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何得以远

2014-11-03 09:36 | 作者:傾世繁华 | 散文吧首发

还记得第一次学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我便感受颇深,仿佛真的看到了诗人“东墙下采撷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的绝妙景象。又仿佛感受到了他“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欣喜心情。在真正理解后,我也不难知道周敦颐在《莲说》中为何言到:“晋陶渊明独爱菊。”了。

但只要细细品读,便能知晓,陶渊明非独爱菊也。起初,我也不懂,于“结庐在人境,”的喧闹环境,他,又是怎样做到“而无车马喧。”的心境之安宁。但一想:耳与心非于一线,耳可听,末心不得静。也许,这也就是他“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的缘由。

这也使我不禁想到,为何老师有时会故意让我们在喧闹的环境下测试;为何中国伟人毛泽东会偏偏到闹市读书;为何书上说“有时边听音乐边写作业也可培养孩子不三心二意。”以前不懂,但当我反复品味此诗时,便不难理解了。

佛,终生待于寺庙,心境也得以培养。人,乃无法至于宁静之处。但心若在,静,何得以远?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他也许在早期无法到于真正属于自己的心向往之地,但只要心里有着刚正不阿的节操,与对宁静淡薄的向往,那也自然会见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相与还。”的美好景象。

当然,陶渊明追求必然不止“心之静”,更有“涵之养”, 陶渊明的时代,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察言观色,翻云覆,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你可认为,这个价值,是淡泊,是宁静,是渊博,是自由。也可认为,这个价值,是学习,是努力,是拼搏,是成功。但你不能不懂: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认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乐趣的!

在我看来,静,他不只是一个安静,一个宁静。他更深一层来说,是理解,是沉稳。宛若一杯茶,也许你未曾端起,未曾品尝,可他,仍然飘香依旧。这,难道不是暗喻着:人,应“静”,还以“坚贞不屈”吗?

心若“静”,那“静”,何得以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