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亲的陈情信

2015-06-12 09:56 | 作者:鉴心堂(王琨) | 散文吧首发

【 一个小人物对时代人生、家业和学问的思考 】

算下来,我过的二十余年里,读书是唯一正确的事。我确确实实是因为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很幸运从小就能够靠自己的选择买书读书,因此所学的知识虽然不精,但足够驳杂。我所说的命运,并非说是财富、名气等等,而是靠读书学会了自我学习、自我批判、自我发展,这种东西才是一个人最为可贵的地方。

在漫长而痛苦的迷茫之中,我的信仰逐渐地清晰起来。一面是先秦哲学,一面是西方科学。四书五经、老子以及西方科学等有关的著作让我找到了灵魂的皈依,老实讲,我骨子里从来都认为自己应该是个标准的文人士大夫,也明白照搬四书五经的学问在当下这个时代也是行不通的,但我希望能够用一生精力将作为一个“士”的理想去坚持下去。同样,对于深中华文化的人来说,西方科学是最好的伙伴,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在过去的三百年,西方油画从他们笃定的古典主义,借助了东方思想完成了现代主义、印象派、后现代主义的解放式飞跃。西方的哲学,更是融入了古老东方的辩证思考后,发展成了辩证法,乃至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传统的珍惜,和远方的借鉴,外国人给我们开了个好头。

当今的社会变化,已不同于过去。一是生产工具的革新,一是信息的革新。就拿交通工具来说,从人力到牛车,从牛车到马车,从马车到铁路再到飞机,交通工具使社会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问题,我一直都思考了五年之久了。就是工具一次次的革新,必然导致过去许多的工作由机器代替人来完成。过去是纺织机代替纺织工,现在是电脑代替打字员,那未来呢?相对机器来说,人的不可替代性到底在哪里?那样一个社会我们究竟如何生活?第二是信息革命,对于老一辈来说,信息革命,或者互联网革命只不过是换了台更快的马车而已,但事实并非这样。我在前两天写过有关《读图时代》的文章提到,过去人要获得信息,便十分依赖邮局和消息灵通的朋友,想要做事必须依赖可靠的干部尤其是血缘形成的家族势力。但是,今天的小孩子,可以不跟任何人沟通,通过手机就能够知道天下事。在大人看来他们是沉迷网络,但实际上,这一代人已经完全改变了生存方式。就拿我个人来说,我看新闻基本来源于微博,根本不会看报纸;我买方便面、零食、牛奶、书,全都是网上订购送货上门;我出门旅游,用手机地图指路,用网络百科看风景区的文物介绍,在提前一个月我就能够定好所有的火车票和住的旅馆,对我来说,就像去城市的另一角逛了个街一样。网络,不会是漂亮些的宠物,或者跑得快的马车,而是人的器官,改变了人所看、所走。而表现在细微上,现在的孩子比起同龄人,他们更喜欢跟手机玩,因为他们不需要那么多的同龄人。

中国从一穷二白走来,已经花费了60年,尤其是是最近30年是对我们这两代人改变最大的。过去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能够抓住时代的尾巴,随着大鹏日飞万里。在起步阶段,中国最为重要的是学习和模仿,外国有连锁酒店,中国没有,搬过来就能挣钱。外国有epay,中国没有就学习办个淘宝,就能挣钱。所谓的QQ、百度,都是把外国已有的东西搬过来稍加改进就能赚大笔的钱,而且国家也非常扶持。因为历史总是会朝那个方向发展的,但我们这一代人过二十年后可未必就这么幸运了。当中国经济繁荣起来,把外国一些能照搬的东西都照搬过来,我们还能借鉴什么呢?如果放开国家高墙的保护,真正的放到世界中竞争,那些企业又会有多少胜算呢?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所忧愁的,第二个问题,是那些老总在忧愁的。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说,中国有娃娃,但没有芭比娃娃;中国有电影,但没有好莱坞大片。中国只是有缔造一个物品具象的能力,却没有标示软价值的势力,不是实力。目前来看,中国必须也是正在进行的,是渗透到最底层的,整套的产业系统,这些除了产品的制造能力,还包括企业的血统缔造,企业的行业链整合,这才是影响中国企业的下一个三十年的重中之重。就像超市越过菜市场直接承包农村菜,然后以二分之一的市场价格卖到城市一样。不过对与我来说,没有这样的大公司显然是多操心了,而且研究通也早已过期了。而我这一代要面对的是高度成熟的发达国家的社会状态,即是中国走到一个实力相当的地步之后,如何通过发明创新,如何突破前人的固有模式去创造新的文明价值,这个问题去研究二十年,到我人生年龄的顶峰,才能是站在浪潮前端的人。

