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长安

2015-05-11 15:11 | 作者:我心飞翔 | 散文吧首发

我这人其实是不逛街道的,今天之所以要逛街,是为了买书和吃饭,便趁势逛一逛长安的街道。

说实话,我对长安的印象并不好。

一是因为长安是西安的一个区,而我不喜欢省府西安。并不是因为西安的地痞曾经敲诈了当年学生的我,也不是西安的出租车曾经拒载过负重行走的我,实在是因为西安这座省城里,拥挤着太多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提起他们我就头疼。这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里,坐着制定政策的老爷、冷酷无情的僵尸、贪婪捞钱的孙子,要命的是,这三种角色往往在相当一部分人一个人身上同时体现,而这些人竟然自命为“公仆”。憎屋及乌,对长安,便也不怎么喜欢。

二是初来乍到,坐公交车到西北饭店,先是站牌变了名称(或者公交变了线路也不可知)不告知,害得我稀里糊涂坐到了终点;后是明明写着“西北饭店”的站名,却连前后几个站名都没听到,多坐了几站,不得不打的前往。感情长安区是不大欢迎外地人的!后来想想,那不见得就是长安人整的,许是省府西安人吧。

所以此来,我就打定主意,除了吃饭,概不外出,一个人窝在房间里安心读书,免得出门被省城人耻笑或捉弄。只是没有带来足够的书籍,和要吃饭,才踏上了长安的街道。

书店倒也不远,出门往西大约二百米,就是新华书店,买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白岩松的《幸福了吗》,又在地摊上买了刘墉的作品集。揣着书,我继续沿着西长安街向西走去,准备填报肚子。

时候也就六点多,虽说已十月底,但天还不黑。抬眼望去,天空虽然不那么透亮,但空气还算不差。听说西安被评为全国空气最差的十大城市之一,诧异之余,还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如同对待北京——我曾经一直以为,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首都,省城是全省人民的省城,后来几经历事才知道,首都不过是北京人的,省城也不过是西安人的,我等乡民,只能用血汗钱为其贡献着税收和财政收入,就如同用我们的血汗钱供养着依赖却凌驾于我们之上的朱门酒肉臭、屈膝为土豪的国有银行一样。然而长安今天的空气质量实在不能算差。我曾经以为长安会比铜川新区的空气质量要差,因为铜川新区地处塬上,虽然空气中杂质很多,但只要有缝,便会吹走(至于是否会吹到塬下的耀州区,我就不得而知了);不料这平原上的长安竟没有聚下雾霾,我为长安人感到高兴。

走过长兴路十字不远,便是一个大广场,名字叫做长安广场(长安政法文化广场)。习惯性环顾四周,并没有看见长安区政府或者区委的办公楼。我觉得纳闷——因为大凡标志性广场,必是建在政府办公楼前。旋即,我又为长安区人民感到高兴,因为长安区的“人民广场”不是为政府官员建的,而是真正为长安区人民建的。

挺大的广场,铺着花岗岩石板,下沉式的广场中心像舞池或体育馆的运动场。广场后面矗立着一座雕塑,宛如一把剑,笔直指向天空,不知是何名。广场四周种着不少树,绿化算不错,尤其是大多数草坪都较人行道低,且没有道牙之类,水可以流进草坪,挺环保。这里的柳树长得不错,树叶完整光滑,不像铜川,似乎全市的柳树叶子都受到虫害,一个一个长着瘤子一样的虫包,早早地便凋落了。这里的银杏树也长得蛮好,依旧郁郁葱葱——铜川的银杏树,叶子已经非落即黄了。绿化带中站着几根大理石的柱子,上面刻着古代人物,因为天已经开始变暗,而草坪灯仍未开放,我不大看得清,也不大看得懂,只看到其中一根柱子上写着“智者知人”,还有一个似乎刻着苏武牧羊的图案,可惜没有文字说明。西侧的广场有大半圆的廊柱,走过去才发现,21根柱子上面光秃秃的,要是有长安的文化解说就好了。转至广场后面,一大面浮雕,刻着杜甫、李白、白居易、张骞、司马迁和歌女的形象,我不怎么看好——杜甫该是病怏怏半躺着才是,而对影成三人的李白该是站着邀明月,骑在马上的张骞节杖不知去向,而司马迁该是在没有胡子以后才成为后世宗师的。这么瞎想着绕着广场转。好几拨人在广场上卖力得玩着陀螺,智障一样鞭子抽得啪啪响,全然不顾及别人的耳朵和安全。还在音乐声很快响起来,跳舞的人占据了整个广场。

往回走,站在天上,看着宽阔的西长安街,已是华灯初上,虽是车水马龙,却并不混乱。窄窄的长兴路也是秩序井然。离市中心远一些,便多了一份从容。

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走着,肚子提起意见,是该去找一家饭馆了。说也奇怪,几天了,竟然没找到一家像样的面馆,难道这同属关中的长安人不喜欢吃面条?几天来一直在一家卖罐罐饺子的店里,吃七十多岁老寿星亲自擀的手工面。女掌柜老板娘四十多岁,精干麻利,性格开朗,说话直爽,像我长安的同学,是地道长安人的代表,很以婆婆的好手艺为荣,不时嗔怪着送外卖的丈夫,一边操作者罐罐饺子,一边煮着面条,将颜色拌得五彩斑斓,味道调制得恰到好处,搅匀了,用筷子高高挑起,吃一口,味道嘹咋了,像长安区,像长安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