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特务

2015-07-20 17:07 | 作者:江北乔木 | 散文吧首发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传颂着抓特务的故事,也经常播放着《铁道卫士》、《跟踪追击》等抓特务的影片,引起了人们对抓特务的高度警觉,因我老家有着特殊的政治背景,是平度县抗日战争根据地,全县民兵训练基地就设在这里和附近的窝洛子村,因而对抓特务更加敏感,这里又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两面环山,还要防范特务潜伏隐藏到这里,儿时的我对抓特务感到特别好奇,听着一个个抓特务的传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还亲眼目睹过一次民兵抓特务的经历,在我的人生中感到很有意义,现在回忆起来也觉得很有意思。

当年那种抓特务的敏锐性是从哪里来的?当时抓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是大背景,解放初期,潜伏的特务分子、反革命分子、恶霸匪首、反动党团骨干伺机进行破坏。1962年美蒋勾结叫嚣窜犯大陆,又向大陆派遣了一批特务。现实的阶级斗争促使反特意识的形成,因而出现了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抓特务的局面。尤其是在我老家,从大人到孩子们都绷紧了抓特务这根弦,有时发现山上闪动一团团磷火,都要揉揉眼睛审视半天,疑心是特务联系的信号弹、手电光,有时紧急组织民兵“咚、咚、咚......”地跑到山上,一看不是特务,再跑回来。大队的民兵们每天间还背着枪、带着手电轮流巡逻,注视着每个角落。在学校里,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提高抓特务的警惕性,遇到可疑的人要进行盘问。我和小伙伴们上山割草的时候,也都特别注意,经常在山上见到散发的传单,即使在那个年代,散发的传单都是彩色的,制作的都很精致,上面有图案,有反动标语口号,那时学校领导开会要求,捡到传单后不要看,更不能传阅,要立即上缴。那时捡到传单上缴的,都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表扬。这样一来,大家抓特务、捡传单的热情更高了,班主任老师还在捡到传单的山上,组织学生进行拉网式搜寻,结果也没有太大的收获。我们还经常捡到压缩饼干、罐头、食品什么的,但都没有敢吃的。当时,因为从台湾混入或潜伏在大陆境内的特务就很少,到了内地就更少了,虽然抓特务的风声很大,经常喊抓特务,可连个特务影子也没见着,直到有一次,大约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一天傍晚,我突然听伙伴们说,大队的民兵从山上抓到了一个女特务,押在村西头的一个民兵排长家里,我和小伙伴饭也顾不上吃了,迅速跑过去,到了那里一看,家里炕上、地下已围满了人,几个民兵都背着枪坚守着,当时的场景感到很震撼,我那时很小,只能挤着从人缝里看个大概,这个女的坐在东面一间的炕沿上,大约有三十几岁,长得身材微胖,脸很白净,比当时的农村妇女打扮入时,还真像电影中的女特务。有人说:“说不准还真是个女特务”,有人就持反对态度:“现在没弄明白,不要乱说,说不定是走迷路的呢。”这时,几个民兵就开始轮流着审问她:“你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到这里来干什么?”无论怎么问,她连一句也不回答,脸上表情似乎没有变化,有人就说她可能是哑巴,有人仍怀疑她是潜伏下来的女特务,假装哑巴,她肯定什么也不会说的,民兵们无奈,只好把她押到了大队民兵连部,民兵连长也毫无办法,放了吧?害怕放走了特务,在这样严峻形势下,谁敢放?不放吧?又怕抓错了好人。最后,民兵连长抓起了摇把子电话,直接连通了公社武装部,汇报了情况,又连夜派人把她押到了公社武装部里。从此,就没有什么消息了,后来听说,公社武装部又把她押送到了县武装部。

亲眼目睹了这段不寻常的抓特务经历,使我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管抓的是真特务还是假特务,当时人们的那种警惕性就足以说明了那个时代的特殊性。

抓特务的故事拿到今天来讲就当成了一种笑话,但在当时确实是一种神圣的使命,这也是非常时期与和平时期的变化。现在,我们处在一种和平的环境中,国人似乎放松了警惕,但国外敌对势力侵略我中华之心不死,仍在向我国派遣大批间谍特务,窃取我们的情报和机密,现在的特务因为高级、隐蔽、不易发现,所以,我们更要提高警惕,布下天罗地网,让这些间谍特务毫无藏身之地。

乔显德

散文吧原ID老账号丢失,现改为江北乔木,望文友知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