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之旅──稻害生机

2014-09-11 08:10 | 作者:麗澤嵐影 | 散文吧首发

在水稻的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最大的负面因素,除了自然天候的台风、水灾、旱象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病害和虫害两项,则几乎是与水稻长相左右。因此,栽培水稻,除了必须辛勤之外,耕耘者的智慧,显然也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台湾由于地处亚热带,气候较为温暖潮湿,基于粮食大量生产的考虑,因此稻子一年大约可有两次收获,而屏东恒地区,由于接近热带气候,四季如春温度较高,尚可有三获。由于稻作栽培频繁,土地休耕时间有限,又复以所栽种的作物长年相同,缺乏轮作机会,因此病虫害也会因而愈繁殖愈多。

事实上,每种病虫害,皆有其特殊的寄生对象。属于稻子的疾病,并不见得对其他农作物会有影响。因此,采取轮作方式,虽然无法根绝病虫害的发生,但却不失为降低病虫害肆虐的一帖良方。其中尤以水作、旱作轮替耕作的方法,更是具有实质的效果。

预防病虫害,除了上述轮作方式之外,土地适当的休耕,也是相当重要的。休耕时必须深耕翻土,充分曝晒,维持表土的干燥,以达到消毒杀菌之效果。此外,如果能将稻根拔取就地焚烧,将可烧死潜伏在稻根的病菌、虫卵,对预防病虫害之再生,具有相当显著的预防功效。

只是现今空污防治意识抬头,此种会制造空气污染的方式,已经较少为人所采用。而小时候所吟唱的「拔稻根,烧稻根,烧毁螟虫大本营」的场景,当然也就不复重见了。如今,收割后的稻田上,一般皆将稻草和稻根予以绞碎,经过翻土过程,将稻草埋入土中,以便形成有机肥料。

连续种植稻子,对土地单一养分的消耗而言,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如果无法适时地予以补充所需肥料的话,则稻子的收获量,也将随之而每况愈下。当然,补充化学肥料是一种可立竿见影的作法,但长期使用的结果,却会造成土壤的酸化,影响作物根生大地的功效。因此,如果能利用休耕之时机,增补有机肥料,或栽植绿肥植物的话,那么对恢复土地生机而言,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小时候,家里都有饲养牛、猪等家畜,而由稻田所回收的稻草,就自然成了猪圈内的素材来源。从牛、猪睡觉处的铺设,到猪屎尿液的集中浸渍,稻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发酵过后的稻草堆肥,会被运到收成过后的田地上,以人力的方式均衡地铺设于地面,而后再经由翻土的程序,将这些有机肥融入于大地泥土之中。

休耕轮作,疲惫大地恢复生机;静修涵养,智慧心灵绵展新意。袪除稻作之害,绝非仅赖农药一途,生机耕作也是足堪考虑的方式。终究,一成不变,将使既有效力渐失;休耕轮作,是为能走更远的路。稻田生机如此,那么人类的心田,又何尝不是这样……

评论