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过年那些事

2015-03-08 22:09 | 作者:散文吧网友 | 散文吧首发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过年的期盼值年年在下降,这时才体会到以前老人们说的:“大人过年是过愁的”,随不尽然,但也道出其中的个把滋味,在过去的六七十年代,人们都不富裕,甚至为吃穿发愁;不像现在人们都富足了,不用再愁吃愁穿。但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人们期盼的就是过年了,亲人能够团圆,朋友可以相聚;总回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难以忘怀。

孩子对过年总是充满向往和期盼,过年不用上学、不再做作业,能痛快地玩耍,可以有新衣服穿,才能够吃到糖、苹果等(在六七十年代我们农村的小孩过年才能吃到糖、苹果等),在那时进入腊月,人们忙完生产队的活,回家开始忙起来,拿着生产队发的布证,到供销合作社撤上几尺布为孩子赶做新衣服(在那时平常是很难穿上新衣的,过年才做一身新衣服,往常只能穿些哥哥姐姐穿小了的旧衣服)。我们小孩子才不管大人怎么忙,只闹着要穿新衣服,恣意疯耍个够。男孩子崩弹珠、推铁环、打棒子,女孩子抓石子、踢毽子、跳皮筋,这些都玩腻了,男孩女孩便到打谷场上玩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游戏(那时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我们小孩子能做的唯一正事,就是几个小伙伴结伴到山坡上,折一小梱柏树枝,用两小枝插在门框俩侧辟邪气,剩下的要到大年晚上点年夜火(老年人说能驱灾辟邪)。

大年三十晚上,吃罢饺子,邻里们就围在一起点年夜火熬年,柏枝噼噼啪啪燃烧起来,红红的火苗冲上天空,火光映红了人们的一张张笑脸,一股柏木的芳香弥漫开来,我们小孩子们跳跃着穿梭在大人们中间,这时“砰”的一声炸响,火堆顿时炸开,火星四溅,大人小孩惊的四周散开,原来是一个调皮的小伙伴把一个炮仗丢进了火堆,大人们说笑着嗔怪着:“谁家的小屁孩这么操蛋!?”小伙伴们顿时嬉笑起来,追逐着那个小屁孩,祥和、幸福快乐的气氛荡漾在人们中间。

初一早上人们要早早起来,大人要烧香祭拜先祖,燃放鞭炮,迎接财神喜神,我们小伙伴们便相约东家串西家地捡炮仗(那时人们不富裕,大人是不给小孩买炮放的,各家才做一、二百响鞭炮,稍富裕的人家才放五百响鞭炮),那场面也甚是壮观:待人家燃放完后,小伙伴们都蜂拥而上,争抢那落捻的,没被点燃的炮仗,你碰着我头了,我踩着你手了,他又把你给撞翻了,有时有的炮捻迟的,没来得及响的,被小伙伴捡到手里炸开了,把手炸的黑青(多亏那时炮仗小威力也小,不妨大事),逗的小伙伴们一片欢笑。

吃罢初一饺子,邻里亲朋们互相串门拜年祝福;上午要游大年,男女老少、经常生病的人都要出门走动走动,迎接福瑞,摆脱疾病灾难。最好玩的去处是到打谷场上坐狗撵兔秋千,和看年轻小伙子们荡高杆秋千。狗撵兔秋千是在场地上竖一根结实的木桩,在木桩头上固定一个车轱辘(旧时的牛车轱辘),再在轱辘上固定一根结实的长木杆,木杆两头各绑上一个结实的牛套,胆子大的两个小伙伴分坐在牛套里,手抓紧套绳;大人在中间拨动车轱辘,随着车轱辘转动,带动木杆旋转,两个小伙伴就开始旋转起来,随着大人拨动的加快,速度越转越快,耳边风声飕飕,好像腾空驾雾一般,他还不时地向小伙伴们做个鬼脸,勾引的胆小的小伙伴们也蠢蠢欲动。

荡高杆秋千是年轻小伙子们玩的,在两棵相离足够近的大树上牢固地固定一根足够结实的木杆,再用长长的粗竹竿固定在上面(竹竿能转动),再用结实的木杆把两根竹竿连接起来,年轻人站在木杆上面,先有人前后摆动秋千,然后凭着惯性,依靠自己的力量让秋千前后荡起来,会荡的小伙子在秋千上一蹲一起,使秋千前腾后扬,时尔升上高空,瞬时又降落谷底,姿态优美,风流潇洒,赢来很好年轻姑娘的青睐和众人的喝彩声。

年在小伙伴们的欢乐声中一天天度过,是那么美好,那么快乐。过年在儿时的记忆里是美好欢乐的,如今忆起,事事件件历历在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