以上,是我对这个世界未来三十年的判断。面对大潮流,可以做大事,也可以做小事。但是人的一生能够做多大事业,好像并不是由自己决定的。受到时局、统治者、协助者、自己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模糊不清的时候,大家把它统称为“命”。我是从历史看了许许多多家族的兴衰血泪,就算是皇族最后也不得不面对改朝换代的绝种,而不得善终的大臣不计其数。从近的来说,身边死去的一些叔叔们,还有被双规的官僚,哪个又不是红极一时,然而命来如山倒。祖母病危一年,我想,如果跟她老人家说,没有那么大的房子,没有那么好的车,还不如多活两天实在。有那么多的金银珠宝,但是老婆找别扭,甚至背叛,有子女成天惹事,邻居天天惦记怎么偷东西,要那么大家业有何用?我是十分爱好瓷器的,进出故宫好几次流连忘返,但是自古以来的王侯商贾,把那些瓷器买来,放在最尊贵的位置,日打扫,死了以后又是流落到他人手里。我们从瓷器的角度来看,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供养它的奴才罢了,相比于瓷器,人倒更容易死,更像个伺候它的物件。因此,常听你说谁谁谁家业如何,我心里是冷笑的,家业大又如何,如果父母慈爱,子女顺,兄弟都不争不抢,亲戚常来串门,有个什么难邻居主动帮忙,谁又大得过这样的家业?

因此,我的一生,早已不追求高官厚禄,名门望族。但求内心方正,亲友安和而已,别无贪恋妄念。很简单的,便是能使父母善终,能供好子女读书,有书可读,有茶可喝足矣。今生今世,定不会囤积金银,也不会购置什么古玩字画,甚至什么倾国的大名,都笑送世俗。就算如此讲,命中老天赋予大事,非我不可的时候,我便遵守天命。在我看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才算得上是必做之大事,其余都是过眼云烟。所以,我很少想生前身后攀附什么东西,对我来说,根本看不起。这是我母亲和朋友常年不能理解我的地方,嫌我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从实处来讲,我所爱好的便是读书、生活而已。看过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历史、哲学、建筑、摄影、电影、时尚、旅游这些方面的书,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目前来看,便是在读书、写生活小品文,或者做秘书、顾问好一些。在古的话,很简单可形容为幕僚或谋士。很简单,我的性格缺陷在于,虽然懂,但讨厌经营人际关系,尤其是平定自己的情绪恩仇去和一个人谈判,也很难狠得下心去作死对手,再加上粗心、骄傲,这样来是很难在官场和商场走好的。但我喜欢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反复观察、推敲一件事或者一个物的道理,这可能和多年自学养成的习惯有关。我比普通人,更容易去批判自己、反思自己,这是能够成为一个破局者的核心要素。因此,我更适合做一个顾问,或者小品文、评论家。这还要观察两年才能定型。这两年来,我拒绝了许多事业的邀请,都一一回复说,我对赚钱没什么兴趣,只是想静心读点书罢了。我明白,能够专心读书这一段时间,能拖得越久越好,拖得越久,我的人生后劲就越大。同龄人都想着赶快赚钱,解决家里负担,但我觉得,挣着一两个小钱,反而或葬送一个家族可能转盛的前景。

