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灵魂做伴

2015-07-09 16:07 | 作者:我心飞翔 | 散文吧首发

小学毕业,父母特许我跟别人去了一趟县城,第一次的县城之旅,唯一带回家的是一本精装本的《西游记》。今天我的家里、办公室堆满了书籍,在能静静坐下来的地方,伸手都可以够到一本。我喜欢读书,也希望满目的书籍能够勾起儿子的读书欲望——还算好,他也喜欢读书,买书从不吝啬,经常未经允许带着一摞图书回家。

喜欢读小说,体会书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感受他们的欲情仇,在唏嘘和沉思中领略人生的丰富多彩。读《穆斯林的葬礼》开了头,就再也抑制不住继续的心情,抱着书卷不愿意释手,只要有一点点时间阅读,也推却了好多事情,被多舛的命运所吸引,被深深的爱情所陶醉。当趴在被窝里读到楚雁潮跳进墓穴抱着韩新月那段时,觉得自己就在旁边看着,甚至自己就是楚雁潮,似乎逝去的新月就是自己深爱着的人,自己也开始梗咽,眼泪如泉涌一样流下来,却并不去擦,任凭泪水打湿了书籍、浸透了枕巾。

喜欢读历史,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典故,每一段故事里都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惋惜和敬重中感叹机遇难得岁月无情。读《史记》的时候,就想刘邦为什么能成功那个问题。依据刘邦自己所言,似乎他的成功在于善于用人,但我以为这并不足以成为刘邦成功的全部理由。先不说他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单就其荥阳女子解围之不仁,使项羽烹其父之不,被追甚迫丢弃子女之不爱,先剖符行封再逐个消灭之不义,怀疑重臣始用终弃之不信,好酒及色慢而侮人之无礼,都不足以让人信服。说他善于用人,张良萧何韩信又何尝不善用人?后世的三国蜀汉政权还不是凭着诸葛亮在料理着军政大事?其实有时候成功与才学和品德并不一定有必然关系,先天的基础和后天的偶然性非常非常重要,读书人经常就错在把儒家的做人标准认得太真,成功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一些流氓习气。

喜欢读散文,在行云流水的讲述中放飞思想,在深邃或浅显的感悟中久久徘徊,每一个文字似乎都在诉说自己的心声。在散文中听故事,每一个故事后面都隐藏着一个人生哲理,每一段文字后面都饱含着亲情爱意。读余秋文章,叹服于作者的饱学多识,在文字中吸取营养,在情景中漫游,疲惫的心灵得到充分地放松,也在作者的感叹和提问下久久思索,让自己的思想境地提升了一点高度,让自己的眼光变得更加长远。

喜欢读古典,古典里总是包含了那么多的人生智慧,虽然有时不理解,但总想去背诵一点,当看着不起眼的一段在自己偶有所感时随口引用的时候,有一种久违重逢知己的欣喜。古籍是先贤智慧的结晶,能够激励自己淡泊宁静、自强不息。读的多了,有时候也不免冒出文绉绉的一句,无意的出口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淡淡的骄傲更增强了自己读诵古典的兴趣,继续的诵读又抬高了自己的品位。

还记得阅读《巴黎圣母院》时,反复阅读对巴黎圣母院那段的白描,眼前浮现出想象的场景,巴黎圣母院恍然若现。还记得秉烛夜读《平凡的世界》时,忘记了已经夜深人静,只想一口气读完,缓过神才知道又是一个白天。还记得数次阅读《小王子》时掩卷长思,是不是我们越是长大越活得像个闹剧里的演员而忘了自己。还记得在读完《飘》后才知道,不管一个人是如何沉静老成或放荡不羁,爱情才是主发条,没有爱情的人生会轰然倾覆。还记得读完《追风筝的人》后才知道,真正的疼痛是无语的,真正的伤心只会流泪,真正的自责会让人自残自戕。近来反复阅读了《我与地坛》,一遍遍品味着史铁生的话,思考着生与死的问题,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当人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就需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 有人说东方人重视人身,西方人重视精神。其实越来越多的东方人越来越重视精神上的满足,有时候就觉得精神上的满足更重要。读书让人淡薄名利,所以才有“君子固穷”的说法。而且越是读书,越是看重精神方面的享受。

钱理群说,读书唯一的目的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读书越来越不抱有功利性目的的时候,却越来越发现读书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处。随着自己读书量的增加,发现自己遇事沉着了,想法成熟全面了,自信宽容多了——原来阅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人知道什么该做、该什么时候做、该怎么样去说去做,让人变得智慧、善良坚强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人“变得更好了”。忙碌了一天,离开喧嚣的人群,独自偏居一隅,静静地读一本书,徜徉于优美的文字,沉思于隽永的思想,情迷于起伏的情节,或动或静或哭或笑全凭自己,那份真实感能切切实实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达到心灵的冥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如果说前者让自己更好地对外,后者就是更好地对自己。既要改变生活,又要放飞灵魂,读书,为灵魂做伴,也就是滋养我们的灵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