三是提升了牧场的经济实力。随着牧场驼绒被加工销售,牧场在市场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对牧场畜牧业产品的销售起到了促进作用,解决了牧民销羊难的困难。

畜牧养殖收入是个广阔的空间,它全身都是宝,羊肉可以吃,毛可以做被褥,那么粪呢也可以做做文章。牧场为了响应师农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兴边富民行动”建设,与2009年申报有机肥料厂, 2012年正式运营,承包给外来投资企业经营,每年必须完成2000吨的生产任务。这样以来又解决了羊粪的销路问题。牧民们欢喜万分,纷纷将自家的羊粪卖给有机肥厂。没车拉运输,就掏钱自家购买,厂家收购肥料按每方150元。在托云牧场三连牧区吐尔孜阿利向笔者介绍说:“自托云牧场有机肥料厂开办以来,厂子引到家门口是给我们职工多了一条致富路,我现在每年在厂子里当工人,每个月的收入就3000元,从2013年5月至今,一直在厂子上班当技术工人,每个月3000元的工资,妻子在家放牧,年底羊粪卖给有机肥料厂还可以挣到2万元。自从到有了企业入驻后,我们家两人都有一份固定的收入。”这是托云牧场实施“变粪为宝”后,加快了职工增收步伐的一个缩影。

漆瑞峰从强化牧场公共服务职能入手,紧紧围绕“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问题,把劳动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通向致富大门的“金钥匙”民生工程,多措并举谋划多业兴家,全员上岗,实现了“一家多业、多业兴家、多元增收、快速增收、持续增收”的工作目标,“三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也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新型工业化建设提升了团场职工多元增收速度。牧场为了响应师农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兴边富民行动”建设,有机肥料厂与2009年申报, 2012年正式运营,承包给外来投资企业经营,每年必须完成2000吨的生产任务。今年完成3298吨的生产任务。实现利润385万元,收购肥料按每方150元,卖出价格按每公斤1.2元。这几年因产品质量较好,又因师领导的大力支持,产品远销46团、48团等一些红枣果农基地,促进了师兄弟团场的经济发展,从而也促进了牧民们的多元增收,加速了有机肥料厂的经济发展。

托云牧场在漆瑞峰的带领下从“无中生有”、“我用即我有”等资源观的催化下产生了叠加效应,按照新建一个工业园区、搞活一方经济、转移一批富余劳力的目标,通过牧场职工群众到工业企业就业,解决牧民就业难及牧民卖羊粪难的问题,让一线牧工获得比农业生产周期更、更加稳定、增幅更大、增速更快的收入来源。2014年工业占团生产总值的7.3%。目前团场18名富余劳动力在有机肥料厂就业,增加了团场职工劳务工资性收入。托云牧场“两头在外”的工业发展模式,也催生了牧场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业拉动了交通运输业,牧场有近14车辆参与了物流运输,2014年物流业的产值达27.8万元。

住房建设是民生之本

三连职工长期以来住的是土块、石头住房,破旧不堪,更谈不上暖气、下水设施。一到刮风天,坐在家中都能感觉到整个房子的颤抖声,一到下天,整个房子里都在下雨,牧民们在家中大盆小盆的接水,一家人都躲在墙角中避雨。外面的雨停了,家中的雨还在下。

漆瑞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牧民的艰难生活直接牵制他的心。他抓住国家建设廉租住房机会,争取项目搞职工住房建设。2012年启动兴牧定居工程,总投资4382.8万元。投资1851.8万元,建设牧民住宅91户,户均面积92.5m2,去年已建成60户,完成投资1220万元。投资1356万元,建设养殖棚圈91户,每户建设羊圈123m2,活动场150m2,去年已建成52户,完成投资775万元。投资500万元,建设住宅区及羊圈室外配套工程,去年已完成给排水管网的安装、道路路基、绿化带的建设,完成投资250万元。投资475万元,建设人工草场4105亩,去年已完成投资160万元。投资200万元,计划新建连队办公室(含党团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办公室、民兵集训等)建筑面积750米2。该项工程建成将解决了游牧民“居无定所”的问题。2012年投资410万元,修建廉租住房24套,职工只要花3万多元这可以住房上80多平方米安全舒适暖和新楼房,极大地改善职工居住条件,造福了各族职工群众。

柯尔克孜职工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新楼房拔地而起,住上了想都不敢想住的房子,无不竖起大拇指说:“漆书记真是我们贴心人,我们祖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第一次住上楼房,寒冷天特别暖和,感到实在舒服,跟城市生活没有什么差别了”。

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

职工群众的事最小也是大事。漆瑞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场学校只有一所柯尔克孜族的少数民族学校,长期以来,汉族职工子女上学、少数民族职工子女上汉校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是漆瑞峰时常牵挂最大困难之一。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少数民族职工群众也充分认识到上汉校的重要性,强烈要求我场开办汉族班。漆瑞峰为了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开办双语班一直是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他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结合实际,加强汉族教师引进的力度,使双语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后顾之忧。

组建合作社促牧民多元增收

在漆瑞峰带领下,组建帕米尔牧羊牧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对牧民来说是陌生的东西,也是促进牧场增收主渠道,以牧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组建帕米尔牧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员总投资417万元,目前,合作社现有注册资金10万元,资产总值527万元。现已贮备饲草(料)1850吨,养殖基地存栏羊只6200只,其中生产母羊4300只,已产羔3550只。预计年内达到资产总值880万元,实现利润180万元,提高职工群众经济收入。

“从10 月份到现在,我们合作社已出栏羔羊500 只,收入20 多万元。眼下,羊只育肥工作正在进行,明年开后,计划出栏300 只育肥羊。”12月28 日,托云牧场卡拉布拉克养羊专业合作社法人阿依普.库瓦高兴地说。

春去秋来,高原上的雪莲绽放了花朵。托云牧场连年获得师先进团场,他本人也获得了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容易称号。他的建设牧场的蓝图也受到中央、兵团、师级党委的高度赞扬,兵团政委车俊查看牧场时一锤定音说:“托云牧场就是要搞‘旅游工程’‘安边富民工程’,各级党委个部门要全力支持。

为了这个旅游工程’‘安边富民工程’,漆瑞峰吃不下饭,两脚不沾地、屁股不落凳,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倾注在边境一线团场经济发展,职工增收致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上,他视职工群众为自己的亲人。工作上,他勇挑重担,不计名利;作为领导者,他敢于坚持原则,并富于创新精神。他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深深影响着身边的每一名党员,也深深感动和教育着每一名职工。滴滴汗水,是他无怨的付出;拳拳之心,是他对职工群众的深情;大山深处的身影,印证了他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边境事业的无悔人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