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C—007

2015-04-20 10:19 | 作者:耳东听松 | 散文吧首发

西C—007,这是一辆没有驾照的车号,也是没有在车管所等等之类任何公检法备案的车号,这只是我给我的电动三轮车命名的车号。

开首汉字为“西”,代表这辆车长年运营的范围是西岔。西岔,不过是一个针尖麦芒般大小的村庄,一个走着走着就老了的家园,也只有我爹我妈这样安土重迁的人,才会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字母“C”,是陈氏的的第一个字母,为了和现代社会接轨,为了我爹的电动车能堂而皇之的挂牌运营,我不能写成繁文缛节的“CHEN”吧!我的祖先从乾隆年间因甘肃河州动乱,不得不迁徙到平番县(今甘肃永登县),历世十二代,谁也想不到一个积贫积弱的家族会在一个小山坳里繁衍垂大,变成一个村庄的代名词。字母“C”,简约而不简单,低调奢华有内涵,高端大气上档次。我这样给我爹解释的时候,我爹有点害羞,将近七十岁的人,一辆小小的电动三轮车,车载不过百斤,行程不过四五里,为什么非要说出个冠冕堂皇的子丑寅卯来!

我爹一辈子没有接触过助力车,对车载斗量的机器一直视若畏途。小时候,村中风靡自行车。有公干的人家,骑一辆红旗或者飞鸽的自行车,28式,框里哐当,从白土豁岘一直响到红土豁岘,满村都是艳羡的目光。家境渐好的人家,买一辆野马牌的自行车,翠绿的塑料带缠绕中梁横轴,车把中间,挂一朵猩红的绒花,未到人前,车铃已乱响一团。我也想拥有一辆自行车,扯开前面的汗褂,迎风洒一路脆铃,路上是瞪大的眼眶,前方是今生飞蛾扑火的他乡。这时候,我爹对车辆的排斥,反应特别强烈,先说它是多么多么危险,又说骑车如何如何没有益处,总之,对一个习惯走路的人来说,它是洪水猛兽,万劫不复。这种思想,不光影响到了我,也影响到了我的两个妹妹。我们姊妹三人,小妹在农村,从婆家到娘家,用双腿丈量路程。大妹在大城市,练就了一身挤地铁的好本领。我在小城,攥着毛毛钱,等待下一辆公交。

前年回家,我爹说,电动三轮车很方便,价格也不贵,五伯七十多岁的人,上山可以砍柴,下山可以拉女儿女婿捎来的蔬菜。我以为我爹今生已经断了对车辆的向往,想不到他如此强烈地表达一个老人对车辆的无限渴望。

我说,爹,那就给你买一辆吧。

我爹说,也就是扯闲话,我一辈子连自行车都没有骑过,哪能开电动三轮车呢!

我妈说,快别买了,谁谁家的老人,开电动车,一脚没有收住闸,差点滚下悬崖。

我们在院子里说着话,我爹的目光有些黯淡,又分明存留着一份执着的念想。庄门外,五伯骑着电动车,又捎来来了女儿捎来的紫色的茄子、翠绿的西瓜。

七八月份,松树山云杉葳蕤,沟沟岔岔冒出一个个鲜香的蘑菇。年青人吃了早饭,修足了睡眠,东方渐亮时,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就到了深山深处,一骑绝尘。我爹四五点钟爬起身,打着手电筒,踽踽独行在山路上,亦步亦趋,紧赶慢赶也落在别人的身后。早起的儿捉虫多,早到的人家蘑菇多,我爹的腿脚明显落后于现代化的车辆。

爹下决心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枣红色,车把锃亮,有后视镜,有前进档和后退档。打开电门,先是一阵悦耳的广告,“……多花几百元,多用好几年……”,音乐未了,就是简单清晰的提示音,几档几档,一听便知。我爹初开车,郑重其事,心无旁骛。出大门,我妈就得裤脚沾风去地开门,不许只声,不许鸡挡道,不许猪截路,很有古代官员出行鸣锣开道,军民人等齐闪开的架势。出了庄门,稳稳停在马路上,车上车下,两人都汗水津津。

秋天,去挖土豆。一车土豆,一车土豆秧,我爹开着枣红色的电动车,像辛勤的蜜蜂来来回回奔忙。小麦打碾,摞上三麻袋粮食,我爹不用手提肩扛,充足了电的小三轮,呲呲哼着韵歌就从打麦场送到了家门。十万嘉禾,有了电动车的协助,弹指间灰飞烟灭。

我妈想去小妹家,我爹开电动车,五里多路,朝发夕至,我妈有充足的时间购物逛街,喝茶聊天。小妹想回娘家,一个电话,我爹载欣载奔,从来没有受到误点的投诉,满足了女儿的牵念,也填满了父母的心愿。

我爹也和五伯一起去山上捡拾柴禾,捡拾牛粪。有一条通往松树山的水泥路,路长坡缓,弟兄二人,慢悠悠上山,晃悠悠下山,既是户外运动,也是家庭必需,全没有城市里急送快递的电动车那样心急火燎。人生正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时间很天涯很远,我爹从一辆小小的电动车得到了一点碎碎的满足,萌萌哒,很幸福

我爹排行老七,“西C—007”,如果要挂牌照,这就是幸运数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