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冬日的阳光

2014-12-09 06:49 | 作者:麗澤嵐影 | 散文吧首发

这几天,大陆冷气团南下,气温一下子下降了十几度,北风吹袭大地,冷绵绵飘落,晚骑车街头,不禁感受到一股沁心寒意。白天层云遍空,骄阳业已隐匿,想要借着阳光暖流袪除寒气的想法,也只能望天兴叹了。

从小就对天阳光的味道,有着一份特别的钟情。那种曝晒棉被后的余温芳香,可以让我嘴角含笑、一夜无。长大之后,仍然延续着这份童稚的情怀,曝晒冬被便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了我的业余专长。而这份对于冬日的特殊风情,显然业已超越了驱除尘螨的表象层次,转而进入了收藏冬日阳光味道的内在心灵境界。

记忆中的农村冬天场景,ㄩ字形的房屋建筑,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气,面朝南方的院子,则是敞开双臂迎接阳光。两张长板凳并排错开,一席旧棉被覆盖上头,有时旁边还会放置几张矮凳,曝晒着枕头和冬衣。就这样简单的摆置陈设,却轻易地建构了一个无尽温暖的芳香世界。

然而,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丛林中,没有宽阔庭院,也无轻便的长条板凳,楼顶的女儿墙和地板平面,遂成了曝晒棉被的最佳场所。只是楼顶周围并无房屋遮掩,北风可以长驱直入,因此无论是平铺在平面地砖上头,或是将棉被垂挂于女儿墙上,都必得有着一番预防措施,藉以防止棉被遭强劲北风翻起或由女儿墙上被吹落。

同样是曝晒棉被,可是由于场景不同,韵味似乎也就有所差别。单调的楼顶替代不了多样化的庭院,女儿墙也无法取代长板凳,虽然收藏阳光的方式雷同,但总觉得好像是少了那么一点点童稚般的温馨感受。至少,在绵绵岁月的长流中,那种可以尽情地躺在暖暖的棉被上头,直接被阳光曝晒的童年温情,在长大为人父之后,业已静悄悄地从身旁消失无踪。

冬天,大陆强烈冷气团南下的频率,其实并不很多,因此在台湾地区,尤其是南部的高雄,温度下降至十度以下(亦即达到所谓的“寒流”等级)的机率,着实也并不多见,更遑论有平地下的可能了。不若大陆东北、内蒙古地区,在这冬季的十二月初,就已经是白雪皑皑,气温降至摄氏零下三十五度了。

在台湾的人们,真的很难体会在零下的低温中,平地的天空飘下雪花的那番景致,究竟会让人有着怎样的心灵感受。只是,当在电视新闻报导中,看到那种银白大地以及堆积如山的雪景,并想象自己如果身处在那种天寒地冻零下三十多度的超低温度环境之中时,内心也不禁要开始冰冷并打起冷颤了。

在台湾,想要欣赏雪景,必得到海拔较高的玉山、合欢山、栖兰山,而且还要选择冷锋来临之际。这一生,也只有一次在大雪过后的数天,和学校同事一同前往合欢山旅游,欣赏那番冰雪尚存、满地湿滑的雪地景致。记得当时,虽然太阳依旧高挂天际,但是在这寒风椎心刺骨之中,阳光似乎根本起不了任何一丝的暖意。因此,那种能在自家庭园临窗倚望,欣赏窗外无尽银色映地的场景,简直可说是一种梦幻似的绮丽之梦。

两年前的孟冬十一月下旬,曾有那份因缘与慈济教师联谊会的五位老师,一同前往上海、昆山和苏州等华东地区,进行人文交流。记得当晚由昆山抵达苏州时,已经是深夜的十一点半左右,苏州静思堂周遭一片静寂,前面的道路也几乎已无车辆通行。由于内外温差的剧烈变化,让我一下车就不禁打起了冷颤,顿时全身肌肉紧绷举步维艰。贴心的慈济志工,还特地为我们这群来自台湾的远客,准备了电暖垫被。

隔天,气温大概只有摄氏四、五度左右,这是在我的记忆之中,第一次于平地地区遭遇如此偏低的温度,只是感觉似乎并不特别的寒冷。也许是江苏苏州地区,是位属于比较干燥的大陆型气候区,与台湾潮湿的海洋型气候有别之故。虽然温度未达冰点,但在这么偏低的温度下,还是一直期盼天空能够奇迹出现,飘下鹅毛雪花,可是却依然未能一偿宿愿。

走出苏州静思堂户外,天空蔚蓝万里无云,阳光依旧如常普照。本拟透过冬阳的直接曝晒,获得身体额外的一丝暖意,可是却如同在合欢山上的情况一样,始终无法有着记忆中的温暖感受。这让我不禁对照起了南台湾冬天的高雄,虽然由于太阳斜射,又复气温偏低之故,所以阳光的热度,显然不若季那般的炙烈,但是在阳光之下,却依然可以感受到来自太阳不断传送而来的源源暖意。因此,在冬天曝晒棉被,虽然增温速度较缓,但是依旧能够收藏到冬日阳光里的芬芳味道。

