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灶什物

2015-06-16 07:14 | 作者:清贫 | 散文吧首发

孩子岳母家的日子,最喜欢玩的地方就是岳母家的柴火灶下了。尽管天气很热,但是每当岳母烧饭时,他们都喜欢凑在灶下要帮岳母烧火,虽然有点越帮越忙的嫌疑。可他们还是尽心尽意地兴致勃勃地去做好添柴窃火等活。因为他们从不曾在自己家找到这些物品,所以就非常高兴地做着这一切。

看着他们的尽兴地在灶下的这些举动,看着岳母家这些曾经熟悉而今却少有的灶间什物,于是就提笔写下这几样东西,毕竟这代表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

一、火钳

火钳是柴火灶不可缺少的一件物品。没有火钳,就不可能生火。还有可以控制着火势的大小和添柴所用,是每家每户必备的、也是每天必然要用的一件家庭必须品。

火钳就是一铁制的钳子,一头捏手的,一头是用来钳柴火的。在我们当地有这样一个以《火钳》为谜底的谜语:乌狗乌狗,两头开口,一头咬柴,一头咬手。因为长时在火炭中使用,浑身就成了黑色。这个谜语形象地说明了火钳的如何使用和它的形状。

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火钳是每家每户必然有的什物,只要有柴火灶,就有火钳。小孩子经常要学会如何用火钳和如何烧火,可以帮自己的妈妈在柴火灶下一把忙。

而今,农村的柴火灶也不多见了,大家都用上煤气。于是火钳也逐渐地要跟着时代消亡了。每当现在的小孩看到柴火灶的火钳,就莫名其妙地有了一股好奇感。看到他们玩得开心的火钳,就会想起属于我们的那个时代。

二、火铣

火铣是用来砌火的。每当灶膛里柴火烧完了之后,就会有一堂的火。这火可不能白白地浪费掉,于是就有了火铣这一用品。利用火铣把灶膛里的剩火给掏出来,倒在一口缸里。我们这里谓这缸为:炭刁。倒进去之后,盖回盖子,火熄了之后就成了木炭。等天天气冷了之后就可以拿这些炭出来取暖。这是不浪费的举动,一般每家每户都是准备着火铣的。

火铣也是铁制的,是铁匠们的智慧结晶。盛火的地方是一长方形的铁片宽度15厘米、长度25厘米左右,在长度的一头长处一铁条,铁条的尽头打出一卷弧形的铁圈,于是在这铁圈上一根木制的条,长一米左右。可以捏手。使用起来真是轻巧灵活。是小孩子最喜欢玩的一样物品。小时候,每当母亲吩咐说把灶膛里的火取掉,我就跟姐姐抢着使用火铣来取火的。

而如今,就算有些人家还使用着柴火灶。但是火铣这个物品绝对是少之又少了。因为现今根本就不需要用炭火来取暖了,所以,火铣就被淘汰了。岳母家的这个火铣也是很旧了,旧的都变了形了,也不怎么用它了。

火铣的被淘汰是在所难免的事了。现在的孩子们就会逐渐地少了我们那时的一份有关火铣的乐趣了。

三、火筒

以前,我们经常会听大人们用戏耍的口吻做这样的一个谜语给大家猜:长长表嫂,一把挟(抱)倒,上面亲嘴,下面着了。一般不知道的人总会把它想歪了。可谜底却一点也不歪,它所指的东西就是“火筒”。

火筒,对于现在的小青年来说,几乎已经没有人会知道了。但是在二十年前的柴火灶时代,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用品。

自从有了锅灶,就相信有人发明了火筒,有了火筒,才使家里妇女能顺利地甚至是更轻松地做好一餐饭。

当每家妇女在灶上做饭的时候,而没有帮忙在灶膛里添柴的人,等到灶上的事做完了,灶膛里经常就会熄火,剩下的就是一堆火了。就算此时往灶膛里塞柴,可是就不着火。这样的事情在每餐都会发生的。然后,火筒就有了用场。拿起火筒凑在嘴上往柴下使劲一吹 ,就又着了。它的确是吹火的好工具呢?

