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的窗口

2014-09-16 16:48 | 作者:☆馨馨☆ | 散文吧首发

沙沙的翻书声,惊扰了一个午后的。是风,教室里没有其他人,风掀起的书页,定格在笔记本的某一层。简约的文字排列,在光与影的交汇间隐约可见。似有一个剪影掠过,睡意迷蒙,也许还在回味刚才的甜美。就是这样的小憩时光,总是让人留恋。

为了给课桌腾出空间,书和笔记本都整理好搁置在窗台。秋凉风清,几净窗明。灵动俏丽的斑驳暗影,来自笔记本旁边的盆景。竹芋容光焕发,满载诗意,叶子一片片摇曳着,微展曼妙的身姿,好像绚丽的音符,又像襁褓里的生命,生气盎然。

窗外晴空明媚,云图高悬。在这座雾霭常驻的城市,难得享受一场空灵的视觉盛宴。操场方向浮浮沉沉有几处黑点,仔细一看,辨清是风筝在翩跹。不知何时飘出两幅红色的风筝,两者忽远忽近,甚是惹眼。不禁猜想,风筝的主人或是姐妹,或是情侣,因为打情骂俏的来回走位,足见那份纯粹的深情。恬恬淡淡的蓝天里,缭绕着有趣的气息,如水漾流花,如彩绘图画。

单手托腮,我倚在窗台沐浴散漫的阳光,倍感珍惜放空自我的独然与宁静。新学年的开始,意味着我读书阶段最后一个暑假已结束。而我,总是不善于告别。轻轻地翻开笔记本,一页又一页,都是熟悉的情节。还记得:老师在讲台与黑板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神情;同学之间在课桌的边缘发科打趣;伴着吵闹声,下课铃是教学楼里放学交响乐的协奏曲......眼前一帧帧画面,有印象的还原,也有漫想的穿插。内心虽有不舍,但终归那么地平静,没有波澜。时光熨贴着生命的轨迹,让深的东西更加深刻,让浅的东西更加清浅,仿佛一切的一切都有它特殊的意义。没有什么会被忘记,也没有什么会告别。

每一年的开学季,校园里都漫延开不同却又相似的气息。园艺工人早已把草地切割得整整齐齐;重新装潢的教学楼,面貌焕然一新;花园里,增设不少座椅,提供读书与休闲的场地;昔日遍布涂鸦的课桌也被清洗干净。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最新公布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学校喜获了奖项。这些外在的变化清晰可见,更令人兴奋的是,几年的学习生活里,深切感受到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愈加浓厚,给人以一种博大的趣味,它崇德务实,实事求是,蔚起人文

要我说,校园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课堂文化。与课堂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莫过于教室的窗口,它过滤掉躁心的不良风气,又拓展开无限广阔的视野,以一个通达的形象,既肩负着守护课堂文化的使命又提供着课堂文化创新所需的环境;它把外界明媚的光芒采纳进来,辉映着书桌、黑板,又把文静的书香散发出去,以一个开放的姿态,完成了课堂文化与自然社会最初的交融。正是这种通达与开放,让课堂文化不断地在守护、创新与交融中自强不息,富有生命力。

彰显着具有校园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果树9301班的事迹精神依旧在校园里不断接力,那个不是约定的约定历经18载岁月始终如一,演绎着约定无期限的人间真情,诠释了感人至深的人间大。一个普通的班级为同学李宝元家庭的不幸默默地在他病重期间给予无微不至的守护,难能可贵的是在其病逝后,班里人一直自主以写信、探望等方式关心宝元同学的父母,并且每个节都会寄钱慰问两位无所依靠的老人。他们承受了失去同学的悲恸,更能理解双亲失去儿子的痛苦。1996年12月12日,在寄给老人的信中,第一次提及班里同学们已经有一个"约定":"二老以后的生活费用将由我们承担,宝元没有完成的事情将由我们来完成。"他们以共同的信念,集体的力量陪伴老人走出悲痛,走向新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班集体,虽跨出了校门,但他们风采依旧。据新闻报道,果树9301班近20年践诺守信,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队伍。其中不乏学校的志愿团、已经毕业的校友。哪怕是帮老人干农活,修剪果树,他们一有时间就会不远千里去看望老人。

一转眼,时间飞逝,不觉中在这座校园里也已生活了好几个年头。这里虽送走学生一批又一批,但我发现,重新装潢后的教室的窗户变得更加明亮。

教室的窗口,群松伫立,俨然像一支威严的列队在站岗,老树虬劲的枝干不折不挠,向着天空奋力伸展。校园里,多的是如青松般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求学风度;多的是坚忍不拔、豪气激荡的人格品质;多的是不卑不亢,四季常青的服务精神。轻轻地,我聆听着松涛美妙的乐章,打开内心孤守着恬静的天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