在中国经商不同,还需要处理好一些复杂关系,这是所有中国人必须明白的,不管在朝还是在野,都绕不开这道坎。

杂志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人都说杂志这样的传统媒体已经日薄西山,但我恰恰相反,觉得杂志事业方兴未艾。因为在高度发达的日本,杂志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中国经济的好转,加上文化水平的提升,这种文化爱好的传统优势便会凸显起来。过去的杂志都是讲述泛泛而谈的话题,综合性强一些。而中国杂志前些年就在想办法走向专业化,杂志的未来是在专业化做深,再减少文化门槛做更大面积的推广。而所谓的网络经营,并非将杂志上的东西做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利用微博平台和互联网形成用户推广,用微信平台形成新型的客户服务。网络,不是形式的替代,而是促进资源整合,改变经营模式。

在大时代面前,真正强有力的,能够生存下去的不是硬碰硬的博弈。对于小团体来说,是应该利用地缘优势,做生活化、个性化、地域化的经营。是要挖掘,真正依赖于邻里之间的沟通才能完成的事情,虽然少,但我相信一定会存在。这是人类社会面对理性高墙的最后一盏明灯。因为有些东西是不会随着时代改变的,我们昨天用弓箭猎猪,我们今天用饲养的方式喂猪,工具虽然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但是许多人类的永恒问题是无法得到解决。比如真理与道德,存在与虚无,思考力和行动,权利和欲望,等等,这些问题形成了人类至今都无法解决的痛苦,我深爱着哲学就是因为这些。可能人会说,这些问题没有现实意义。错,这些问题具体到现实之中就会变得很残酷,就拿奢侈品来说,不论手机手表还是包包,能够达到一样显示时间、打电话、装东西,甚至仿品和真皮之间只是价格区别,但是很多人对于奢侈品还是趋之若鹜。其中很多地方,都夹杂了欲望、安全感、社会认同。今天的人生活条件比古代帝王还好,但是不论是今天的人还是古代的帝王都不快乐满足,因为物质只能解决人的一部分问题。如何解决人性的问题,并实现在未来的商品上,是未来大时代之中,人与机器之间,小人物和大集体之间,唯一的博弈底牌。

就拿新闻人或者媒体人来说,他们会经常组织交流会、茶话会。这一个小小的东西,能够带动名人效应,能够促进和政府之间的见面机会,能够制造舆论话题,所以是媒体经营者的一个常用办法。还有一个例子,很多干部、老总会参加一些经营培训班,他们并非都是冲着学习去的,而是借此认识同行和一些人物。这也是许多培训班和会议,虽然没有什么教育质量,但是仍然火热的原因。只有能够深层挖掘到人的根本需求,才能调动资源,形成效益。

就拿茶舍来说,过去中国人离不开茶舍,外国人离不开咖啡馆,因为在过去那样一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这里是信息交换中心,这里是知识学习中心。但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这一切发生了改变,因此茶舍不能改变定位,都会统统倒闭。现在的中国绝大部分茶舍都是以卖茶叶为生,这都是愚蠢的经营人,淘宝到来、超市到来,人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到茶叶产地的农民那里订购茶叶,可以依赖公正而廉价的超市。在我看来,茶馆的转型在于走向一个休息的地方,一个办公的地方。现在的人,包括未来的人,都是终日奔波在家庭公司两点一线,生活范围越来越小,别看他们可以去的地方越来越多。而茶馆和咖啡馆,就是他们从家去公司上班,从公司下班回家,在家里呆腻了但不想跑公园,在公司躲客户,偶尔换换心情的地方。因此,未来的茶馆或咖啡馆必须成为家和公司的缓冲地带,现在7—11提供文件打印机,星巴克提供网络和充电。就是偶尔着急的时候,或者厌倦生活的时候,能够换一个环境办公,换一个环境休息。茶馆或咖啡馆的另外一个作用在于生活引导,就是能够给想学习红酒、咖啡、茶艺的人提供一个简的培训班,或者提供他们不常用但是很想用的机器场地,才能够有文化深度上的渗透和依赖。这是茶馆经营的两个核心点。那种妄图买一杯二十块钱的水生活,这种不实际的想法,只有风景区、星巴克才能做到。而风景区和星巴克,也都是在做一种体验式服务。

