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曾花2亿买飞机,自称“作大了”

2014-12-30 17:32 | 作者:带刺的玫瑰 | 散文吧首发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国内部分富豪开始退订私人飞机。读后,心里感到一阵欣慰,这是一个好兆头,也是一种好现象。 赵本山曾花2亿买飞机,自称“作大了”。

其实,这种自我反省意识,富豪们早该有了。因为在我国,空中的飞行管制相当严。买飞机,就是买摆设玩玩,用处实在太少。如果富豪们真有闲钱,何不捐一部分给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失学儿童能重新背上书包?或建立一个大病医疗救助中心,救民众于危难?为什么非要买几亿元的东西当摆设玩玩呢?

虽说,富豪如何花钱,是你们个人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但也不能太出格,招来民众的非议和不满。其实,如果深究起来,中国许多富豪口袋里的钱,特别是在赚取第一桶金的时候,来路是上不了桌面的,并不光明正大。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计划经济双轨制时,那些敢吃“螃蟹”的、头脑精明的人士,有许多是靠投机取巧、钻了政策的空子,加上自身的吃苦耐劳,才发家致富的。那个年代,可说是中国第一次财富积累的爆发期。

第二次财富大积累,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营企业进行私有化体制改革的时候。当时,有许多效益很好的国有企业,都被半卖半送地贱卖了;有些甚至是完全的私吞和侵占,名义上虽然签着几百万或上千万企业改制的买卖合同,但买方的资金压根就没有真正划拨到企业的账户上,也没有任何抵押物,只是形式上象征性地交几百元的报名费之后,就由政府出面帮助其到银行贷款,再把企业运转起来,等赚到钱后,再慢慢归还一部分钱给国家,这完全是一种“空手套白狼”的投资操作模式,无本万利。我以前所在的当地最大最知名的企业,就是以这种贱卖方式,被一个浙江老板“买”去的,以我们一千五百多名职工下岗失业的代价,造就了一个所谓的成功企业家。而这个成功的企业家,单靠卖那些他用不上的压榨机、煮糖罐等大型新旧机器设备,就足足赚了四五百万元,因为那是一条企业投资七八千万刚扩建三年的新的生产线,当然这中间还不包括辽阔的厂房和闲置的土地。这样的企业家,在当时“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想不暴富,都难呀!

而且,当时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如此营造成功企业家的肥沃“土壤”,也就遍地开花涌现出大量企业家的人才和俊杰了。所以说,如此形势下锻造出炉的富豪,谁会服?谁不在心里撇着一口怨气?特别是看到那些所谓的成功企业家暴富后,随心所欲地摆谱、显富,处于社会最低层的下岗失业人员心里能舒坦吗?

据统计,全国有3.8亿的下岗职工,但这些下岗失业人员成就了多少名企业家?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企业家里面,有一半以上是一方面侵吞国有资产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巧夺亿万下岗失业人员利益的前提下,才功成名就的。时至今日,也无法估量当时国有资产的流失,究竟有多少?

在那个变革的年代,即是造就企业家的年代,也是贫富分化最惨烈的年代。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绝大多数的人,却贫穷了。谁敢说?那些靠投机取巧、空手套白狼的投资操作模式,而赚取积累的巨额财富,你们的钱,来得光明正大?你们的富,不是建立在侵害国家利益和亿万下岗失业人员落入社会最低层的穷上?

虽说,这是改革形成的历史产物,也是中国人必须经历的改革阵痛,我们不能总去翻老账、耿耿于怀。但问题是,那先富起来的人,不该忘本,忘记是谁滋养和扶持你们先富起来的?钱,虽是你们赚的,但从某种意义来讲,钱来自于民,回馈一部分于民,也是应该的,扶贫、帮困也是你们的职责。为什么心胸那么狭隘,富后就忘乎所以,只顾自己无节制地快活享受呢?

如今,网络上一直流行这样一句热词:有钱人就是任性。从而引起广大网友一片唏嘘。我们不仇富,只是鄙视富豪狂妄的不检点行为。有钱,就该任性吗?为什么不能用你们的担当,多尽一份社会的责任,使自己看上去更稳重、更成熟呢?

就说美国的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吧,他们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富有,可谁会藐视他们呢?敬佩还来不及呢?而在中国,有几个富豪能达到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那样的思想境界?很多富豪,富后就得意忘形,做出许多有伤大雅的举止。如果中国的富豪都跟巴菲特、比尔•盖茨那样乐于做慈善事业,让那些下岗的贫困人员、上不起学的儿童、以及社会上的慈善机构,都能分享你们碗里的一杯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敬重你们呢?而现在,你们富了,作为成功企业家高高在上的时候,就完全忘记那些曾经为你们铺路、搭的人,甚至忘记那些牺牲一切利益,被迫下岗失业人员的特殊贡献。其实,你们成功的背后,包含了多少下岗失业人员破碎家庭的血和泪,以及失业后背井离乡漂泊的悲情?所以,这样的为富不仁,最容易引起民愤。

其实,富豪太“作”,容易失去人生目标,光辉形象也会因此受损而被贬低。在此,我想奉劝富豪们一句:如果你们真想“作”的话,请“作”慈善,不要“作”飞机,行吗?

文/带刺的玫瑰

QQ:77952977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