相同的大地阳光,不一样的区域场景,果真有着不同的另类风华。如果不是亲临实际场景,交互琢磨体会的话,其实感受理应不深。这与虽然看到大陆北方的积雪盈野,但却始终无法真正领略身处冰天雪地之中,那种椎心刺骨的道理一样。然而,如能经由不同的时空背景,撷取过往的记忆片片,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或许也能透过人生不同阶段的幻化,点妆缀成种种的因缘奇迹。

朝迎旭日、暮送夕阳,太阳晨昏的温柔相伴,几乎成了每天往返上下班的一道特殊风景,无论是霞光万丈,抑或红日圆润皆然。一曲〈我是一片云〉──“我是一片云,天空是我家,朝迎旭日升,暮送夕阳下。我是一片云,自在又潇洒,身随魂梦飞,它来去无牵挂”,正可道尽当时奔驰于台一省道上的那番心情意境。

歌曲旋律,有如行云流水,让人心旷神怡。歌词中的“自在又潇洒”,其实只要转换心境,可能很容易达到;但是,能否做到“来去无牵挂”,则又是属于人生的另外一番境界了。终究,在现实的世界中,各种的琐事烦身,相关的利害纠葛,想要心如明镜、静寂清澄,真正做到事事看淡、件件放下,达到所谓“前脚走,后脚放”的人,其实并不多见。

由于惯性使然,虽然天天与晨曦相伴、落日共舞,但是却没有感受到它有任何的特殊之处。一直到十多年前,当人们热衷的话题,突然从长期独霸的计算机千禧虫,逐渐转移到千禧年的第一道曙光时,我才猛然发现,这种长久以来被我视为理所当然之自然现象,竟然也能有幸搭上千禧年列车,展露其所非凡的自然风采。

事实上,在这无尽的历史洪流中,我们每天似乎总是忙忙碌碌的,想找一份清闲的时空也难。在忙于工作、忙于理想之中,原本与生俱来的那番心灵悸动,自然也就随着心灵敏锐度的不断消磨,而逐渐趋于迟钝,终至于消失得无影无踪。平淡从此而生,枯躁因之而起,在相同的时间、一样的场景之下,导致日子本身对我们而言,似乎变得毫无差别。

基本上,天地万象之于人类,绝不会有厚彼薄此之分;其所差异者,则全系于吾心之领略程度而已。同样的晨曦薄雾,相似的落霞晚照,有人入目成章、感动莫名,有人却是视若无睹、难成涟漪。当然,立于天地之间,我们也有不见晨曦、难观落霞之时,但是太阳却也并不因为风雨如晦而倦怠,也不会因为你我的关照或轻忽,而有丝毫的改变。这种自然恒定的运行轨迹,的确值得吾人的敬佩与学习。

无论是千禧曙光,或是每年新年的第一道曙光,在台湾地区究竟会落脚何处,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往往还得劳驾中央气象局,以科学的数据予以说明。其实,不论兰屿、花东、或是东部高山地区,皆只不过是符应一般大众所追求的流行与虚幻而已。因为,只要你能够比太阳早起,每天一定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一道曙光。

新是旧的延续,旧是新的基础。从外表而言,千禧曙光或新年曙光,无非都仅是以往每日曙光的新包装而已。但是,在这新瓶旧酒之中,却也隐涵着无限的哲理与新意──如能彻悟昨死今生之道,走出沉缅过往之迷思,则就可以掌握目前的拥有,创造未来可能的一切。终究,“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虽然古今如一,风情可有万种不同。月亮如此,那么太阳又何尝不是!

记得去年十二月底,有幸跟随慈济团队,跨越台湾海峡,来到广东的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区,参加当地的社区岁末祝福活动。在东莞两天的活动中,正巧年度交替跨越新旧两年,让我有这一份特殊的因缘,首度在台湾以外的地区跨年。少了那份社会逐风的疯狂,多了几许内在心灵的宁静,不见焰火冲天,不见倒数计时。在一个饭店中的大型圆桌旁,大家齐聚一堂,分享着东莞慈济志工特地准备的点心。就这样,在时光悄悄的流逝中,无声无息地跨越了两个新旧年头。

曙光一瞬,点化人生无限禅意;冬阳长临,巧妆未来璀璨鸿图。顿悟曙光固然可贵,撷取冬阳更应称许。曾经跨越不同世纪,也曾连结两岸情怀,在这即将跨年除旧布新之际,期待取景落日晨曦、收藏冬日阳光,共同谱写一段绵绵岁月的有情天。只是,在这今年最后的落日与明年的第一道曙光之中,也真有着一番“年年岁岁日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叹!

在这人生路上,寒风刺骨,冬阳暖意。我们何妨尽情地收藏冬日的阳光,累积家庭片片的温馨记忆,以静寂清澄的心境,感受那份来自大地自然的无尽风华,让冬阳的芬芳味道,永远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