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米山药

2015-04-21 08:22 | 作者:唐雍 | 散文吧首发

````庄户里长成的孩子记忆里的美味不多,有也全是些乡下时令吃食。

下米山药、榆钱饼子、馏老豆角、瓜菜饼子、烀山药。山药即红薯,土生土长的家伙,以说不上算什么品系,口感亦有差异,白皮的个大多如球状,其味淡又常有疤洞,往往还会有柴,“柴”是方言,本意是含了很多的纤维组织在山药根部或顶上。又有皮厚而紫红的,紫红皮蒸熟最面,干面干面的甜,常常噎的你翻白眼,抿(min)口水马上好,这种紫红皮山药小孩子最。另外中性的,多是麦茬山药,也称秧子山药。麦茬是指割去麦子栽种的,秧子是指季时,从天栽种的芽子山药藤蔓上剪下来的枝条称其为秧子,这种山药因栽种晚,个头儿小而又长,质软味甜,适储放越。十月霜降过后刨回,下入地窖罩上蒙糠 ,经冬长储。拾出来烀一锅香甜酥软带有焦香味的山药,不仅解饿附带解馋不为过耳!

冬日里苦寒,两块下米山药下肚顿暖。

下米山药是趁下米时拾出的,别于烀。蒸干粮也要喝米汤,锅烧开后掀开,从一侧将箅子撩开个小口,顺着掀开的小口倒米,然后再添点水,添水不是水少,而是将粘在锅沿儿上的小米冲下锅去。母亲趁下米时,很快的用筷子戳一下山药,能戳下筷子的熟,反侧生。接着将熟了的烫手热的山药,快速的拾到备好的小别盖儿里,一般小些的易熟,大山药用刀破开切成片蒸,也是为好熟。

下米山药好在即熟即食,不做过时的蒸煮。

标准吃法是,围着锅台,坐在小板凳上,旁边备一个小筐子,放山药皮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