对于我个人来说,如果情况允许,我更希望把茶舍做成“茶寮”。就是日本人所在做的私人料理亭,根据每日菜市场的食材变化,挑选当天最合适烹饪的食材,主厨定制当日菜单,套餐式的接待客人。这样做,首先经营者需要很深的文化、美食底蕴,厨师需要学会更多菜式,面向的是真正懂味道的精英顾客,或者想成为这样的精英。这种经营方法目前的中国人还不敢想,但是日本人做的很好,想小野二郎的寿司店二十平米,但是安倍把这样的小店作为接待奥巴马的第一站晚宴。星级饭店所追求的是食材的珍贵,装饰的豪华。而小店所做的是用心和知味,这是一条更精英更难走的路。因为四星、五星饭店所接待的大部分都是城市的中层和中上层市民,而茶寮是接待城市的上层和超阶层的精英。到了这一层的人,是想尽办法避开人的视线和吹嘘,所青睐的是真正灌注心血的,每天在菜市场选择出来的,只有本地才有的味道。很多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反而愿意躲到深山古庙里吃斋饭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小,才能精,才能用心,才能充满令人安心的人性味和人情味,这是茶寮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这种竞争力能够随着岁月流逝化成坚不可摧的老友,而非头两次好看的艳妇。

大有大的经营方法,小有小的经营之道,人或企业被饿死的是极少数,被撑死的倒是极大多数。从一个人来讲,他做到市长或科长,想打掉他的方法最容易的就是在没有形成班底的时候将他升到省长或经理,把老跟班抽空,然后很容易找个借口做死。很多企业也是这样,产品热卖就肆无忌惮地扩大企业,然后大规模生产,结果经济或者销售跟不上,比如五谷道场的方便面和皮尔卡丹。很多王朝也是,没有做大的能力,虽然平定了乱世,不过是给未来的王朝收拾残局。比如汉之前的秦,唐之前的隋,晋之前的魏,明之前的元(40年),清之前的李自成。笨的人死在愚昧,小聪明的人在于做不大,人在上升一个格局,企业在成长一个规模,可能不是简单的财富增加了一倍,可能是将过去的生存状态全部打乱,重新适应新的时局。这也是清朝,这样一个人口上少数的名族用不平等的种族层级还统治了中国二三百年的原因,他们的皇帝每个都熟知汉文化,他们治理天下用的也是汉文化。

中国将来也要经历一个小而大的重要跃迁,因为就算是成熟发达的美国,面对经济危机也是手足无措,皇皇的科学大厦至今能确定证明的就是无法证明所有问题。在中国重新回到一个大国,或者个人回到一个顺流的时候,所要面临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具体对手,而是一片未卜的漆黑长夜。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国由历史最高的盛事神坛跌到一穷二白的深渊,在这一百年里,无数的先驱者在西方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帮助下重新认识自己看世界。那时的中国,也经历了丧失自尊心去对外国文化主动误取,认为外国文化是万能的解药,事实证明是错的。在今天,大国崛起的消息频频传来,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小丑奸商又在利用中华文化谋取暴利。比如前些年“绿豆防癌”的养生大师张悟本,和气功大师····这样的愚昧笑话俯拾皆是,迟早有一天,妨碍中国进步的不再是对于希望文化的主动误取,而是盲目自信、浮华愚昧的自傲和阴谋利用。

