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爱和责任的马拉松

2015-05-19 13:34 | 作者: ⊹⊱使命⊰⊹ | 散文吧首发

文/庞壹戈

她,忍住了接踵而至的苦难。

她,丈量了人间伟大的亲情

她,谱写了一曲亲之歌。

十八年前的一场灾难,让她开始了一场爱和责任的马拉松。虽然她柔弱、她不幸、她读书不多,但她坚强、她执着、她深明大义。正是她身上这样光辉的人性,让一个集中了无数次的苦难家庭凝聚了人间最真的亲情。

她叫钟小荣,女,汉族,48岁,合水县何家畔乡柳家川村的一位农村妇女

“血浓于水,良心上过不去”

钟小荣,文化水平不高,但自小乖巧懂事、善解人意。十岁时,看着患有心脏病的母亲卧病在床,就主动辍学担任了照顾母亲的责任。

1985年,17岁的钟小荣嫁给了与自己同龄的王志海,当时,公公年近七十,婆婆年近六十,且婚后有了一儿一女。在同村人眼里,一家六口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了他们夫妇二人身上,然而他们不但勤快厚道,而且开朗随和,很快做起了卖菜生意,补贴家用,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一家人却其乐融融。

原以为这样的幸福会一直延续下去,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7年4月15日,一场意外事故犹如晴天霹雳砸在了钟小荣一家老小的头上:钟小荣两口子乘坐表弟驾驶的农用三轮车往回赶路,刹车失灵,连车带人摔下了山崖。幸好,钟小荣只是受了点轻伤,可是丈夫王志海却怎么也动不了,惊吓中的她,顾不得自己的伤疼,一口气爬上几十米的山崖,喊人抢救。

为抢救丈夫,钟小荣竭尽全力,家里的钱、借来的钱,像流水一样很快就用完了,留下的仍然是悲伤和迷惘。不幸中的万幸是丈夫总算保住性命。但是,医院确诊丈夫的脊椎严重损伤,再好的治疗都会落下全身瘫痪或高位截瘫的后遗症。从那一刻起,她知道丈夫今后的人生只能在病榻上度过,再也不能和自己一起去卖菜,再也不能陪着孩子捉迷藏了。

随之而来是偿还借来的巨额医疗费。钟小荣知道这对于一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意味着什么,她不敢把实情告诉病床上的丈夫,不敢告诉年事已高的公婆,而是默默的独自承担起了照顾丈夫吃喝拉撒和家内家外的生活重担。

屡屡有人建议钟小荣向驾驶农用三轮车的表弟追责,而她却总是说:“已经毁了一个家,不能再让另一个家也毁了!人们都说血浓于水,表弟蒙受的损失也不小,况且并非故意而为,再追究他的责任,我良心上也过不去!”

丈夫刚出事不久,也有人明里暗里跟钟小荣说:“小荣,别傻了!你现在还年轻,上有老,下有小,还守着一个瘫子咋过?”但是作为人妻,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作为人母,年幼可爱的孩子需要她照顾;作为人媳,年事已高的公婆有该怎么过活。她反反复复地想:我不能走,走了的话躺在炕上的丈夫怎么办?幼小的孩子又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就像乱麻一样缠着她,折磨着她善良的心。这个家太需要自己,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自己。最终,钟小荣没有走出这个家门,她毅然勇敢地挑起了这个家庭重担。

正是亲情、良心和宽容让钟小荣这个普通的农家妇女用她的一双柔弱的肩膀担起了责任和道义,一挑就是十八年!

“如果不是她,这个家早就散了”

起初,蒙在鼓里的丈夫原以为休息些时日病情便会好转,但是一日、两日、一年、两年都过去了,自己的病情却迟迟不见好转,巨额的医药费用把这个家庭拖入了贫困的深渊。原本平平安安的家成了现在的样子,这个残酷的现实王志海难以接受,脾气也变了,经常给钟小荣耍性子、发脾气,甚至寻见。

钟小荣理解丈夫偶尔发脾气是因为病痛的折磨和觉着自己为家庭出不上力。不管丈夫怎么生气,她总是对丈夫笑脸相迎。钟小荣笑着说:“如果不是瘫痪,他是个脾气蛮好的人!”

钟小荣也经常背着丈夫和孩子时不时偷偷的抹眼泪,在丈夫面前从不流露自己的辛酸,心想:“一定要让丈夫快乐的过好每一天,他就是终身瘫在床上,也是孩子们的一个势,孩子们无论如何不能没有,我一定要让这个家好起来!”为了这个心愿,她一次次鼓励自己,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坚定的走下去。

别人还在睡中时,她已经在地里开始忙活了。别人都躺在床上时,她还在干家务。就这样,钟小荣每天家里家外的重担“一肩挑”。而且,农闲时,钟小荣还四处找活儿干,挣钱补贴家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钟小荣对丈夫悉心照顾,不离不弃,从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句累话。尽管在外劳累了一天,可回家后从不间断对丈夫的按摩和擦洗。她心想:“只要他好好的,孩子好好的,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说到妻子,王志海有着说不出的感激,“如果不是她,这个家早就散了。”

她虽然柔弱,但她却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丈夫的守护神、公婆的贴心人、孩子的保护伞。

“几辈子修来的好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

再说,钟小荣的公婆。

怕公婆的安康受影响,钟小荣一直隐瞒着丈夫出车祸致残的事,但是终究纸里包不住火,消息不胫而走。

公公看着儿子瘫痪在床,一下就昏了过去,等到醒来也彻底的病倒了,原本就体弱多病的婆婆也时不时生活难以自理。一时间,钟小荣身上担子更重了。

钟小荣能挺得住吗?她不但要承担生活重担,而且要疏导二位老人的心理症结。起初她也不知道怎么办好,当她回娘家把事情讲给父母听时,母亲对她说“把公公婆婆当成自己的爹妈就好了……”母亲的一席话,点亮了她心头的灯,心里豁亮了,顾虑打消了,信心增强了。

人们常说,久病床头无孝子。但是,在公公卧床的多少个日日夜里,钟小荣总是将公公的床铺清洁的干干净净,屋内没有任何异味,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湿疹、褥疮。经过钟小荣的精心照顾,公公的身体逐渐康复了。钟小荣做到了为人儿媳所不能做到的一切。就是这样一位柔弱的女性承担着照顾丈夫、赡养公婆、培养子女、开源节流的重担,该多么不易!

