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张扬

2015-01-04 08:46 | 作者:冷霜 | 散文吧首发

芒果台有一档节目——《变形记》,我喜欢这档节目,除了是内容的感动外,更是因为它的戏剧的冲突本身:农村少年与城市少年身份互换后,需要面临的所有不定与变数。曾经在《哲思》上看到有人是这样说的:“我们常说,,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导演。而事实往往是,我们就像《变形记》里的那些城市少年和农村少年一样,一样的年龄,却仅仅因为出生在不同的家庭里,而有了完全不一样甚至天差地别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观。我们不是导演,冥冥中,上天才是真实的导演,我们只是在社会这个大片场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戏码。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会入戏太深,一辈子安分守己,在自己的人生轨迹里,经历着初生的哭泣,青的迷惘,青春的张扬,中年的沉稳,老年的豁达,偶尔也会走神,怀疑世界的不对。”

像有一期《变形记》里的城市主人公刘珈辰,原来是品学兼优,父母引以为傲的好孩子,却因为一次逃课打篮球被老师骂而走上了一条叛逆之路,成了老师,家长眼中的坏女孩。这位“坏女孩”知道退学的时候,成绩依然排在班的前十名。退学后,父母一直为她寻找别的兴趣好,后来,她以令人乍舌的神速进步进入了国家射击队,只是后来和寝室师姐发生冲突把对方打到毁容而退队。镜头有一幕是这样的:刘珈辰带来了目测超过30双鞋子在镜头前显摆,而这些鞋连她收藏的零头都没有。她更是拿起一双限量版向导演组炫耀:“这双鞋全球唯一一双,比尔盖茨也没有,十个亿也买不到”再随意拿起一双让别人猜价钱。“3000”“3000?能三分之一只。”“我就这样,边买边扔”“写出镜率太高我就不穿。”“抢你(刘珈辰的爸)的钱不算抢。”这些我们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不正是青春的张扬吗?即使有些过度。刘珈辰曾经说过类似的话:青春就这样疯狂,不该留下遗憾。还有这样的一幕,刘珈辰拿走爸爸钱包里的两千多块到街上疯狂购物了一天,可购物完她并不高兴,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咖啡厅里。她是不是正在迷惘呢?是不是也在想着该怎样呢?

7天的互换里,确实每个主人公都会有所改变,而这些改变就一定是一生了吗?并不。前几年参加过《变形记》的主人公李耐阅就是一个例子,在当时,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期回访中,她为父母做饭,考试考了年纪第一。而却在2014年她在微博上发出一张资产的照片,说自己不想活了,原因是失恋了,事后更是被网友爆出她吸毒,和男生随便开房,整容,甚至和养父母断绝了关系。消息一出,一片唏嘘。

确实,《变形计》充其量也只是7天的互换,更像是游戏,而不是人生。7天之后呢,各归各位。7天的经历对他们漫长的人生究竟有多大影响呢?答案只有等盖棺定论那一天。而七天中为什么有巨大的变化呢?都只是换了个角度而已,他们代入了彼此的角色,看到了一些平时看不到的罢了。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难免张扬,难免自大,难免不甘于平凡,想着要自己去改变去创造。记得学《五柳先生》的时候,老师让我们点评陶渊明这个人物。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他,认为他很消极,逃避,不会想着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其实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心中不免会有一团燃烧着的火,想要某些东西因自己而改变,像让自己受万人瞩目,甚至想君临天下,征服世界,可是一旦我们代入陶渊明这个角色,回到了到时的时代是不是看法会有所不同呢?或是我们人到中年,老年,经历了社会的种种残酷之后,想法又会有所不同呢?而这一切只不过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问题和经历与未经历的不同罢了。

张扬的我们,骄傲的我们,自大的我们,当心中的那团火要冲出体外时。当心中那股烦躁压不下是,换个角度看问题也无妨,以别人的经历作为镜子也无妨。想要自己的人生过的有些意义,我们不妨不自己去创作一些经历,多去外面世界走走,你也学会有新的发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