在艺术界,经历了一百年的斗争后艺术家惊奇的发现艺术已死。准确的说,是以反映现实的客观艺术,以证实为主的希腊雅典一脉的现实主义艺术已死。我在北大教授朱青生老师的课程里感受到,西西里文明和中国文明,为艺术的解释提供了新的角度。在未来,不只是艺术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打破国人对于西方的盲目崇拜,在撇去落后的老思想同时,我们还将重新审视自己的文明,同世界人民一起摸索前方的路。从实际的例子来说,今天反腐的工作比过去顺利,因为人民可以利用网络铺天盖地的监督,每个人的手机都留下许多被政府监控的信号,那些见不得人的暗牌被纷纷揭开。但同时,人的隐私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如果从两千年前的儒家来看,便也不存在所谓隐私的问题。一个人秉公处理,正直做人,友爱乡里,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也不怕什么人揭发。仅凭这一点,我便敢愚昧的妄断,中国的儒家在百年之后又会重新回到社会秩序的神坛,甚至是世界的神坛继续指引着人民的生存与生活。

儒家,或者说有这种自明自觉的儒士,时代需要他们走出象牙塔,去一条一条分析往圣先贤的精粹,萃取出他们遗言中的核心,在结合时下人的生活现状形成一条可以经世致用的办法。就像司马迁受秋影响,又在史记中重新加入刺客和商人的传,就像朱熹的礼学、王阳明的心学,中国的未来也需要这样一位大学问家,借鉴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帮助,融合儒道的精粹,结合当世的现状,给万世后代一条方向,给用质朴的语言告诉老百姓生活的小事该怎么做。天下还有比这样的事业伟大吗,还有比这样的人英明吗?

我觉得,如果我的一生,能够奉献给这样的事业。能够给未来的圣贤铺开一条道路,即便自己如席子上的一根稻草,也是荣幸之至。我自知天性愚蠢懒惰,又充满了欲望,因此打算退而求其次。通过幕后出谋这条路,想办法把家族和朋友推上去,做做杂志,做做茶寮,一生有书可读有茶可喝就足够了。

目前来讲,读书才是当务之急。这三年,我在学校以自己周边的人脉处理上来说应该是很好的了,做的许多事都得到了周边人的肯定。但是,也是花了很短的时间看到了这个组织的结症,在毫无伤害的情况下及早脱身,但不损伤关系。身边的人都在劝我,你读书太多,但是少实践,所以不会有什么人信服,也难发现自己的不足。但我比谁都清楚,以我的水平,可能会更早地走到无法抽身的高出,走到生不由己的残局。人是从牛车走到马车时代,又从马车走到汽车时代,学会驾驶牛车对驾驶汽车来说没多大帮助。人知道摸高压电会死,跳楼会死,但不会为了证明这些就真的去摸去跳。我现在集中精力完成的,是哲学、科学和人生水平上的跃迁,是形成一个用之终生的境界根基。这种事,跟那些成天在乎大蒜一斤多少钱的妇孺又哪能说的明白呢?

另外,我常说的,不能太急。虽然做事抢占先机很重要,迟到的人只能吃屁。但是,当你早早地抢到那个位置,发现吞不下去,咬紧嘴里的还是要吐出来。很多事,我都明白,但现在还是做得太早。因为没有人。做什么事情,什么都可以没有,但就是不能没有人。人并非是发布一个招聘广告,过来给三五千就能干活的那种。而是要花代价,去深山、菜市场把他们请来的那些,根据他们的能力量身定做一项事业,有了那些真正的人才,才能做得成事业,在此之前一切都是白搭,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因人设事”是中国搞企业信仰的经营之道,对此我也深信不疑,明白这些的,大可以平定天下,小可以保存自己。

修养身心、读书、找人,是当前最要紧的头件大事,这跟年龄没有关系,跟资历没有关系,跟地位没有关系,跟时局没有关系,但是好像都有关系。所以,值得所有人去做。

QQ:80923467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