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回望故乡》之十一——《故乡的人》

2015-03-06 09:17 | 作者:冬天小雨 | 散文吧首发

从故乡走出去的是肉体,留下的是灵魂——题记

作者:天小

故乡的人,是勤劳向上的。看他们的双手,被岁月风霜打磨得如同老树皮一样褶皱、粗糙、皲裂,手上的脉管条分缕晰,青筋暴露,如同蚯蚓盘曲着。这是放下镰刀就拿锄头的手,是放下铁锨就拿铁叉的手,是放下扁担就拿起菜筐的手。这双手一遍一遍地抚摸土地,把土地举得高高,让土地上的庄稼更加亲近阳光、清风和细雨……

故乡的人,是纯朴善良的。那些年、那些年代,他们就互相搀扶着,用彼此的心,在严寒中取暖,融化了苦难的日子。他们就用铁肩,共同担起了道义,村庄里的高尚崇拜着高尚,渺小鄙视着渺小,传统的美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又发扬光大开来。他们就肩并肩、手握手走着,踏歌而来,踏歌而去,一同笑迎苦难,追求美好生活,走向幸福的大道,走进希冀的黎明,把朝霞抛洒得满天满地的鲜红透亮。

故乡的人,是尊崇文化的。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没有多少文化,甚至是目不识丁。但是他们敬畏文化、尊崇文化。他们被没有文化羁绊了命运。因此,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女身上,不惜一切地供儿女读书。为了供儿女读书,再苦、再累、再忙的活计,也不让儿女伸一把手。为了供儿女读书,花多少钱他们都心甘情愿。有的父母,在供儿女读书上,尽管家里并不宽裕,也愿意倾其所有,甚至是东挪西借,哪怕是砸锅卖铁,他们也面带微笑。吃透了没有文化的苦,他们绝不让自己的儿女把悲苦的命运重演。他们企盼着儿女有出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盼着“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永远灿烂、嘹亮地飞在故乡,荣耀地飞在家族的天空……

故乡的人,是热情好客的。记忆中那些熟悉的名字,让我们如数家珍,永远不会抹掉、忘却,儿时小伙伴的乳名更是那么地亲切、清晰。我们一脚踏上故乡,就会有许多熟悉的乳名,和乳名亲切地打着招呼,就会有一只只熟悉的大手,把你牢牢地握住,一声声亲切地询问、一缕缕关切的目光紧紧地围绕着你。有时,还会有许多不熟悉的名字,会突然跑过来,亲切地叫你一声叔叔、伯伯,然后笑着告诉我们他是谁谁家的孩子。他们一齐向我们走来,熟悉和不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无限温暖……故乡的人是好客的,逢年过节,走亲戚、串朋友是朴素的民风。不管是谁来,故乡人都把最好的食品拿出来,一只下蛋的老母鸡,一块吊在房梁上的咸腊肉,一碗火辣辣的高粱酒,让我们举起热情的酒碗,来,干!

也有人曾经说过,那贫困的故乡,那亲身经历的种种苦熬苦奔的日子,我真的是过够了,我离开故乡后决心一辈子再也不回来。真的是不回来了吗?远走他乡的游子,开始的时候,沉浸在“跳出了泥潭”的喜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乡所有美好的东西,城市望尘莫及,在繁华的城市里不会存在和生长,城市里充满着尔虞我诈的东西、金钱的诱惑、人情的淡漠。在喧嚣的城市里,无法找到一个那样寂静养心的地方,无法割舍那跟我们血肉相连的亲情。有人在外打拼奋斗久了,功成名就了,但也许真的是身累了,心更累了。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把年轻时放出的绝话早就抛到九霄云外,早就想起儿时的种种天真可来,想起村里那口甜甜的老井,想起家门口长着一排老柳树,想起小村袅袅的炊烟,想起故乡的种种好处来,并在心底里发出:还是故乡好啊!暮然回首,自己真正憧憬的还是遥远的故乡,因为那个地方留给他们太多的爱和回忆,承载着他们太多的乡情和相思。

因此,他们时常想回到故乡去,看看老房子还在没在,看看故乡儿时的小伙伴,看看故乡日新月异、翻天覆地变化得什么样了,即使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可在他们的心里、在他们的里,不知已经回到故乡多少次了,不知对年轻时的浮躁,在内心里诚恳地检讨、深深地忏悔多少遍了。离别了土地又供奉着土地,离别了家乡又怀抱着家乡,那些人怎么也离不开心中的故乡,舍弃了,整个生命都失去平衡。所以一步三回头,满目眷恋,把远行化作绵远不足的生活体验。那种真切的情感,想断也断不了,想扯也扯不开,想拉也拉不折,真的是离不开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