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的歌

受朋友邀请,要赶去北京参加他的婚礼,这是我第一个大学宿友的婚礼,当然必须到场。祝福他的同时,也在感叹这流水般的岁月。毕业一年了,我知道以后会有更多的好友步入婚姻的殿堂,甚至包括我自己,只是自己不知道,最后我会牵谁的手,执之一生。
知道老友忙,特意叮嘱他不用来车站接我,下了火车,走进北京的地铁站,放眼望去,全都是低头候车的手机族。不喜欢北京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些受不了每天干什么都要拥挤在人海里,就像每天都要活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被人流半夹半拥着挤进了四号线,费了九牛之力在车厢的一个角落挤出来自己的一小片空间,列车奔跑在北京的脉络里,就像一滴血,流淌在循环的血管中。在这拥挤的车厢里,我只能安静地听着我的歌,突然发现,有好多人从地铁的一端走向地铁的另一端,像是在刻意躲避着什么。探头发现,原来有一位老人在唱歌,而且还背了小音箱,听到出来,音乐的低音很重。走在前面的是一位老太太,佝偻瘦小的身体,像一张被岁月拉弯的弓,花白的鬓发,蓬垢在两边,有些还都打了溜儿,想必是很多天没有洗漱的原故。老太太一手拿着一个破旧的深盒子,一手拄着一根由木棍做的简易的拐杖,慢慢地穿梭在拥挤的地铁中,并不断地向两旁的行人低头行礼,显然,老人在行乞。以前遇到这种行乞的人我也会选择走掉的,因为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专业乞者,他们利用别人的同情和怜悯来满足自己不劳而获的欲望,抛弃自己的尊严,早已丢掉了做人的天性和姿态。深深地鄙视这样的人。
当我要走开的时候,却被另一个身影吸引住了,在老太太的背后,还牵着一双被岁月洗礼的老手,这双手,紧紧的拽着老太太的衣服。等逐渐走进了我才发现,原来老太太的身后还牵着一位比她还要年迈的老人,只是老人戴了一幅大墨镜,遮住了半个脸以及深深凹陷的眼睛。原来,老大爷是个盲人。歌是老大爷在唱,与其说唱倒不如说是老人在朗诵……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当你老了/眼眉低垂/灯火黄昏不定/风吹过来 你的消息/这就是我心里的歌//
当我老了/ 我真希望这首歌是唱给你的//
老人的声音很孤独,也很沧桑;很沙哑,却也很抓人心;很无奈,却又不失几分乐观。可以想象,这是一对走过了坎坷人生,经历了风霜雪雨的老夫妇,因为那些风霜雪雨,那些波折困苦,都深藏在了老人的每一条深陷的皱纹里,不掩饰,不张扬,。我没有动,一直站在原地观察这两位老人,他们慢轻轻的挪移到我身边,老太太看向我的眼神中,尽是慈祥,无半点的乞求和怜悯。我望向那破旧的纸盒子,里面大都是一些一元和五元的纸币,我拿出了一张五十放了进去,老太太微笑的对我说:谢谢,好人一生平安。望着远行的佝偻的背影,我偷偷地拍了几张照片,不为刷微博,不为刷空间,只想打印出来,贴在我的照片墙上。或许在将来的某个孤独的夜晚,这背影,会给我传递一丝温暖。
心里很难受。这么年迈的老人还要走出来,为了自己的一口饭艰难的行走着。虽不说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但最起码应该有口稳定的饭吃吧。真不知道,也不理解他们的儿女在干什么,怎可以让老人受这种苦。或许是他们没有孩子吧。这生活,谁也不能说简单的过,我一直觉得读懂生活的人,都是伟大的。或许,他们早已把这生活阅透,成为彼此的哲学家。
又觉得老人很幸运。不管风雨无阻,不管流浪无疆,他们始终都是两个人,始终有一双手牵着另一双手,两个人相互依偎着,即使前路再冷再滑,都可以微笑地走下去,因为忠贞的爱情,胜过一切困苦的波折,也胜过所有的物质享受。
为了生存,祝福你们。
为了爱情,敬佩你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