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印象

2015-05-03 09:41 | 作者:寒江雪 | 散文吧首发

乘火车去合肥,五点钟被阳光唤起。 车窗外,远处的天边有着一抹红霞,绿色的田野被一层薄雾轻轻地覆盖,不时掠过的的村庄、小镇还在沉睡。但预感空气一定清新,因为天空透澈清亮。

不到七点走出车站。碧空如洗,空气清新,让人不免贪婪地享受着透澈的蓝天、新鲜的空气;微风徐徐,吹到脸上和煦清爽,拂去了舟车劳顿,让人一下子生机勃勃。这该是风的感觉啊!不似石家庄的春风,时而浮燥、时而凛冽(人家四季如春,我们春如四季)。环顾四周,尽管是南广场,干净整洁,小停车场几乎一尘不染。

会议明天开始,难得有一天的闲暇时间,让我有机会认识这座城市。

我以为在安徽的省会,定能饱揽徽派建筑。却不想合肥也如同我所见的其他城市一样,马路两旁尽是现代感极强的高楼大厦,乘车经过的几个高层住宅顶部也非金即银,豪华惹眼。但却未能见到那熟悉的马头墙、那清爽的白墙青瓦。咳,“大跃进式的城市国际化”让我们的城市尽失了本土特色。倒是在我入住的宾馆稻香楼,曾经的国宾馆,在林木葱翠、竹影扶苏的园林深处竟有一幢别具徽派特色的现代建筑,清丽隽秀,超凡脱俗。看惯了被石材、玻璃、金属般包裹的大楼,具有中国元素的建筑,总能让我心动!

徽商固有的儒商文化影响着合肥。公交车上,安徽名人的简介赫然张贴车厢,取代了广告,让人抬头可及。也让我知道了不止是李鸿章、詹天佑、包拯……,陈独秀、王明、管仲、毕昇、杨振宁……都是安徽人。感怀着先贤们的作为,领略着历史名城的风采。

徽商固有的精明也影响着合肥。位于城南的包公墓,并非包公故去和埋葬之所。传说包公墓有两座:其一,是明代《巩县志》(河南)记载,陪葬真宗陵侧的一座圆形冢墓;其二,是上世纪90年代末合肥市东郊大兴乡双圩村发掘出了包公墓,淝水岸边出土的墓志铭也有记述。但是,合肥人有先见之明,1973年便兴建了包公墓。如今包公墓、包公祠与包河公园,已是合肥著名的旅游景点了。所幸是安徽人建造了包公墓,尽管是现代人的作品,但却是按宋代二品官葬制重建。走进包公墓大门,映入眼帘的“包肃公墓园”的照壁(安徽最大的照壁),其构造完全是按宋代《营造法式》建造;其神道、石像生均取样包公同一等级的亲王墓;神道碑的式样、高度直接取样河南巩县宋陵。让人在缅怀一代清官的同时,可以领略宋代建筑的风姿。

合肥是三国故地,著名的明教寺有曹操的点兵台,古逍遥津有张辽足迹。然而走进正在修缮的明教寺,你一定会失望,左手边开着素食斋,右手边开着礼品店,点兵台荡然无存。古逍遥津已经建成了游乐园,只是一进园门,还有一尊张辽塑像,文字提醒你这里曾是张辽率800步卒大败东吴10万兵的沙场。

徽菜是八大菜系之一,但只指徽州菜,而非安徽菜。为了品尝特色徽菜,出发前还专门上网查了其代表菜肴。然而,从包公墓、包河、包公祠,到明教寺,已经过午,饥肠辘辘再不想去寻找名店了。走进了寺旁不远处的“不倒翁庐州酒家”,一问有徽菜代表菜。看菜单,菜价可以接受。臭鳜鱼88元/条,可惜我一人吃不了,便要了一个糯米排骨园子(因为每天只卖35份哦)。的确美味,排骨软烂,糯米有肉香,不油腻,香糯适口,值得品尝。菜单上写着赠送小菜,我要一份,尽管服务员不情愿,在我的坚持下还是送来了。消费者的权益还是要自己维护的!

合肥的出租车司机、即使是黑车的驾驶员,要价不算黑。我从逍遥津到稻香楼,等不到正规出租,便叫了一辆黑车,要价20元。司机是一个胖乎乎的小伙子,不愿继承中医选择了开车,人很开朗,并且健谈有趣。在合肥,遇到了几件事,几乎要颠覆我心中安徽女人温婉、贤淑的形象。4月25日早晨去九华山礼佛,在交通饭店前等车购买早点。为换零钱,我们把在一家买,分散成三家购,便被老板娘急赤白脸抢白起来,刚还温柔的语调,突然高了八度,有点刺耳。旅游大巴按规定应该6:30出发,因为有两个人误点,我们多等了20分钟。那两个人刚上车,前排的一个妇女,便斥责了一句,双方争吵起来,妇人嗓门也是高八度且尖细。那妇人喋喋不休,前后人都劝了许久才罢休。合肥女人怎么了?和黄梅戏中的见到的女性、和商务活动中接触的女人大相径庭啊!

合肥,让人铭记的包拯、李鸿章、陈独秀,还有詹天佑、杨振宁……成就了其深厚的人文底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