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到芳草香

2015-01-13 15:36 | 作者:绿 清 | 散文吧首发

嗅到芳草

(岳院卉)

温润五月,走进山水城都匀,参与由州文联、州文广局联合举办,州作协承办的黔南州首届文学骨干培训班学习。短两天的学习时间,聆听了我省评论家苑玉坪、作家徐必常,黔南州作家孟学祥、韦昌国等就文学经典、文学创作、写作等相关知识的讲授,结识了一些文友,了解他们所创作的作品。

走进这个圈子,宛若走进一片馨香四溢的芳草地,作诗的,写小说散文、剧本的都有,他们中有老师、记者、公安干警,在校大学生。真是满目风景,尽在眼前,只顾闻香。

在文学被边缘化的今天,即使呈现出“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或“写作是一种暗无天日的自杀。”这种现象,仍有这么一群人在这一天地里嬉笑打闹,追逐前行,应是文字的力量打动和牵引着喜他的人在坚守、舞蹈、独行。即使是一颗小草,或是一朵无名的小花,都在让生命显绿和绽放,最终交融成一片芳草地,在风中摇曳,给世界增色、添彩。

不要说文学被边缘化,这恐是对文字的亵渎。其实,你真正喜爱他,就无管他人看轻看重。这本身就是一个精神自由的领地,是寻求心灵安放憩息和归依的地方。累了,就在这里仰望、静读,留连,品一首小诗,如观游云随风飘;读一本小说,看人间世态,深陷思考中;赏一篇散文,似涓涓细流,润泽心田。性情来时,让思想流于文字中,汇成文墨,孤芳自赏,自得其乐。若文思真如泉涌,自会溢出,变成铅字,生为墨香,香驻自己和他人。正如作家苏童所说:“写作是一种给予,给予自己,也给予别人。”

芳草地里,那青青的草,烂漫的花,都是长给别人看的吗?不,他们不鲜艳、耀眼,吸引不了人们的眼球,他们只是生命的自然勃发,这片土壤就适合这样的生命成长

生命有力量。对生命敬重的人,一花一草一木都显情。会时时陷于对生命的思考中。“我来自何方,我去向哪里。”“我生为谁荣,死谁为我泣。”“歌以咏志,诗以言情。”…….灵动的文字,总是这般撩人身心。世界再浮躁,文字却静心,使思想无法停下远行的脚步。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足以让精神自由。所以,自有人爱之,追寻之。

“为使黔南的文学不下滑而战……”作家韦昌国老师在讲课中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是对黔南文人的殷切期望。这是一个在文学上已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文人的忧思的声音。我愧担责,也不敢担责,更恐担责。南宋诗人陆游作《文章》诗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那些能捣出文香的人,特别是文章能传颂千古,馨香永远的人,自是技艺高超之人。我才疏学浅,又无技艺,仅赏之,敬之,走近之,闻香足亦。

作家莫言获诺奖后,面对记者的提问:“日渐式微的文学对于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意义?”,他回答道:“的确,文学不是粮食棉花,没吃没穿我们这个社会就乱套了。文学就像头发。很多人即使是大秃瓢也能健康地活着,只是个美观问题。不过你看那挖出的千年的古墓,连骨头都成泥土了,唯一存下的是头发……”。

固守着对文学的敬重,或想留下一些“发丝”,爱之者,定静观现世之世像,用文字记录之,以文学反映之,耕耘在文学的芳草地里,让人嗅到芳草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