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2015-04-05 15:38 | 作者:东皇错 | 散文吧首发

《三国演义》蕴含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作品借描写汉末三国历史事件和塑造的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思想倾向,也是非常鲜明的。我认为它的思想倾向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反对分裂,歌颂统一。小说主要通过东汉末年的激烈斗争和魏蜀吴三国兴亡的历史悲剧,描写了封建社会由统一走向分裂而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暴露了国家分裂、社会动乱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黄巾起义。封建军阀趁镇压农民起义之机,扩展势力,割据称雄,互相兼并,战争迭起。一统的国家陷入了分裂混乱的局面,人民陷入了灾难痛苦的深渊。小说描写董卓命军士屠杀“社赛”的无辜村民,抢掠妇女财物的暴行,焚毁洛阳,使洛阳内外“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的惨景。这是东汉末年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遭受苦难的人民对国家分裂,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凄惨景况的血的控诉,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统一,安定生活的向往。

小说对统一中国的描写,采用了热情洋溢的笔调。无论是对刘备,还是对曹操,孙权,司马炎,只要是致力于一统天下的行动皆予以肯定。小说对曹操讨董卓,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征乌桓等扫荡群雄,统一北方半壁河山的英雄业绩,是充分肯定的。对于雄踞江东的三杰——孙坚,孙策,孙权谋求统一天下的行动也是赞许的。至于刘备则是以成就帝业,一统天下为己任的。他从桃园结义开始,就打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整顿纲纪,匡扶汉氏”的旗帜。他三顾茅庐,希望诸葛亮“以天下苍生为念”,出山辅佐他“伸大义于天下”。诸葛亮为了实现一统大业的战略目标,呕心沥血,竭尽毕生精力。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晋司马炎兴师灭吴,虽然写得很简略,但褒扬之情溢于言表。小说不仅歌颂晋伐吴一统天下为顺应历史潮流的壮举。而且以对此的手法,描写晋伐吴是以仁义之师伐无道昏君,是救民于水火的解民于倒悬。小说这样写,既符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事实,也符合人民向往国家统一的心愿。

抨击昏君,渴望明主。社会为什么会动乱?国家为什么会分裂?人民为什么会挣扎在死亡线上?《三国演义》通过东汉三国兴亡历史的描写,形象而深刻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小说尖锐的指出:“致乱之由”是“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臣”,灵帝尊信“十常侍”。小说不仅一针见血的指出致乱的祸首是皇帝,还以犀利的笔锋,抨击了几个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懦弱无能,才被董卓劫持,使得曹操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他被曹丕废掉,还含泪拜谢,忍辱偷生。作者对汉献帝虽有评价,但过于同情。蜀汉后主刘禅,更是一个昏庸无能、苟且偷安、对国家和蜀中百姓毫无感情的无耻之徒。作者把他沉溺酒色,不理朝政,宠信宦官,祸国殃民的行径和他率太子诸王群臣“面缚舆榇[chèn],出北门十里而降”的可耻下场,以及在魏都洛阳过俘虏生活还以为“此间乐,不思蜀”的寡廉鲜耻的劣迹,统统予以揭露,痛恨鞭挞之情毫无掩饰。东汉末代皇帝孙皓,良将不信用,忠臣多被杀,“群臣恐怖”,“国人大惧”,“上下交怨”。晋兵抵建业,他亦步刘禅后尘,归降。

与此相反,作者对于有仁德实行仁政的皇帝则是竭力赞扬的,刘备就是作者塑造的明主的典型。刘备从桃园结义起,便立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誓言,并将此作为自己行动的座右铭。他做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刘备在曹兵急追的生死关头,携民渡江,不忍抛弃相随的十万百姓。作者不仅描写刘备的仁厚民,而且还写他知人善任。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若渴;诸葛亮出山,刘备委以重任;白帝城托孤,不仅悔悟自遣,而且以社稷相托。这样的好皇帝,在封建社会是不存在的,但他身上却寄托着人民的理想与希望。

赞美忠义,鞭挞奸伪。忠义是《三国演义》臧否人物。评判是非的标尺。它不仅贯穿于小说的始终,而且适用于褒贬东汉、魏蜀吴三国及晋的所有人物,熟忠熟奸,谁义或不义,以此对照,泾渭分明。

小说塑造了许多令人敬仰的忠义之士,其中有忠于汉室的,又有忠于曹魏、孙吴和蜀汉的,最为突出的莫过于诸葛亮和关羽。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又是忠贞的典型。诸葛亮忠于刘备,虽有报答知遇之恩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忠于刘备的一统大业。为了蜀汉事业,诸葛亮不畏艰辛,不避风险,南征北战,他不是运筹帷幄。便是临阵督战,甚至“亲校薄书,自理细事,食少事烦,汗流终日”,以至于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诸葛亮以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动,实践了他的“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的誓言。这一切表现了他对蜀汉实业的无限忠诚。关羽是义的化身,是勇武义重的典型。桃园结义,他们为了共同的报国安民的理想,患难相扶,祸福与共。关羽降曹操,为义约三事。关羽为义在得知刘备下落之后,便毅然挂印封金,斩官杀将,千里独行,投奔刘备。当他败走麦城,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孙权派诸葛瑾来劝降,关羽大义凛然的说:“玉可碎而不可改其志,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最后用自己的生命铸造了他忠义壮烈的人格。关羽义释曹操历来受人指责。关羽明知军令在身,却冒军功之险,弃盖世之功,置刘备一统大业于不顾,放走了惶惶垂泪的曹操,这就突出了他为义而牺牲自我的精神。毫无疑问,关羽释放曹操,是原则错误,当时今日皆不可取,字里行间也显作者批评之意。但从艺术上讲,这样描写既符合关羽性格发展的逻辑,又强化了关羽的重义品德。

小说对于那些奸诈、篡逆、背主求荣的不忠不义之徒,则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抨击。小说中的曹操是一个奸雄的典型,作者既刻画了他的雄才大略,有重点描写了他的奸诈、残暴。小说对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皆指责为大逆不道,给予严厉抨击。对于支持篡位的王朗、华歆[xīn],也给予抨击。

忠与义,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但在《三国演义》中表现的十分复杂,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历史具体的分析。对于宣扬愚忠蠢义,封建正统观念的糟粕一面,要批判剔除;对于为人民所能接受的那些传统美德的一面,要批判继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