有一次,钟小荣无意中隔着窗户听到公公对婆婆说:“好长时间没吃红烧肉了,要是能吃顿肉该多好!”钟秀荣心里柔柔的一震:这可怎么办?买药还是买肉?是啊,我怎么只顾着给他们服药去痛,却疏忽了为他们改善生活。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她狠了狠心,到集市上变卖了结婚的手镯,买回了几斤五花肉,为二老做了他们最爱吃的红烧肉。

2001年,钟小荣的公公84岁,前列腺的老毛病又犯了。可是,他老人家怕给钟小荣增加负担,没有将自己的病情告诉她。半夜时分,钟小荣听到了老人的呻吟声,起身看到屋子里的公公疼痛得缩成了一团,钟小荣满眼的泪珠子往下滚。立即东拼西凑的带上五千元,把公公送到了县医院, 但因年龄太大而不敢接诊。

当所有的亲友一致认为带老人回家时,钟小荣仍然坚持要去西安找最好的医生。途中,老人一度脸色蜡黄、双手冰凉,钟小荣拉着老人的双手从不分开,想方设法的去温暖老人。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钟小荣的照顾下,老人的病情在西安石油医院得到医治。虽然转危为安,但拉下了大小便失禁的后遗症。自此,钟小荣不得不学会插尿管、打针和输液。此后七年如一日,在她的精心呵护下,老人的老毛病没有再犯。

钟小荣多年来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公婆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心疼的劝她改嫁,然而,都被她婉言拒绝了。

有些不知情的人总会这样对她婆婆说:“养闺女就是比养儿子强,想吃啥做啥,您真有福气。”谁可曾想到钟小荣是儿媳啊!

婆婆听了笑眯眯的说:“可不是吗,也不知道我几辈子修来这么个好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呢!”

在钟小荣的精心照顾下,公公90高龄寿终,婆婆80高龄寿终。这样的家庭,这样的长寿,谁之功呢?钟小荣,你是我们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永远只有亲情,唯独没有她自己”

钟小荣的女儿王妮说:“我小时候,家里没看到一件像样的家具。母亲自己的衣服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再补,就是舍不得换。可是,每逢过年总是给一大家子穿得新崭崭的,跟集时总忘不了给爷爷奶奶买吃的,就是自己舍不得花!”

提起这些事,钟小荣却说:“那时候,我是家里唯一的劳力,管着一大家子的吃饭穿衣,他们受了委屈,都是我做的不够好。特别是两位老人受了大半辈子苦,活一天更该多享受一天。自己太忙了,就是想吃想穿也没时间!”

丈夫王志海深受妻子的鼓舞,对生活也充满信心,虽然瘫痪在床,但总想着帮妻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也时常坐着轮椅到家门口和邻居们晒晒幸福,展露他幸福的笑容。“要不是娃她妈呀,我哪能有今天?我爹妈能舒舒畅畅活到那岁数,都是娃她妈照顾的好啊!我们老王家欠她太多太多!我现在这个样子,这辈子恐怕是回报不了她了!好在我那儿子和女儿都已成家立业,都非常孝顺,替他妈分担了不少。”王志海说着说着,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今,钟小荣的儿子王红伟已长成了28岁的小伙子,常年在北京务工,每年将其务工所得如数交给了母亲,每逢节日和农忙,王红伟都会不远千里赶回家中同家人团聚、替母亲分忧。也正因王红伟憨厚老实、善待父母和勤劳朴实,使其赢得了临县姑娘的芳心。今年五一,钟小荣夫妇也为儿子王红伟成了婚。钟小荣的女儿王雪妮为了给父母分忧,毅然选择了留在故乡,嫁给了同乡的小伙子。她遇到闲暇时间,就帮着母亲洗衣做饭、处理家务。

用母慈子孝来形容钟小荣一家再恰当不过。谈话中,王红伟姊妹二人反复用一句话形容母亲:“我母亲她永远只有亲情,唯独没有她自己!”

如今,走进柳家川村,提起王志海家,路边的群众总会你一言他一句的夸赞钟小荣。

有人说:“老王家要没那好媳妇呀,日子真都不知道咋过!”

有人说:“她呀,谁不知道啊!能一直守着那烂摊子,还能把她公公伺候到90岁,不容易啊”

还有人说:“小荣是个好人,大好人啊,又孝顺又贤惠,我们家以后能娶上那么一个好媳妇,就心满意足了!”

看来,钟小荣的孝心贤德不仅传承给了自己的儿女,更是感染了附近的村民及十里八乡的亲朋。

现在,王志海依旧生活不能自理,钟小荣的这场爱和责任的马拉松还远远没有结束。非但不会结束,但愿受钟小荣的影响,更多关于爱和责任的马拉松才不断拉开帷幕。想到这里,觉着心里暖暖的,我想这种暖就叫做人性光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