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漫谈

2015-07-23 06:27 | 作者:千里马 | 散文吧首发

天是植物茂盛生长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季节 , 夏天也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的季节。特别是当下,盛夏已至,七月流火,大江南北,酷暑难耐,人们最主要的消夏方式是什么?据我观察,在我们这个城市,为了清净凉爽消夏避暑,人们主要从“吃穿住用行”五个生活方面去适应夏天,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健康科学地渡夏,全身心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和有序的生活之中去。

“吃好”。“民以食为天”。在吃的方面,由于天气炎热,人们易口渴出汗中暑,所以,一日三餐口味宜清淡,荤素适量搭配,多喝绿豆汤清热解毒,多喝凉开水,适当吃西瓜、甜瓜和时令新鲜水果蔬菜,经常补充营养和水分,不至于身体虚脱。年轻体壮胃口好的,可喝冰镇啤酒、吃冰棍冰淇淋等消渴解暑饮料和食品,保证消化系统肠胃不生病为原则。老人、小孩和体弱者不宜吃冰冷食品和冰冻饮料,保护好肠胃。眼下,城市里一些大排档烧烤摊,消夏至凌晨两三点,人声嘈杂,烟雾缭绕,垃圾遍地,污迹斑斑,污染了市区环境,影响了周边市民休息,给文明消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穿少”。常言道:“人活一天要吃饭,人活十天要穿衣”。夏天气温高,室外温度最高可达40多度,大大高于人们的正常体温,自然就会少穿或不愿穿衣,这正是顺应大自然、适应人类生存最低需求之结果。与秋季节相比,夏天衣服要少穿,不然会热坏, 但也要依时依地依具体环境而定穿衣的多与少。假如是空调屋、大风阴低温天气,或到避暑景区等寒冷环境,即使是夏天,也要“穿暖”,适宜为度。“穿少”是穿薄、穿凉,穿纱,穿绫罗绸缎,穿透风漏气散热之衣,而不能在大街上、商场里等公共场所,像只穿三点式走T型台的模特那样,过于暴露有伤大雅,伤风败俗。

“住舒适”。要选择开电扇、空调降温到摄氏26度, 要天天洗澡冲凉,保证住的舒心睡的安稳。 在城市,现在家庭条件好了,要祛热降温,家家都安装有高科技产品立体分体式空调、立体台式电扇;要洗澡冲凉,户户都安装有太阳能、液化气、电热水器,或淋浴,或池浴,随时随刻,方便得很。假如不过瘾的话,还可以走出家门,大人小孩子一家人去游泳池,买月票每人每次仅消费10元钱,就可以在清洁卫生碧波荡漾水温适宜的池水里尽情地洗涤、玩耍和游泳,舒展舒展筋骨,抖擞抖擞精神,美美地享受消夏的乐趣,放松紧张的心情。 而农村过去可就不同了,每逢夏天来临,为了消夏,人们总是芭蕉扇不离手,洗澡就近首选到坑塘里,或者是再远点儿 河里湖里水渠里。这些人工开挖的池塘,尽管水质不算好,但根本不需要花一分钱,随时随地可消遣。现在农村普及用电,也可享受电气化消夏降温避暑。

“用顺手”。为了消夏,在日常用品方面,少不了家庭使用蚊香、灭蚊灵、敌杀死、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防晒霜、驱蝇拍、太阳镜、纸扇、芭蕉扇等随手用品,也要常备人丹、氟哌酸等防中暑防肠胃病的夏季家庭用药,有备无患,一旦需要,顺手而为,不至于抓瞎。前年夏天,在一辆城市公交车上,我就曾偶遇一位乡下打工的中年妇女,刚上车就晕倒栽地上,幸好被一身边的男士紧紧拉起来,经初诊是中暑, 公交司机迅速靠边停车,取出车上早备的两包人丹让其含化,又掐其人中穴,逼迫她多喝水,又有人拿清凉油抹两太阳穴,在大家的帮助下,一会儿这位乘客苏醒了,后就近送医院检查也是中暑,因处理及时无大碍。由此可见,药品必备,应急无患。

“行有度”。为了消夏,出行尽量避免中午太阳最毒时刻。为防中暑,随身要带足够的人丹,必要时含化。不管是工人还是农民,凡野外劳动,都要中午歇晌3小时左右,多喝绿豆汤。必须出行要头戴遮阳伞或帽、太阳镜,暴露的部位事先多抹防晒霜之类护肤品,还要带上足量的饮水或解渴饮料。假如是开车就打开车内空调降温,假如是乘公交, 尽量选择有空调的的再坐,不要过多的露天暴晒,以免被太阳的紫外线灼伤;尽量步行在林荫道上,避免头顶烈日和脚踩滚烫的柏油路。在晚消夏,一些不规范自己行为举止的狂欢者,或通宵达旦地唱啊跳啊喝啊,或猜拳行令言不顾他划破夜空,次日成路人醉倒途中不省人事,名声狼藉!

总之,消夏就是在整个夏天里,要 自觉做好自身的劳动形象保护,做好自身的日常生活形象保护,保证人们既要生活得安全、健康、舒心,又要按步就班愉快地完成夏季工作任务。绝不能因为消夏无度不顾个人形象醉倒街头,也不能因消夏到河里洗澡游泳不慎溺水而身亡,更不能为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不顾炎炎烈日加班加点中暑而死去。过去那种“夏战三伏酷暑战三九严寒”的革命加拼命精神,在我看来那只能是一种战斗口号,只要缺乏科学依据作支撑,就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我们人类的一切行动,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要实干不要虚干,要真干不要假干,要巧干不要蛮干,“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一句话,消夏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符合科学的方式才是永恒的,持久的!

以上消夏漫谈纯属一家之言,诚望网友文友批评指正,我将不胜感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