岳母家的火筒还是经常用,我的孩子们看到如此好玩的“玩具”又怎能错过?看着孩子们玩得尽兴,我也就想起小时候自己也曾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

火筒的用处是非常大的。但是它的制作又是如此地简单。只是一根毛竹,截下小的一段,一米长左右,大的一头去节,小的一头留节。中间的节子用铁棍塞进去打空,留下小的一头的一个节子,再在小的一头留节的地方用钻子钻一个小孔就可以使用了。简单方便。

九十年代后,每家每户都买上了煤气灶,烧饭就省事多了。就连锅灶都进行了改修,成了省柴灶,只要铁门一关,就着了。就算要用吹火的工具,也不会用火筒了。因为如今有了更方便的电器吹火——鼓风机了。所以看到用火筒吹火的实在是少见了。

四、炊“大”

把炊“大”的“大”字放上引号是因为这个字并不能代表它真正的作用与含义,寻找不出一个很好的字来表示它。所以我只能利用本地的方言来顶替一下了。

不过,这个东西在各个地方称呼似乎不大统一。我还听过有这样两种:“锅里气大”、“羹栏“。但是它的作用肯定是相同的。就是有些时候在锅里烧着饭菜,然后,在锅的上部放上这个东西,把需要蒸的一些食物放在它的上面。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柴火。作为勤劳俭朴的农村人,它真是受到了大家的喜,也是一件非常实用的烧饭用品。在我们本地,有这么几句顺口溜:锅里气“大”并不大,又省时间又省柴,它的用处确实大。从此可以看出农村人对它的喜爱程度了。

虽然它的用处如此之大,但是它的制作却是非常简单。一般都是大家自己制作的。首先截一段竹子,比锅的直径小一点,然后劈开,宽度在3厘米左右。去掉篾黄。十来根的竹片横竖相间,用竹丝在四周编制起来就可以使用。相当地简单。

如今,随着铁制品的出产,农家用竹子做的炊“大”已被淘汰了。岳母家的这个炊“大”也只是挂在墙壁上没有用了。而我只是无意之中看到而已。

五、刷帚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许多的生活用品都是不可缺少的。而在我们仙居,交通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闭塞。一般的生活用品都只能是利用本地的物品然后自己制作。而刷帚就是一样自己制作而又是非常实用的灶上洗刷用品。

当我们吃完饭的时候,就得及时地洗碗洗锅。然而经常会碰到贴底的和比较难洗的污垢,就用到了刷帚,有了刷帚后,洗涤起来就方便多了,那时候的农村是没有任何的洗涤工具的。所以,刷帚就是每家每户自己必备的一样洗涤工具了。

而刷帚的制作是相当地简单,不管谁看到都能学会去制作的。首先选择一节的竹子,一头连节子,另一头无节。然后用刀把无节的一头一块一块地劈开,别劈到底,刚劈到有节的地方为止,再片开这些块状,取掉竹黄。最后把竹青一层一层地分开成丝状,刷帚就成功了。

随着生活的提高和交通的便利,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的各类洗刷用具和洗涤用品,真是价廉物美。所以逐渐地刷帚就被取代了。

六、木制锅盖

锅盖的历史和锅的历史肯定是一样的。自从人类懂得了取火做饭,便去制造锅,有了锅,便制造了锅盖。所以我想:锅盖的历史应该是非常久远的了。

当然,那时候的锅与锅盖都不如后来的完整与美观,但是做起码它应该被叫做是锅盖。我想:在最早的时候也许就是用一块稍稍平整的石头片来当一下锅盖而已。自从后来有了木匠工的出现,就有了木制的锅盖。

锅盖是让锅里的水蒸气不向外流失,使所烧的食物能快点熟。而木制的锅盖却有着吸收水分和保温的作用一直倍受着农村人的喜爱。所以,每个村子里都有几个会做锅盖的人了。

而现今,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现在的锅盖都用铁制品了,既轻巧、美观、耐用而且还便宜实惠。于是木制的锅盖就也很少会见到了。岳母家的一个木制的锅盖也是废弃了,用上了一个铁制的锅盖了。

其实,在我们小时候,这些物品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否则就成不了一个真正的家,烧不好一餐真正的饭和菜。而今,这些物品很难在同一个地方看到了。岳母家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也是因为孩子们的玩耍才注意到昔时的这些灶上的用具。我知道这些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其实像这样的东西还很多很多。这是我们无法去留恋的,但是不管如何,这些东西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个过去的时代。同时,它也代表着过去人的生活习俗和他们的聪明才智。

我写下这么几样昔时的物品,就是想我们要记住曾经的这个时代,记起这些物品,就会让我们同时想起有关这些东西的人和事。朋友,是否会在你的脑海里搜索出有关它们的故事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